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左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净化分会主任委员
审核:李明喜 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医学科普分会委员
临床上很多常见疾病都会引起水肿,比如肾病、肝病、心脏病、肺病,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这五种情况是引起水肿的最常见原因。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肾病相关的水肿。
肾病相关的水肿,往往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水肿,在胫骨前面轻轻按一会再放开后,会出现缓慢消退的凹陷,医生把这种“一按一个坑”的水肿叫做“可凹性水肿”。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临床上也会根据水肿的部位进行分级,踝关节以下为轻度水肿,膝关节以下为中度水肿,超过膝关节就是重度水肿,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胸腔或腹腔积液。
一、为什么肾病会引起水肿?
肾脏病引起的水肿,通常有两种病因。
一种原因是肾炎性水肿,可能是肾功能不全,也可能是肾小球滤过障碍,肾脏排泄水的能力下降,与摄入的水量相比,排泄出去的水量太少,水分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就发生了水肿。
另外一种原因是血液的渗透压下降,导致肾病性水肿。水之所以在血管内,是因为血液里的蛋白和晶体形成了高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的平衡。有肾病的时候,血管里的蛋白减少,导致渗透压下降,水就跑到血管外的组织里,引起组织性水肿。
二、肾性水肿都会有哪些表现?
前文提到,肾性水肿分为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
肾炎性水肿是因为血管内水的容量太多,肾脏排泄不出去,导致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只能把水压到组织间隙里,所以肾炎性水肿一般发生在组织间隙比较疏松的位置,比如眼睑、外阴等部位。尤其是眼睑,患者早晨起来很容易发现眼睑肿了。
肾病性水肿是因为血浆渗透压低,所以往往发生在低垂部位。比如处在坐位的患者,往往下肢肿得比较厉害,而卧床时间比较长的患者,则低垂的后背会出现水肿。所以通常在临床查体时,除了要看病人的下肢是否水肿,还要看后背是否水肿。
三、只有一条腿出现水肿,会是肾病吗?
一般不是,因为肾病性水肿,通常是双下肢同时水肿,且肿胀程度也相同。肾病性水肿如果患者两条腿肿胀程度不同,通常是发生了并发症,比如肾病综合征患者容易形成血栓,尤其是活动量比较小,甚至制动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更容易形成下肢血栓,导致静脉血无法回流,一般不会两条腿突然同时形成血栓,一般是一条腿有,一条腿没有,那么就会导致两条腿肿胀的程度不一样。
当然,除肾病以外的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静脉血栓的形成,也会导致腿水肿。一般来说,双下肢肿胀程度不同时,往往是因为静脉血栓,也可能是淋巴管堵塞,导致淋巴回流障碍,淋巴液渗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但这种水肿可凹陷性较差。
对于患者来说,通常很难分辨腿部水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因此建议发现水肿后及时就医,让专业医生来鉴别到底是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肺源性、还是内分泌引起的水肿。
四、怀疑是肾病导致的水肿,需要做哪些检查?
怀疑是肾病引起的水肿,需查尿常规,看是否有血尿或明显的蛋白尿。因为不管是肾炎性水肿,还是肾病性水肿,尿常规通常都会有血尿或蛋白尿,如果没有往往就可以排除肾病。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肾功能不全,肾脏的滤过功能减弱,如果肾功能不全不是肾炎引起的,血尿和蛋白尿可能就不明显,这时就需要检查血肌酐是否升高,来帮助判断。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所以综合来看,查尿常规看是否有血尿、蛋白尿,再看血肌酐高不高,二者结合,基本能判断是不是肾脏病引起的水肿。
五、为了控制水肿以及尿量,是否需要控制饮水量?
一般建议患者靠饮食来维持水平衡,尽量不使用药物。
怎样通过饮食维持水平衡?首先就是饮食要清淡。
图3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我们大脑里有一个调节血钠水平的装置,这个装置不允许血钠太高。如果吃得咸,调节血钠水平的装置就会减少肾脏的排水量,使血管里的水增多来稀释血钠,就会引起水肿。
另一方面,饮食清淡能降低口渴的感觉,从而减少饮水。所以在控制水肿方面,为了避免用药,饮食一定要尽量清淡,才能更好地达到控制水肿的目的。
六、有没有按摩的手法可以帮助消除水肿?
肾病综合征会导致血流瘀滞,尤其是卧床的病人,或是长期站立的病人,这种瘀滞状态很容易形成血栓。所以对于住院的肾病综合征病人,医生有时会让家属给病人做上下肢的被动按摩、翻身等,其实就是被动地促进血液流动,使血栓不容易形成。
但如果只靠手工按摩,通常无法取得消除水肿的效果。可以使用一种下肢驱动泵,通过按摩,辅助血液回流,避免静脉血栓形成。
另外,还可以给下肢加压,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间质的水分回到血管里,有利于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