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玻尿酸被子、石墨烯内衣…你为这些“高科技”产品买单了吗?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近年来

市场上很多

“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

“量子水杯”、“石墨烯内衣”、“玻尿酸被子”等

不少商品听起来就很“高大上”

早些年的“核酸”、“超导”、“纳米”、“基因治疗”等高科技概念也都曾被热炒一番。

为何很多商家如此偏爱“高科技”概念,又为何总有一些消费者对此深信不疑?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这些“高科技”产品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为何总有消费者为“高科技”产品买单?

如何正确看待“高科技”产品?

“高科技”产品

1、“玻尿酸床品”

上网搜索玻尿酸床品的消息,可以追溯到两三年前。彼时,玻尿酸概念正火,除了常规的护肤产品,玻尿酸床品、玻尿酸被褥也在市面上出现。

玻尿酸被子的产品宣传页面写着:玻尿酸学名透明质酸,透明质酸分子能携带500倍以上的水分,是当今公认的优质保湿成分,广泛应用在保养品和化妆品中。

透明质酸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被称为理想的保湿因子,把玻尿酸搬到床上,让你一边睡觉一边美容。听起来诱人,但其实早在2019年,就有专家做过辟谣实验

有电视台记者在网上购买了玻尿酸面料的床品,上面标注能够锁水保湿。商家称面料加了玻尿酸,摸起来更柔软,具有吸湿放湿效果。

专家表示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回潮率值越大,吸湿率越高,保水性越好

比如说涤纶和棉两种材质,涤纶的保水性特别差,棉的保水性特别好,所以棉穿起来会更舒服。按照商家所说,加入玻尿酸也是想改进舒适性,可以参照回潮率的测试方法来验证玻尿酸面料的效果。

回潮率=(湿重-干重)/干重,实验显示,玻尿酸枕套干重95克,湿重307克,回潮率为2.23。全棉毛巾的干重95克,湿重612克,回潮率为5.44。

因此,全棉毛巾回潮率更高,用起来也更舒适。相比之下,玻尿酸床品效果并不如人意。

2、“石墨烯内衣”

在购物网站搜索该品类,发现商家都宣称该内衣有抑菌、抗菌功效,甚至有“抗疲劳”、“防止紫外线”等本事,价格不夸张,听起来又厉害,不少商品卖得很火。

石墨烯自被发现以来,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应用前景,被冠以“新材料之王”的头衔,被青眼相待。

目前,石墨烯产业研究方向主要是围绕电子、能源环保、健康等领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电池电极、超级电容器、半导体器件、新一代显示屏、晶体管等工业制造方面。

但是,用石墨烯做内衣,要打个问号

石墨烯是单层碳原子组成的平面结构,一毫米的厚度大概就有300万层,它有很特殊的性质,比如导电、导热,而且它特殊的性质只在单层的时候表现最好,目前石墨烯的制备并不容易,成本也很高

有专家表示,石墨烯从形态上有少层有多层,单层石墨烯制备成本很高,工业中用得很少,多层石墨烯成本相对低很多。

从商家的宣传来看,用石墨烯做衣服的意思更接近于在常规化纤衣物中添加少量石墨烯粉。而非纯用石墨烯,毕竟据业内人士估算,如果用完全单层的纯石墨烯来做一件内裤,价格至少要几亿美元

石墨烯材料红外发射率高,吸收紫外线的本领更强,有一定的抗菌、抑菌实验效果。因此如果真在衣物中添加了石墨烯材料,可能产生一定抗菌效果,但市面上买的石墨烯内衣成分如何,普通消费者难以判断,很可能花冤枉钱。

3、“量子产品”

目前,打着量子技术噱头的产品很多,中科院院士、量子科技领域领军人物潘建伟表示:

量子护肤如果宣称用了“量子技术”肯定是假的,护肤品真的好的话,不需要挂量子,挂了这个肯定不是特别好的护肤品。

量子(quantum)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即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单位称为量子。量子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微观物理世界。

号称5分钟看10万字的量子波动速读、喝1斤白酒不头疼的量子水杯,顶着量子头衔的产品效果被说得神乎其神。

事实上,量子技术目前最主要的体现是在通讯领域,从手机、电脑、互联网、卫星导航到全球都在加速研发布局的量子通信网,这项不明觉厉的技术暂时还没有与日用品扯上关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博士林梅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目前除量子通信应用于金融安全等领域,其他量子技术都在研发阶段,没有应用于民用领域,而且量子技术对试验环境要求相当苛刻,一般民营企业根本无法达到,因此标榜“量子”的产品都是打着量子旗号的虚假宣传。

因此,所谓“量子+生活”的产品几乎都是骗人的。

高科技概念炒作

暗物质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表示,高科技概念的炒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用了人们对新科学技术的好奇和崇拜心理。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大光则认为,人们之所以轻信这些“伪科技”神器,实质上是科学文化认知出了问题

李大光教授解释: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社交圈就会逐渐收窄、信息接收渠道减少,容易与时代脱节,因此被伪科普、“伪科技”迷惑的可能性更高。

而且,许多人存在宁信其有、信则灵、随大流等心态,也使得“伪科技”得以持续流行,花样不断翻新。

如何辨别真伪

“伪科技”产品不断“升级”,被利用的高科技概念也更加尖端,更加难以分辨,普通消费者如何鉴别真伪呢?

李大光教授表示:“首先是要继续加强科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生动讲解,增强普通人辨别真伪的能力。同时希望科学家们能积极地参与科普,掌握话语权。”

李大光还特别强调,提升科学素养,不能完全依赖科普工作。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现阶段能起到更大作用的,是学校教育。

专家也表示,相关市场监管部门也要与时俱进,加强与科技专家的沟通,及时依法严肃查处这些违法行为。

评论
🔴🔴
贡士级
关注
2023-11-27
🔴🔴
贡士级
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