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以好奇为驱动做基础研究
意义不重要,好奇和兴趣才是有可能让研究充满意义的缘由。
“发明的本质就是惊喜。”托马斯·萨金特感慨道,如果大家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变革,就会看到有很多概念和知识都是当时无法预测的。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也表示,生命科学本身就非常让人惊喜,但如果你用科学性的研究告诉人们生命是怎么来的,没有人会相信你。
如今,基础研究领域仍要面对很多不确定性和质疑,大家完全不知道下一个创新突破什么时候会来临,又会在什么领域,自己研究的方向到底有没有意义。那么,基础研究就没必要做了吗?
50年前,迈克尔·莱维特以为复杂的化学系统发展了多尺度模型而获得诺奖。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在研究之初,并不知道它会如此重要:“我其实是因为非常好奇,最终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
这个话题也引起了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原力生命科学有限公司(IONOVA)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勇奎的共鸣。他认为,基础研究是创新之源,以好奇为驱动的研究,对于科学界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在我所从事的生物制药世界里,那些为人类健康作出重大贡献的研究,在初期都是非常基础的生物研究,没有人想到过自己的研究可以转化为有用的内容,成为生物制药在创新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要让学术与行业成为“最佳拍档”
纯粹的学术研究对其未来走向是没有线索可循的,完全取决于研究者的感觉。而创业企业研究都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公司必须要生存。因此企业家会对事务慎重考虑,这是学术与行业最大的区别。
“但学术与行业之间也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主席,WLA企业家咨询与协作委员会主席宁高宁说道。
行业是创新的驱动力,但不能仅靠行业实现颠覆性创新。鹏瑞集团董事局主席、深圳市鹏瑞公益基金会发起人、WLA企业家咨询与协作委员会创始成员及首任委员会副主席徐航在创业之初就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因此坚持研究和开发两手抓。他表示,初创企业需要更多地集中于研究方面,而当你是大公司的时候,就需要把资源放到研发当中,平衡科研与产业化的资源合理分配,让企业快速发展。
不仅需要平衡学术与行业的资源分配,协同创新也是永恒的发展主题。“我非常相信协作。因为如果有学术圈的人才和行业的人才聚在一起,一定能够达到最好的结果,这也是我公司所做的。”巴斯夫大中华区董事长兼总裁楼剑锋介绍道,巴斯夫与全球超过200家高校都有合作,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等,一起针对500万-1000万之间投资的大项目进行互相商讨。
除此之外,“把研究转换成药物也需要协同创新。”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原力生命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勇奎也表达了医药领域对科企协同的迫切需求。他认为,生物医药产业也非常需要更多基础的颠覆性创新和创新思维。“基础科学依然需要关注,且是创新之源。不是所有的基础科学都能立即转化,但需要量的积累,才能达到颠覆性创新。一开始被人们认为无用的论文,在生物制药领域起到了重大的贡献。”
科企协同,更是企业家精神与科学家思维深度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共同建设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推动全球韧性发展。
三、要把团队组成“玩具总动员”
科学的成功不是只靠单一学科,因此科学研究团队的多元化越来越被科研人员所重视,成为创新突破的“秘诀”。
两年前离开学术圈,但坚持自己数学家的身份,这就是2002年菲尔兹奖得主、华为技术公司(法国)研究员洛朗·拉福格。他分享了他和华为的“奇缘”。作为一个纯粹的数学家,在接到邀请函时他是很惊讶的,洛朗·拉福格并不认为自己的研究能为工程师起到什么帮助。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华为希望创建出意想之外的学科交流,他们不需要外行人来解决自己的研究问题,只是希望以一种非常随性的聊天方式,为工程师补充新的知识,哪怕是从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