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口述历史】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两院院士陆元九

中国自动化学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国家一级学术群众团体之一。
收藏


时隔五年之后,又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国自动化学会秘书处拜访了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陆元九先生。

陆元九,生于1920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国际第一位惯导博士,在几种卫星、导弹的方案论证及飞行实验数据的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陆老,曾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艰苦学习考取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曾在新中国建立伊始突破重重阻碍义无反顾求索报国,曾在文革时期卧薪尝胆等待时机一抒拳拳报国之心,也曾在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中,作为奠基人之一,引领开拓了中国航天自动化科学技术,培养了一大批航天领军人才。

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天的“拓路者”。

陆老走过了整整101个春秋,参与、见证、记录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但他又始终保持着年少时的激情和赤子之心。在这次拜访中,年过百岁的陆老依然精神矍铄,为了保持身体健康,陆元九一直打网球,坚持跑步到73岁,航天大院里的人说:“经常见老爷子推个小车,在大院里散步。”

前几年,基层研究人员抱着材料敲开他家门,陆元九依然思维敏捷,帮忙解决技术难题,还到实验室做研究工作。他认为,航天工程是一项国际竞争激烈而又敏感的专业,要与周围同事共同研讨、互教互学,“坚持学习,不断进步”。

他终其一生都在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而奔波。

如今在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的团结拼搏、努力奋斗下,我国的航天事业跨越过了一个又一个科技高峰,取得了诸多令国人振奋、让世界赞叹的成果。

拜访结束时,站在客厅的一地阳光中,陆老撑着小推车站起来,笑着挥别……

辗转求学,远渡重洋

陆元九出生在安徽滁县,知识分子家庭给了他良好的熏陶。

30年代,中国国力羸弱,陆元九从初中开始就积极参加学生宣传活动和游行请愿。1937年,陆元九报名参加高考,报考的志愿是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央大学,可上海的沦陷使交通大学开学成为泡影。此时,从南京迁往重庆的中央大学向陆元九发来了入学通知书。在炮火中,陆元九逆江而上。初到重庆,他们在山顶上搭建的平房里上课;为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他们有时还在防空洞中学习。陆元九和他的同学作为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招收的首批本科生,是中国本土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生涯,陆元九学习了发动机专业的必修课,自学了空气动力学、飞机结构设计等课程,为日后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陆元九留校任助教,他广泛接触航空工程领域,为提高夯实理论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40年代中期,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陆元九如愿以偿地考取了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并被分配到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当时,多数留学生通常根据国内的学习基础保守稳妥地选择理论方面的专业,但喜欢尝试挑战、求知若渴的陆元九却毅然地选择了由著名自动控制专家C·S·德雷伯教授开设的仪器学专业,即惯性导航。这项技术十分关键,美国政府将其列为重要军事研究项目。但由于这个专业需要学习新课程,完成论文前还要进行合格考试,重重难度致使报名者寥寥无几,而陆元九则顺利成为了德雷伯教授的首位博士生,并在这位世界惯性导航技术之父的引领下,开启了前沿技术的探索之旅。

两年内,他一直是这门学科唯一的博士生,导师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学生也是青睐有加。1945至1949年间,陆元九孜孜求学,凭借扎实的功底,不仅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还先后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助教、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继而任福特汽车公司科学实验室研究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在动态测量仪器及设备、涡轮发动机自动控制和自寻最优点控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成果丰硕。

突破困阻,求索报国

新中国建立伊始,百废待兴。陆元九深刻认识到报效祖国的时候已经到来。面对当时一道道横亘在他与祖国之间的重重阻碍,陆元九一边坚持工作,一边积极参加进步组织,为回国作长期的准备。终于,1955年,借中美谈判之机,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返回祖国后,陆元九怀揣了先进技术和对祖国的拳拳赤子心,最终携家人办好了回国手续。在访谈中,陆老回忆到“当他历经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时,这长达11年的漫漫归国之路才最终划下了句点。”

回国之初,正值中国科学院筹建自动化研究所,陆元九由于研究专长被分配到该所,先后担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和副所长,事必躬亲,无私奉献,对我国的自动化研究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1958年,在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下,陆元九提出:要进行人造卫星自动控制的研究,而且要用控制手段回收它。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回收卫星”的概念。与此同时,在陆元九和同事们的努力下,我国第一个探空火箭仪器舱模型横空出世。20世纪60年代初,陆元九在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同时负责多项工作,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1964年,他的著作《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出版,这是我国惯性技术方面最早的专著之一,对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正当陆元九准备以更高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时,十年浩劫开始了。1966年至1978年的12年间,陆元九被剥夺了一切工作。在采访中,陆老对曾经虚度的12年光阴痛心不已,但对挨批斗、蹲牛棚的日子,却只是一笑置之。因此,粉碎“四人帮”之后,陆元九深切表示希望继续从事惯性导航研究工作,争取把“文革”中失去的时间尽可能补回来。在担任北京控制器件研究所所长期间,陆元九积极参加航天型号方案的论证工作,并一直倡导跟踪世界尖端技术。在他的领导下,国家批准建立了惯性仪表测试中心,为我国惯性仪表研制创立了坚实基础。陆元九还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机会,多渠道聘请专家,组织国际会议,进行技术交流,引进人才,促进了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

慈父严师,诲人不倦

陆元九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十分看重人才培养。在中科院期间,他经常组织科研人员学习研讨;担任航天系统所长期间,在纷繁重压的科研任务之余,仍亲自给中青年科技人员讲授英语和专业技术课。面对当时航天人才断层问题,陆元九积极倡导航天系统培养研究生,在他的推动下成功申请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此后,航天系统自培高学历人才不断涌现,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陆元九平易近人,谦和通达,但面对科研却严谨苛刻、孜孜以求。在科研工作中,对送交他审阅的设计报告、计算数据、研究论文等技术文件,他都以极其负责的态度认真审阅。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他总是乐于帮助分析和纠正错误。陆老在访谈中反复强调 “教书育人,不是‘教’,而是通过反问学生问题,发现分析学生问题所在,启发思路,共同解决研究”。在他的悉心培养和严格指导下,一批求真务实,尊重科学实践,具有良好科研素养的领军人才脱颖而出,肩负起我国航天事业的艰巨重任。

学术窘况,发人深省

学术界是公众的大脑,国家的引擎,孵化着推动人类社会演进的科学技术,创造着促进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因此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然而如今,庄重严肃的学术界却也褪下了昔日“象牙塔”的光环,重回舆论的风口浪尖。

年逾百龄的陆老虽然已离开科研岗位多年,但对于学术界的现状仍给予深切关注,如何保护学术这片净土也是他在访谈中多次谈及的话题。陆老回忆在他治学的年代,学术氛围是公开的,交流研讨是热烈的,专家学者会抓住每一次国内外学术会议机会深度沟通,思想的碰撞和学术的火花对于学术创新、学科发展乃至科学技术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陆老殷切希望学术研究能重归本位,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严肃肃清学术不正之风。同时,积极为中国和国际学术界搭建零距离交流与对话平台,彰显我国科研实力,从而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

编后语:

本篇以陆老的采访为基础,结合以往的访谈,记录了他辗转求学、求索报国、提携后进的经历,展现了陆老不辍耕耘,淡泊名利、爱国奉献的精神与情怀。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