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慢性疾病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到居民总死亡的比例已经超过80%。”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举行的《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透露。
发病趋于年轻化,与生活方式转变有关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发病年龄还存在年轻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居民生活方式转变带来的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寿指出,在饮食方面,近年来,我国居民膳食中新鲜水果、蔬菜和奶类确实有了明显增加,但是全谷物和豆类的比例却在持续下降,而脂肪摄入和供能占比不断上升。简而言之,就是粗粮吃得越来越少,油脂吃得越来越多。而在运动方面,我国居民运动锻炼整体不足。同时,工作相关的体力活动水平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久坐的比例变得越来越高。此外,年轻人还面临心理压力和睡眠不足的问题。
强调同防同治,让防治效果更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强调,心脑血管疾病讲究同防同治。
强调同防,是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疾病基础都是一样的。疾病的基础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都是“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个行为因素即饮食、运动、吸烟都一样,所以同防可以更好地提高一级预防的效果,更好地管好高危人群。
强调同治则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是共患病,在得心血管病的病人中,将近20%的人会同时患有脑血管疾病,在脑血管病患者中也有将近20%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心脑同患病会增加更多救治难度。因此,讲究同治能使病人治疗效果更好。
早识别、早救治,让救治链更为畅通
王拥军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急性发作的慢性病,在发作早期,生命的救治和时间密切相关。为了让早期的救治链更为畅通,重点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教会公众早期识别心脑血管病的症状,如,牢记“BEFAST”这几个英文字母,即难平衡、看不清、面不正、臂难平、语不灵,五个症状只要出现其中一个,就意味着发生了脑血管病。这个时候要第一时间打急救电话120,将患者送医院治疗。
二是抓好心脑血管病院前急救关键环节,鼓励老百姓尽可能使用救护车,做到上车即入院。
三是开展院内能力建设,建设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让院内绿色通道更加畅通,院内救治时间更短。
四是做好人才保障。大医院应建立各级培训中心,进行心血管、脑血管救治介入和溶栓、取栓的培训,使人才队伍能够得到保障。
突破关键技术,构建慢病防控新模式
胡盛寿介绍,从治疗层面来看,目前,我国在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成功率和治疗效果方面,都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些治疗关键技术的疗效,高精尖医疗仪器设备的研发,在过去十几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比如冠状动脉支架、新材料的瓣膜、人工心脏,这些大部分都实现了国产替代。其中,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技术参数和应用效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首创的超声引导的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被推广到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下沉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我国高水平医疗服务也越来越普及到基层。
从预防层面来讲,我国把防控重心下移,建立了高血压群防群治的“首钢模式”,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并在全球发展中国家推广。三代人接续立足大庆社区,关口前移,建立围绕生活方式干预的“大庆模式”,成功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并延长寿命。这些都为我国慢病的防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国际相比,我们在危险因素控制方面还有待继续提高,比如全面认识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发现疾病干预的靶点,以及科学地展开健康促进。在过去群防群治的基层模式基础上,我们要充分利用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比如5G、人工智能,创造和推进基于互联网+智慧医疗的慢病防控新模式。”胡盛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