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杨蓉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主任医师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皮肤瘙痒的经历,所以有很多人用过各种各样的外用止痒剂。但有时止痒药使用不当,不但不能有效缓解瘙痒,还可能加重瘙痒。
目前常见的外用止痒剂有三种:
一、刺激性止痒剂
刺激性止痒剂就是抹上之后皮肤觉得特别凉,这种止痒剂通过给局部皮肤一个很强的刺激,用这种刺激来压制皮肤痒的感觉,所以我们叫刺激性止痒剂。
比较有代表性的刺激性止痒剂就是酒精,医院或者是商店卖的各种止痒药水大部分都是含酒精的。由于酒精挥发很快,所以一抹上去就迅速挥发,皮肤感觉凉飕飕的。有的止痒药为了增强这种冰凉的刺激感觉,还会加上冰片、樟脑、薄荷等,用这种刺激的办法来止痒。
有的瘙痒患者发现抹点醋也能刺激皮肤减轻瘙痒;还有的患者把大蒜捣烂涂抹蒜汁,甚至抹辣椒水,或者把花椒、盐放到水里煮一煮,弄成花椒盐水涂抹或泡洗等等,其实都属于刺激性止痒剂。
刺激性止痒剂确实能止痒,而且效果立竿见影。但是这一类止痒剂有一个缺点,因为是刺激性的止痒剂,所以局部的皮肤受到刺激会充血,如果局部有炎症,不管是因为过敏还是感染引起的炎症,局部原本就红肿,再加上药物刺激使血管充血、加剧肿胀。
比如荨麻疹受到刺激局部肿胀就会加重;另外就是湿疹,如果局部正在红肿、糜烂、流水,再抹这么刺激的止痒药,局部充血发红、炎症肿胀和糜烂渗出就会加重。
曾经有过这样的小孩,本来就是前臂被蚊子或者小昆虫咬了一口,过敏鼓起了个小包,感觉瘙痒。不过在急性期的时候,家长一看孩子皮肤起红包、瘙痒,就给孩子抹花露水。抹一遍不行,孩子还哭闹就再抹一次,半天的时间抹了十好几次,反复刺激。结果这个红包周围红肿的面积越来越大,最后整个小胳膊都肿了,家长吓坏了,赶紧抱到医院来就医。一开始我以为是细菌感染了,但是触摸孩子红肿的胳膊又不疼。如果是细菌感染,按压红肿处会有疼痛的感觉。这个小孩,你怎么按压他都不哭,毫无疑问他是不疼的。经过仔细询问才知道,最初就是被咬了个小包,被咬之后用了大量的花露水刺激才导致了皮肤出现这么大的反应,这是一个很经典的例子。
所以,凡是急性炎症性的、红肿的、流水的、溃烂的病灶,是不能抹刺激性的止痒剂的。如果看上去外观与正常皮肤差不多,没有红肿,可以抹点刺激性的止痒剂来缓解瘙痒。
二、安抚性止痒剂
安抚性止痒剂就是把外界的刺激隔绝开,减少外界因素对皮肤的刺激,给它一种保护和安抚。
最常用的是炉甘石洗剂,可能很多人都用过。就是一小瓶药水,里面有白色的炉甘石粉,因为它是不溶于水的,所以放置一段时间会有沉淀,用之前需要摇晃均匀。抹上以后,水分很快蒸发带给皮肤清凉的感觉,可以减轻瘙痒感,水分蒸发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像痱子粉似的炉甘石粉,这层粉可以隔绝外界刺激,又能够帮助基底的皮肤散热,同时还有收敛干燥保持皮肤干爽的作用。
安抚性止痒药除了炉甘石洗剂,还有硅霜之类的;甚至过去民间有人会抹点香油,就是用油剂来隔绝外界的刺激,又不影响皮肤的散热;还有用硼酸溶液冷敷,或用马齿苋等草药熬水,放凉了之后冷敷,包括中药松花粉、爽身粉之类的粉剂等。在紧急的情况下,简单地直接用凉的自来水浸湿毛巾来冷敷一下,这些都属于安抚性止痒的方法。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对于急性的、炎症性的红肿、糜烂等不能受刺激的皮损,用这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三、抗炎止痒剂
炎症性皮肤病有些是感染了细菌、真菌等引起的;有些是由于瘙痒引起搔抓,挠破了皮肤后继发了细菌、真菌等感染,皮肤感染轻的时候就是感觉瘙痒,感染严重的时候才会疼。还有一些炎症性皮肤病,属于免疫性的、过敏性的炎症。所以抹一些消炎的药膏,对那些感染性或有继发感染、免疫性的、过敏性炎症的皮肤病,也有止痒作用,这种止痒药叫抗炎止痒药物。
使用抗炎止痒药时必须在医生帮助下正确选择好药物。细菌感染引起的瘙痒要选用含有抗生素的抗炎药;真菌感染引起的瘙痒要选用含有抗真菌药物的抗炎药。
免疫性、过敏性炎症引起的瘙痒需要选用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类的药膏,比如去炎松、可的松等。但是这类药膏的选用要慎重,为什么?首先你得确认,是不是属于免疫性、过敏性炎症。如果不是,比如脚气,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如果抹上激素,真菌遇到激素会长得更快,病情反而会加重。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即使对于这种免疫性的、过敏性的炎症,也不能长期使用。因为激素药膏有一定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连续涂抹不能超过两周,如果是面部这种皮肤比较薄的部位,更不能长期使用。
因此,激素类药膏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