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说到萌系小短腿,才不只有柯基呢!

果壳自然
探索万物之美,守护自然的丰富、独特与永恒。
收藏

在分类学刚刚进入中国时,很多学者造了不少新字(鱼类鸟类甚多),很多古籍中动物的名字也被用来命名现实中的动物,其中不乏一些生僻字,比如“蛩”(qióng)。小时候我不认识“蛩”字,它就被我强行冠以诸多读音,包括但不限于 kǒng、zhí、fán、gōng 等等,后来查了字典才发现念 qióng(不喜欢这个读音,因为暴露了我的属性)。

在古文中,蛩一般指蝗虫、蟋蟀等直翅目昆虫。但还有一类被称作“山蛩虫”的虫子,它们不仅不会蹦,甚至都不是昆虫。浙山蛩(Spirobolus walkeri)就是一种“山蛩虫”。

浙山蛩,一种马陆(俗名“千足虫”)。图片:stevenw12339 / flickr

最多能有多少足

在中国传统的“分类学”中,很多与昆虫无关的动物都被称为“虫”,比如地上爬的“长虫”(蛇)、被武松打李逵劈的“大虫”(虎)。浙山蛩虽然符合我们印象中“虫子”的形象,但它其实是一种倍足纲(Millipede)的节肢动物,算是昆虫的远亲。和它关系比较近的是唇足纲(Centipede)的蜈蚣和蚰蜒。它们都是多足类动物的代表。

多足类动物的特点,从它们的俗名就可见一斑,比如蜈蚣俗称“百脚”,山蛩和其他马陆俗称“千足虫”。不过既然一个是“百”、一个是“千”,蜈蚣的脚就要比山蛩少吗?

左:蓝胸佛法僧捕食一只蜈蚣;右:某种蚰蜒。图片:Christian Svane / wikimedia;日历娘

我小时候曾尝试去数它们的腿,但蜈蚣爬得太快,我又怕被咬了手,山蛩虽然老实不咬人,但无奈腿实在太多,数不过来。后来我发现,蜈蚣和蚰蜒每个体节只有一对足,所以数体节就能知道它们足的数量。常见的蜈蚣,比如少棘蜈蚣或平耳孔蜈蚣,大多只有四十多条足,蚰蜒更少一些,常见的一般有三十条左右的足,可见“百腿”之称并不属实。

至于马陆,每个体节有两对足(这或许是它们被称为“倍足纲”的原因)。初生的浙山蛩并没有那么多足,随着它每次蜕皮,体节的数量就会增加,足的数量也就相应增多;浙山蛩一般能长100多条足。北美的一种马陆(Illacme plenipes)体节能达到180个,但算下来也不够“千足”。

一只有着618条足的雌性 Illacme plenipes。图片:Paul E. Marek, et al./ ZooKeys(2012)

大怪虫其实吃素

多足类是第一批登上陆地的动物之一。目前的化石证据表明,在距今4.2亿年前的志留纪,它们就已经出现在陆地上,诸如已经灭绝的呼气虫(Pneumodesmus newmani)就是一种和马陆比较接近的动物。

呼气虫(Pneumodesmus newmani)复原图。图片:Matteo De Stefano / Museo delle Scienze

石炭纪(距今3.59亿到2.99亿年)的地球可以说是“巨虫的国度”,陆地和天空都横行着各种大虫子,多足动物中也曾出现过体长达到2.5米的节胸马陆(Arthropleura sp.)。一些地摊文学常叫它“节胸蜈蚣”,称其体长4到5米,异常凶猛能捕食一切陆地生物,还能将前半身立起来。但生物学家研究发现,节胸马陆实际上是温和的素食者,可能行动比较迟缓,也不能用后半身支撑身体。此外,尽管有时被叫做“蜈蚣”,但它并不是真·蜈蚣,而是与浙山蛩等马陆的亲缘关系更近。

节胸马陆(Arthropleura sp.)复原图。图片:Tim Bertelink / wikimedia

浙山蛩行动迟缓,性情温和,取食枯枝落叶、腐殖质或植物的其他部分。我在饲养浙山蛩时,如果给他吃新鲜的黄瓜,它会“不情愿”地吃一点,等到黄瓜搁了一天稍有点腐败时,才开始大快朵颐。

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蜈蚣是大长腿,跑起来快,蚰蜒的腿更长,速度也快,但浙山蛩则是一身的小短腿,只会不紧不慢地爬行。小短腿的减震效果非常好,让浙山蛩长长的身体非常稳定,没有丝毫颠簸,而且走起来上百条小短腿好像在做波浪运动,看上去非常治愈。

今日份治愈。图片:imgur

浙山蛩爬不快,遇到敌害时通常来不及逃跑,这时它会把身子卷起来,露出相对坚硬的背部,让捕食者无从下口。不仅如此,浙山蛩还有“化学武器”,它会分泌有臭味的液体,这种液体只要不进入口、鼻和眼睛对人是无害的,一旦接触就要尽快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干净。

蜷成球的某种马陆。图片:Andreas Kay / flickr

如何饲养马陆

浙山蛩通常对人无害,生命力较强,可以在家中饲养,观察它的行为。要点如下:

准备一个容器,透明的饲养盒或广口玻璃瓶是好选择;一定要有透气孔,或者用纱布+皮筋盖住容器。

容器内放入垫材,可以使用椰土,浙山蛩喜欢偏潮湿的环境,加入适量水,用手抓一把椰土,有“潮乎乎”的感觉即可;如果有条件可以在椰土上撒些落叶或树皮作为垫材。

饲料可以是家中厨余的黄瓜头、菜叶等,注意要洗干净,避免带有农药导致中毒。投喂时建议用陶瓷或塑料的浅碟盛放饲料,避免饲料腐烂后污染垫材。

浙山蛩昼伏夜出,白天会藏在土壤或缝隙中,可以加入小块的瓦砾,让它有躲避的空间。

最后,如果你可以在观察完后将浙山蛩放回采集的地方,让它回家,那便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