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沙漠里的“人参”,汉代就被点赞的“白杆杆”,居然能应对沙尘暴?

科普中国-绿色双碳
原创
聚焦绿色低碳技术理念 科普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收藏

肉苁蓉,又名苁蓉,俗称大芸,又被称为“沙漠人参”,为列当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肉苁蓉地下茎肉质,圆柱状,常不分枝,叶鳞片状在茎上螺旋状排列。穗状花序顶生茎端,具多数花,花萼筒状或钟状,花冠筒淡黄白色,花期5至6月。汉代《神农本草经》即将其列为药中上品,历代本草都有记载,评价甚高。

肉苁蓉在我国分布很广,从东北松辽平原到内蒙古草原,中国西部广大荒漠区都有分布,分布区面积在360平方千米以上。

在我国,已定名的肉苁蓉有8种,包括:荒漠肉苁蓉、盐生肉苁蓉、管花肉苁蓉、迷肉苁蓉、兰州肉苁蓉、沙生肉苁蓉、宁夏肉苁蓉、深裂肉苁蓉。历代医书记载和最早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为荒漠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两种,2004年管花肉苁蓉也已载入《药典》。

新疆且末县农民在采挖人工种植的肉苁蓉

肉苁蓉主要寄生在红柳和梭梭等沙区耐旱植物的根部。作为一种寄生植物,肉苁蓉寄生的梭梭、红柳等乔、灌木有强大的防风固沙能力,也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且末县三分之二的面积是沙化土地,多年来,且末县在防沙治沙实践中,积极发展梭梭林下接种肉苁蓉。目前,全县防风治沙林总面积约17万亩,梭梭林下肉苁蓉接种面积约8万亩。当地沙尘暴天气年平均日数由20世纪80年代的16天左右下降为近年来的11天,浮尘天气年平均日数由128天下降到近年来的98天。

肉苁蓉产业不仅让沙漠披上了绿装,还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近年来在红柳、梭梭林中人工高产栽培肉苁蓉获得成功,肉苁蓉亩产可达500多公斤,每亩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通过发展这一产业,肉苁蓉主产区的6000平方公里沙漠变为绿洲,构筑了一道牢固的生态屏障。专家预测,到2026年,这一让沙漠生“金”的产业可望突破500亿元规模,远期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等省区,已接种肉苁蓉300多万亩,肉苁蓉药材年产量达到8500吨,肉苁蓉产业遍地开花,彻底解决了肉苁蓉药用资源短缺问题。此外,还对肉苁蓉新产品开发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已开发出保健酒、肉苁蓉饮片、有效成分提取物胶囊等多项新产品。

继续利用这些抗盐抗旱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的植物,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生态种植模式,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审核专家:杨汝荣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沙漠里的肉苁蓉,是寄生在防风固沙植物梭梭树的根部的一种植物,本身有很高的医用价值,同时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西部沙漠很值得推广。
2023-11-20
追梦人C·hui
大学士级
肉苁蓉,沙漠里的“人参”,古往今来,以“白杆杆”应对沙尘暴,实现了经济和环境治理双丰收,未来可期!
2023-11-20
科技助力我们的生活
少师级
肉苁蓉在我国分布很广,药用价值很高。主要寄生在红柳和梭梭等沙漠耐旱植物的根部。肉苁蓉产业不仅可让沙漠披上绿装,还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发展前景广阔。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