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种病“沉默的杀手”-丙肝
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呈全球性流行,不同性别、年龄、种族人群均对HCV易感。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5年全球有7100万人为慢性HCV感染,39.9万人死于HC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细胞癌。丙肝同样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疾病,我国法律规定为乙类传染病。那丙肝做为一种传染病,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治?
1、丙肝的传染源?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人为丙肝的主要传染源,可以为急性丙肝患者,也可以为慢性丙肝患者。
2、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途径传播。值得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拥抱、咳嗽、饮水、共用餐具、无皮肤破损及其他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播丙肝。
3、哪些人容易感染丙肝?
人类普遍易感,但注射吸毒者、血液透析者、多次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同性或异性性乱者为丙肝感染的高危险人群。
4、丙肝有哪些症状?
急性期症状较轻,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表现为隐匿性感染,若有症状则以全身乏力为主,还可出现食欲下降、恶心、腹胀、右肋部下沿不适或疼痛等,少数伴有低热或出现黄疸,部分患者出现肝、脾肿大。大约有55%~85%的感染者转为慢性肝炎,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因其症状隐匿,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及时、主动进行丙肝筛查至关重要。
5、哪些人群应及时筛查丙肝?
(1)丙肝感染高危人群,包括:有静脉药瘾史者;有职业或其他原因(纹身、穿孔、针灸等)所致的针刺伤史者;有医源性暴露史,包括手术、透析、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或组织移植者;有高危性行为史,如多个性伴、男男同性恋者;HCV感染者的性伴及家庭成员;HIV感染者及其性伴;HCV感染母亲所生的子女;破损皮肤和粘膜被HCV感染者血液污染者;有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史者。
(2)准备进行特殊或侵入性医疗操作的人群,包括: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者;各种有创导管及其他有创介入诊疗者;内镜如胃镜、肠镜、气管镜、膀胱镜等检查者;血液透析人群。
(3)肝脏生化检测不明原因异常者,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
6、丙肝怎么预防?
丙型肝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用于预防接种,目前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措施:
(1)加强筛查及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丙型肝炎筛查及管理》,对丙型肝炎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及管理。医疗卫生机构和体检机构可在体检人员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丙型肝炎检测纳入健康体检范畴。对静脉药瘾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安全教育,劝其戒毒。对育龄期备孕妇女进行丙肝筛查。
(2)严格筛选献血员: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推行无偿献血,严格筛选献血员。
(3)预防医源性及破损皮肤黏膜传播:推行安全注射和标
准预防,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加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大力加强开展血液透析、口腔诊疗及有创和侵入性诊疗等服务项目重点科室的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加强纹身、纹眉、修脚等行业使用的纹身(眉)针具、修脚工具和用品卫生消毒管理,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
(4)预防性接触传播:对男男性行为者和有多个性伴侣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建议HCV感染者使用安全套。对青少年应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5)预防母婴传播:对丙肝核酸检测阳性的孕妇,应避免延迟破膜,尽量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避免羊膜腔穿刺,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6)积极治疗和管理感染者。目前的口服抗病毒治疗药物可以达到95%的病毒清除率,丙肝直接抗病毒药物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为不断降低丙肝流行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助力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危害目标,我国制定了《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危害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3》,呼吁社会各界都纷纷行动起来,携手防治丙肝。(本文作者:管林东 王桂花 山东省阳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