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在我国临床过程中的发病率有所提升,这一点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埋下了隐患。其中,作为常见心血管问题,急性心肌梗死,对于患者心肌组织造成的威胁相对较大,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其往往会对患者整体健康造成影响与危害。本文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及其护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希望有效推动患者护理工作综合质量的持续提升。
一、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危害
作为临床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是主要由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而引发,其可导致患者心肌组织血液供应功能受到影响,继而不利于患者心肌组织功能的充分维系,严重者可导致心肌组织出现坏死问题,进而对患者心脏整体机能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危害。在临床过程中,该病被划归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的范畴中,其可导致患者出现乏力、气促、心悸、烦躁以及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问题,继而不利于患者健康的合理维系。
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
(一)密切监测患者病情
为了帮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现病情的控制和改进,护士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应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监测和记录,从而充分了解患者整体健康情况。实践表明,这一点对于护理工作针对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与此同时,相关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护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患者康复效果进行积极的引导,这一点有利于推动患者康复水平的提升和优化。
(二)指导患者科学用药
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科学用药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控制和改进,其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面对这一问题,护士应及时做好对于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同时在发药的过程中对于不同药物的用法用药物及服用期间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进行系统讲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患者进一步认识到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意义,对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三)开展患者情绪安抚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情绪过激会导致其心血管负担的进一步加重,这一点不利于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基于此,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护士应积极做好对于患者病情的充分评估并与患者进行相应的沟通和交流,以便在交流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患者负性情绪的安抚。从护理服务的角度分析,相关工作的推进可以进一步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的调整与改善,对于患者心血管负担的缓解和心脏功能的优化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很有帮助。
(四)规范患者日常饮食
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护士应对患者饮食问题进行一些观测和管理,这一点有利于帮助患者通过饮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对于患者健康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在具体工作开展期间,应引导患者践行清淡膳食原则,以易消化、低脂肪饮食作为首选,同时强调植物性饮食,增加新鲜水果、蔬菜、谷物、豆类、坚果的摄入量。与此同时,应注意做好对于豆类、海产品、肉类的合理搭配,以便促进患者营养供应需求的满足。
(五)引导患者规律作息
在患者急性12小时内,护士应鼓励患者绝对卧床静养,在此期间,应尽可能不打扰患者,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而舒适的休养氛围。在康复护理工作开展期间,护士应鼓励患者有效对自身作息加以规范,避免其熬夜追剧或玩手机。与此同时,应避免患者在临睡前饮用咖啡或浓茶等提神饮品,以免对其夜间睡眠质量造成影响,继而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对于心脏功能造成的影响较大,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护士应积极做好对于患者病情的分析和探索,从而有效促进护理工作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以便帮助患者实现对于病情的科学控制。相信随着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广大医护工作者一定可以帮助患者早日摆脱急性心肌梗死带来的困扰,从而以一个健康的体魄拥抱美好生活。(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人民医院 周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