《中国日报》作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国内外高端人士首选的中国英文媒体,是唯一有效进入国际主流社会、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也是国内承办大型国际会议会刊最多的媒体。
报道译文如下:
为应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9月下旬,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海瑞恩有限公司(Haering GmbH)与江苏省太仓市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生产供应轻量化电机的主轴。此新项目投资1亿美元,年产值预计将达到5亿元人民币(6977万美元)。
海瑞恩公司所有人兼首席执行官尤根·海瑞恩(Juergen Haerin)先生表示,太仓友好的营商环境,对外资公司的鼎力支持和大力帮助,是该公司继续在该市进行投资的原因。他还说道,海瑞恩公司对太仓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还将加大技术投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转型。
海瑞恩公司的这个项目,是9月下旬根据协议即将引入太仓的22个德资新项目之一。这些项目总投资为4.3亿美元。通过当地政府收集的数据研究,可以发现,过去几个月,德国企业正在加快进入太仓的步伐。今年1~8月,共有26个德国新投资项目在太仓落地,总注册资本接近6520万美元。
在9月下旬的协议签署仪式上,商务部欧洲司巡视员黄岳峰将太仓评为双边合作的“标杆和榜样”,他说,“过去三十年,太仓以其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吸引了一大批德国公司”。
太仓面积620平方公里,是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县级市。自1993年克恩-里伯斯公司落户太仓,成为首家进驻该地的德国公司以来,已有近500家德国公司在该地区开展业务,带来了超60亿美元的投资。在中国设立运营机构的德国制造业公司中,有10%都在太仓兴建了生产设施和工厂。目前,有1000多名德国人在太仓生活、工作。
截至2007年底,太仓就共计吸引了100家德国公司率先在该地设立分支机构。而之后太仓再引进100家德国公司的时间则更加紧凑,因为这一目标仅到2013年便已经实现。2021年10月,太仓已拥有了400家德资公司。
去年,太仓又引进了60个新的德国投资项目,其中包括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集团(TÜV Rheinland)长三角运营中心。该项目投资达1000万欧元(约1060万美元),是德国莱茵TUV集团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项目。
项目一期工程占地12000平方米,已于去年12月中旬投入使用,承担光伏组件、电磁兼容实验室、汽车电子和汽车零部件的研究和测试功能。项目二期工程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施工,将包括纺织品、化学品和电气安全等测试实验室。
“这个项目之所以落户太仓,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更重要的是太仓理想的营商环境,有大量德国公司入驻太仓,便可以证明这一点。”德国莱茵TÜV集团(苏州)运营总经理刘鹏说。
“太仓市政府一直强调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对企业要做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太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段月强说。
8月下旬,太仓市政府出台了一项行动计划,使该市的营商环境更加透明、公平和可预期。该行动计划包含了165项细则措施,涵盖政府政策、市场管理、区域法规、政府服务和生活环境五大领域。在8月下旬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太仓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敬宇表示,应加大力度进一步深化与德国企业的合作,要出台更优惠的政策,促进德国专业人士入驻太仓,进行产业绿色转型方面的各项技术交流和协作。
据当地政府测算,德资企业虽然只占太仓土地面积的0.24%,却贡献了太仓8%的国民生产总值。据了解,太仓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的德资企业中,95%以上都实现了本地化研发。同时,他们的创新成果也一直寻求本地化应用,又促进了国内公司、当地研究机构和德国公司之间更深入的合作。
段月强认为,德国产业的主要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是制造业与智能技术的融合。他说,制造汽车所需的零件中,太仓能够提供其中70%以上。他还说道:“除了汽车行业一直持续在太仓投资外,航空和医疗器材业的公司也开始崭露头角。”由于德国公司的广泛参与,目前太仓已形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工业母机为主的三大产业创新集群。
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指出,与德国企业合作是太仓的长期发展战略。“我们将进一步努力吸引更多的德国公司,并确保它们在太仓繁荣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扩大和深化与德国公司在贸易和教育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