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天梅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审核:唐芹 中华医学会 科普部部长
如今,有睡眠问题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失眠人数众多,但情况其实有轻有重、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失眠就是睡不着觉了,但其实失眠包含了睡不着、睡不好、醒得早等多种情况。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整个睡眠过程可以被分为早段睡眠、中段睡眠和末段睡眠。早段睡眠出现问题一般会表现为入睡困难;中段睡眠的问题则表现为睡眠维持困难,比如睡眠多梦、容易醒;末段睡眠的问题表现为早醒。
还有一种情况是,晚上睡着了,睡了足够的时间,但是早晨起床后,仍然感觉到疲乏、劳累,好像整夜没睡一样,这是睡眠缺失感。
无论是以上哪段睡眠出现问题,都可以作为失眠症的诊断依据,如果每周至少有3天出现失眠,并且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临床上就可以诊断为失眠症。
一、出现失眠怎么办?
运动是很好的治疗失眠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一定量的运动,规律的生活,有助于睡眠。
注意睡眠卫生,生活规律,按时入睡,按时起床。
对于睡眠障碍,心理治疗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可以用镇静催眠药物来缓解失眠。睡眠有节律性,当出现睡眠障碍,实际上是个人的睡眠节律被打乱了,通过药物的帮助可以重建睡眠规律,再逐渐减停药物,同时注意睡眠卫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可重新恢复和维持正常的睡眠节律。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般来讲,通过自我调整及药物治疗,大多数人可以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律。
二、安眠药的种类有哪些?
安眠药,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帮助睡眠、安眠的药物。目前有三类安眠药物。
巴比妥类药物是最早用于镇静安神的药物,包括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等,有镇静催眠的作用,1903年用于临床治疗失眠、睡眠障碍。
巴比妥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大脑中名叫γ-氨基丁酸的神经递质,直接激动γ-氨基丁酸受体,治疗窗较窄,剂量加大时,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甚至导致呼吸暂停。到上世纪60年代开始,巴比妥类药物就不再用于镇静催眠,主要用于麻醉的辅助使用、酒精依赖的戒断症状的治疗等。
第二类药物是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包括苯二氮卓受体非选择性激动剂和选择性受体激动剂。
苯二氮卓受体非选择性激动剂药物,即人们常说的安定类药,临床上常用的有四五十种,比如三唑仑、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咪达唑仑、劳拉西泮、奥沙西泮、氯硝西泮、氟西泮、溴西泮等,在国内常用的不到十种。
苯二氮卓类药物和巴比妥类药物作用的靶点都是γ-氨基丁酸A受体,苯二氮卓类药物是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的作用而发挥疗效的,因此必须依赖于γ-氨基丁酸,如果没有γ-氨基丁酸或者γ-氨基丁酸的量保持稳定,那么即使再增加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剂量,也不会再增加γ-氨基丁酸受体的作用,因此相对于巴比妥类药物会更安全一些。
苯二氮卓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使用一段时间一些患者会产生耐药性,即用原来的剂量达不到最初的治疗效果,需要逐渐增加剂量;而大剂量长期使用,一些个体可能对药物逐渐形成依赖,使用不当的话还可能引起其他的不良反应,比如记忆损害等。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选择性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开始用于临床,人们也称其为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比如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
第三类药物包括有镇静催眠效果的抗组胺药,包括一些抗抑郁药,比如米氮平、多塞平,和抗精神病药喹硫平等,小剂量使用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治疗失眠的药物是不是一代比一代好?
从某些角度来讲,安全性方面有改进,这些药物都是处方药物,需要医生评估和判断个体的睡眠特征、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疾病等,根据个体需要处方药物,同时个体要配合坚持运动和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
很多人睡不着觉会选择吃褪黑素,褪黑素能治疗失眠吗?
三、褪黑激素能治疗失眠吗?
每个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节律性,褪黑激素是由大脑视交叉上核的松果体分泌的的一种神经递质,负责调节生物节律。
白天,光线刺激位于视网膜下方的褪黑激素受体,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夜晚,不再有光线刺激,褪黑激素开始分泌,能起到很好的促进睡眠的作用。
一些因为生物节律变得紊乱的个体,出现轻度失眠可以通过服用这类药物,起到一定调节节律的作用;但对于严重失眠或慢性失眠的患者,褪黑激素可能就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睡眠的调节机制非常复杂,许多问题都可能导致失眠,比如压力过大、精神心理变化、一些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失眠可能更像是一种机体失衡或精神心理问题的信号或征兆。
已经被医生确诊为原发性失眠的个体,应该去医院进行系统治疗,药物或心理治疗,或二者联合治疗,切忌自己在家随意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医生会根据对个体的系统检查评估、科学判断,给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和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