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召开,为加强儿科领域学术交流,传递专家声音,本次会议在27日—28日期间特别设置了媒体采访中心,我们有幸邀请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刘恩梅教授就“病毒感染后的免疫病理学及药物干预策略”等相关话题进行了分享。
1. 重症流感患者免疫应答受损,导致病毒复制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大量释放的恶性循环,由此引起细胞免疫风暴;病毒感染后的免疫病理学改变有哪些?这些改变为患者带来哪些危害?
刘恩梅教授:病毒,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气道上皮细胞是其第一道屏障。病毒侵入机体后,不同病毒导致的感染临床表现不同,有些病毒比较温和,临床表现就会轻一些,但也有一些病毒毒力很强,例如,腺病毒入侵机体以后,可以引起病毒血症;同时,它可以诱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引起细胞因子风暴。所以,病毒进入机体以后,引起的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我个人认为,一是病毒本身;二是机体的免疫功能情况,儿童免疫系统处于不断发育完善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其免疫功能的发育也不同;三是机体本身的状态,如机体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或免疫缺陷的问题,其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并不一样。因此,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病毒感染,以及不同的机体/宿主情况来进行客观的分析。
2. 对抗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依靠免疫机制和药物干预,作为临床药理方面的专家,在流感病毒感染药物干预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刘恩梅教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丽教授的倡导下,2011年8月,经过多年的积极筹备,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科临床药理学组”正式成立,成为搭建儿科医师和临床药师“双向桥梁”的交叉学科,旨在促进儿科合理用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同专业的临床医师和药师,共同努力做好相关工作,包括儿科药物临床试验、学术交流平台搭建等。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仍有很多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如腺病毒、鼻病毒等,但抗流感病毒我认为是一个发展非常快的领域,它有专门的、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因此,临床上针对流感病毒感染,一是预防,包括接种相关的抗流感病毒疫苗;二是临床用药,一旦确诊流感病毒感染后,建议尽快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
转载来源: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每日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