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科学家要敢于挑战科学难题,基础研究不能急功近利

大科普
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收藏

10月30日,腾讯公司“10年100亿元资助基础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第二期资助名单发布,共有46位科学家上榜。该项目是目前国内社会力量资助基础研究力度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旨在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近期,首批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入选科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理事长俞书宏应邀接受了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线上视频采访。俞书宏长期从事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与功能化的研究,他多年来一直坚持一个科研目标,那就是希望能够利用纯生物质合成新材料,替代工业界正在广泛使用的依赖于化石资源的材料。

俞书宏认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要敢于去挑战难度大的科学问题,而不是为了“帽子”和眼前的“考评”。对于人才培养,他对学生的期待是创新突破,而不是简单地跟风某个热门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

谈科研动力:兴趣是取得突破的决定性因素

俞书宏长期从事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与功能化的研究,在聚合物和有机小分子模板对纳米结构单元的尺寸和维度及取向生长的调控规律、仿生多尺度复杂结构材料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

材料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与先导,“石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人类历史的时代划分都与材料的使用密切相关。如今,材料科学也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信息、能源、生物医药、微电子工业、超导等众多高科技领域发展的基础。

材料科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需要科学家甘坐“冷板凳”,有“十年磨一剑”的魄力和耐力。在相对枯燥的基础研究过程中,俞书宏认为兴趣是第一驱动力。

他说道:“爱好和兴趣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非常重要。要真正做‘从0到1’的研究,需要培养学生或研究人员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这应该是从孩提时代就去引导。那种原汁原味、发自内心的对某个领域的好奇心和兴趣,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兴趣的驱动是科学研究能够成功、取得更大突破的决定性因素。”

俞书宏本人就是一个对所在研究领域充满兴趣的科学家。他表示:“我一直在思考,未来如果地球上没有化石资源,人类现在正在使用的这些材料从哪里来?化石资源是有限的,无论储量是多少,总有一天会用完,那么能否寻找另外一个途径,利用自然界依靠光合作用产出的材料,经过加工后能够做出未来可以替代化石资源的材料?”

如今,俞书宏团队的研究方向之一,便是利用生物质制备可以完全降解的新材料。“今后如果这些新材料能够实现产业化,可以部分替代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基于化石资源的塑料制品。在实验室,我和学生们正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开展系统性研究。”他说道。

俞书宏举例称:“人体的骨骼、牙齿,或是自然界的贝壳、珍珠这些依靠生命体所创造的材料,有非常多的奥秘和机理是未知的。过去我们在思考,像贝壳这样一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材料,哪怕是一个贝壳碎屑,在化学实验室里为什么做不出来?因此,我一直鼓励学生们做相关研究,后来在2016年成功把仿贝壳的人工珍珠母制备出来,被《科学》杂志称为突破性进展。”

谈科研态度:做基础研究要不唯“帽子”

在多年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俞书宏一直坚持,要坚定科学研究的目的和理念,培养敢于去做有特色的、创新突破的研究的科研人才。

“科学家自己要有自信心和判断力,要瞄准具体的科学问题和目标,形成特色鲜明的科研品味,能够意识到科研项目每个阶段的价值和重要性。同时,还要脚踏实地、自主创新,敢于去挑战一些难度大的课题,而不是追随某个课题组或者某位科学家的方向。”俞书宏说道。

敢于创新的理念,也被俞书宏沿用到人才培养中。他说道:“我也鼓励学生和我做不一样的科研项目。我经常和学生说,他们比我们这一代更加优秀、素质更高、条件更好,应该去做一些更有创新性的工作,而不是简单追随导师的研究方向。年轻学者要给自己设置更高的目标,要有胆量和信心去往创新的方向努力。”

除了自主创新外,俞书宏还提到,从事基础研究还需要看淡名利。“基础研究要真正从源头上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创造新知识,而不是为了‘帽子’和眼前的‘考评’。”他说道,“科研工作者希望将非常有新意的成果发表在《Science》或《Nature》这类顶级期刊上面,难度的确非常大。但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不是我们唯一追求的目的,一个成果发表之后能够得到国际上的同行认可,能够解决实际应用中的瓶颈,这恰恰是最重要的。总之,做基础研究不能急功近利,要不唯‘帽子’。”

评论
充满热情的 雕梁画栋乞丐
进士级
科学院院士于淑红,科学家要敢于挑战科学难题。基层人就不急,不能急工。
2023-11-12
科普63eb87bf78247
庶吉士级
俞书宏认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要敢于去挑战难度大的科学问题,而不是为了“帽子”和眼前的“考评”。对于人才培养,他对学生的期待是创新突破,而不是简单地跟风某个热门研究方向。。。
2023-11-12
雷嗲
庶吉士级
敢于挑战
202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