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中,有一种体型微小,隐匿性强的植食性害虫。它们体型非常小,在田间若是不仔细看,很难发现。此虫虽小,危害却很大,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此外,由于长期使用农药,该害虫已经具有了较强的抗药性。这种小虫就是西花蓟马,它们会如吸血鬼一般吸食植物的汁液,还是众多植物病毒病的传播载体,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西花蓟马是什么?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是缨翅目蓟马科花蓟马属昆虫,它的寄主广泛,一般以吸取植物汁液为生。这种昆虫起源于美洲西部,随着贸易的发展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处。2009年,西花蓟马首次在中国北京被发现,后迅速扩展到云南、贵州、浙江、山东、湖南等地。
蓟马体型微小,隐匿性强,体色多为棕色或黑色。蓟马的一生要经历卵、若虫、伪蛹和成虫4个阶段,属于过渐变态的发育类型。其卵呈肾形,初产时为白色,长约0.25mm,将要孵化时呈现为红色。蓟马的若虫分为两个龄期,刚刚孵化的幼虫为乳白色,之后呈现为淡黄色。前蛹有发育完好的胸足、翅芽及未完全发育的触角,触角直立,行动迟缓;伪蛹触角发育完全,翅芽伸展,胸足伸长。成虫颜色变化较多,由浅黄色至深褐色,翅膀具有缨缘,体长1.3mm~1.7mm。
西花蓟马的卵和二龄若虫(图片来自网络)
西花蓟马的伪蛹和成虫(图片来自网络)
西花蓟马的危害有哪些?
西花蓟马的若虫和成虫都对植物有害,因而对蔬菜及花卉等多种农作物的危害很大,这种害虫以锉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的嫩叶、嫩芽、花、幼果的汁液等,植株受害叶片产生斑点或者缺刻,严重时叶片皱缩、畸形、产生锈褐斑,甚至凋萎,花器受到危害初期显现出白色斑点,最后变为褐色,而受害果实表皮产生创痕,严重的会导致果实脱落。这种将植物的汁液吸干的行径,与西方传说中的吸血鬼颇为相似,可谓昆虫界的吸血鬼。
西花蓟马会伤及作物的叶、花和果实(图片来自网络)
西花蓟马除了直接为害作物外,还是众多植物病毒的传播载体,其中,凤仙花叶病毒和番茄斑萎病毒对作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这种通过携带传播病毒间接为害作物从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远比西花蓟马吸食汁液造成的损失更加严重。
除此之外,西花蓟马还具有很强的存活能力与繁殖能力,其在温室内可以全年不间断地繁殖,每年可以繁殖12~17代。蓟马在南方无需越冬,在北方则会躲藏在温室内继续为害经济作物。西花蓟马喜欢藏匿于作物的花芽等隐蔽处,并将卵产在花芽内,其成虫、蛹和卵都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常规的防治方法很难对西花蓟马产生强有力的作用。
番茄斑萎病(图片来自网络)
西花蓟马的防治策略
农业防治:由于蓟马有入土化蛹的习性,通过覆地膜,在提高地温的同时,还能有效地阻止蓟马化蛹。
物理防治:蓟马具有趋蓝色的习性,使用蓝板诱杀成虫可以减少危害的种群密度。
生物防治:西花蓟马的天敌众多,可以在西花蓟马种群密度低的时候释放七星瓢虫、小花蝽等进行捕食,也可以使用真菌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定植前1~2天对幼苗用吡虫啉、噻虫嗪进行灌根处理,减轻危害。在发病初期应选择触杀和内吸性好的药剂进行防治,如啶虫脒、噻虫嗪、多杀霉素等贴近叶片进行喷施。这些药剂应当注意轮换使用,延缓其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西花蓟马的防治策略(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李冲(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在读)
科学性把关:徐乐天(湖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策划:赵清建 武玥彤
编辑:卢敬雯(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