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病时,人们总是常说先到医院做个血常规检查吧。确实,血常规检查是日常检查中十分常见且基础的检查方式之一,大多患者在医院就医时,都需要先做基础性血常规检查,以便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更精确的诊断,那么到底什么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又能检查出哪些疾病呢?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
一、什么是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顾名思义就通过抽取静脉血或手指末梢的血液进行分析检查,主要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等,主要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血常规检查中的许多项目都是常用的敏感指标,对疾病等有很敏感的反应,其中白细胞数量、红细胞数量及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常规数量都极具参考价值,因此,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都可以做血常规检查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二、血常规能检查出哪些疾病?
总体而言,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查出血液系统类疾病、心脏类疾病、感染性疾病、肝脏类疾病、肾脏类疾病等,这些疾病在血常规检查中都有敏感的反应,为医生更精确的诊断病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一)血液系统类疾病
1.贫血
贫血是血液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且当代人总是熬夜工作,通宵加班,作息极其不规律同时又不注意饮食,不按时吃饭等等,这些不良习惯对身体伤害极大,因此,可以说十个人中起码有五个人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状况的。在血常规检查中,当患者检查结果出现血红蛋白偏低、红细胞数量和体积异常时,则患者可能就已经出现贫血的现象了。
2.白血病
白血病也是血液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白血病是令大多数人都“闻风丧胆”的疾病,一旦罹患白血病,整个家庭几乎就陷入了“绝境”之中。白血病患者在整个病程中不仅身体受到病痛的折磨,心理也会在一次次化疗中逐渐变得脆弱不堪,同时,整个家庭的经济压力也会随着患者病症的加剧而增大,且在如今医疗技术这么发达的时代,白血病的治愈率也一直处于较低的阶段。因此,若患者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计数均出现异常时,患者就有可能罹患白血病,此时就一定要及时做进一步详细检查。
3.凝血功能障碍
如果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需要进行血常规检查。血小板的数目是血常规中的一个指标,当血小板数目太低时,患者会产生凝血功能的障碍,这主要体现在创伤后的创伤难以恢复,轻度的损伤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太大的伤害,而有些比较重的,被割破了一道小口子,就会出血不止,需要及时去医院注射凝血针。
**(二)**感染性疾病
是否有细菌和病毒感染,主要通过血常规来确定。如果疑似感染,那么其血液中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指标都会出现异常。假如是由细菌引起,一般会使人体内的白细胞增多,假如是由于病毒所致,那么人体内的嗜中性粒细胞的数目并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淋巴细胞的数目却会明显增多。出现病毒感冒或者是身体炎症都会导致病情加重。做血常规,主要是为了确定自己有没有被感染或者是被细菌感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是否存在感染,同时也可以用来区分是否存在病毒或者细菌感染。
**(三)**身体器官问题
判断有无脾功能异常。当各种肝病导致脾功能亢进时,往往白细胞和血小板会减少。所以,对于肝病患者来讲,血常规也非常重要。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情况,一些寄生虫感染类的疾病以及过敏反应都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
总而言之,疾病是多种多样的,检测结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通过一份检测报告就能得出确切的病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明确的诊断。因此,当检查结果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时,也不用太过担心,可以去找专业的医师进行诊断。
本文作者:刘娣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