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苏轼、苏辙缘何葬在郏县?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11月1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眉山市文物局共同披露的眉山重大考古发现确认,“苏坟园”中的大苏坟园为苏轼孙子苏符墓葬,小苏坟园为苏轼曾孙、苏符之子苏山的墓葬。

苏轼是四川人,那么苏轼与苏辙缘何葬在河南郏县?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101年8月24日),苏轼病逝于常州。次年6月,其弟苏辙遵其遗嘱,将之迎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下苏氏墓地。苏轼去世11年后(公元1112年,宋徽宗政和二年),自号“颍滨遗老”的苏辙卒于颍昌(今许昌一带),与苏轼葬于一处,伴兄长眠,称“二苏坟”。二苏之父苏洵此前已葬于四川眉州故里。200多年后,元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冬,郏县县尹杨允到苏坟拜谒,感“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遂置苏洵衣冠冢于两公墓地之间。自此,“苏坟”“二苏坟”始“三苏坟”。

自北宋末年苏轼、苏辙兄弟先后安葬于郏县小峨眉山下至今,历史的车轮已向前辚辚滚动了900多年。900多年来,这块苏家墓园虽历经无数风雨涤荡,但经多代仰慕苏轼、三苏人士的接力保护,没有遭到大的破坏,至今依然傲立在这片久经沧桑的土地上。

三苏尤其是苏轼的诗词文章和为人风范,穿越时间长廊,愈发醇香,吸引历代名官贤宦,仰之慕之;众多文人雅士前往拜之谒之,歌之咏之。在三苏坟院,前来拜谒三苏所生发的诗词文章,随处可见,堪称层层叠叠的隔空“弹幕”。此外,缜密严谨的学者,也不断考之证之,力图拨开时间带来的迷雾霜尘,以便更清晰目睹历史真容。尤令人感动的是,三苏坟所在的郏县当地百姓,以淳朴善良之心,崇之敬之,爱之护之,对二苏埋骨郏县,引以为豪。

围绕“三苏坟”,仰慕苏轼及三苏的人们,跨越时空阻隔,不光成为中原一景,更是成为一个聚合情感的园子,一个文化的场域。

二苏葬郏以及苏洵衣冠冢形成“三苏坟”,给中原大地注入了一宗丰富的文化财富。郏县三苏坟与眉山的三苏祠,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文化辐射大半个中国。

翻阅苏轼全集的“诗集”部分,不难发现,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两个字就是“子由”(苏辙字子由)。示子由、答子由、怀子由、寄子由……在这些诗里,苏氏兄弟交流琐碎的日常生活,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在其“文集”部分,苏轼专门写给子由的信有多首。而在他写给至亲好友的信中,子由的名字也是随处可见。可见,兄弟二人不光是血缘上的亲人,更是彼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知音。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苏轼在开封身陷“乌台诗案”监狱中,以为自己大限将临,给弟弟写了绝命诗。熟悉兄弟二人的人都知道,其中“夜雨”跟两人少年时代的一个约定有关。那是二人早年学而优则仕之初,即将宦游四方之前,看到韦应物“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两句诗,深受启发,于是两人约定以后完成人生使命后,不贪恋功名,而是早日退隐,享受闲居之乐,对床而眠,共听潇潇夜雨。

在常州去世前夕,未能见到在异地的弟弟苏辙最后一面,成了苏轼心中的一大遗憾。有记载显示,苏轼曾对友人钱世雄提及,“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复一见而诀,此痛难堪。”在人生大限将临时刻,他是否再次想起那个心心念念的“夜雨对床”之约?

虽然生前未能实现“夜雨对床”之梦,但死后兄弟同归一处,弟弟永远陪伴着他的兄长,也堪可慰。苏坟的柏树林,犹如夜雨沙沙,也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夜雨对床”吧。

1969年,当地村民耕作时发现三苏坟东南侧的苏适(字仲南)夫妇墓。其中墓志中记载“宣和五年(1123年)十月晦日合葬于汝州郏城上瑞里先莹东南巽隅”,证明郏县是苏轼、苏辙真墓所在地,目前为学界乃至社会所普遍认同,已是不刊之论。

围绕郏县“三苏坟”,有一个不断被提及的问题在于:苏轼原籍四川眉山,在常州去世,为何选择归葬于嵩山之下?事实上,这个谜题,多位学者对之进行过着力探究,已成为文史领域的一个研究课题,相关论文、著述不胜枚举,而且并无统一定论。不过,有几种看法被公众流传较多。

有一种说法是,苏轼没有选择归葬家乡,主因是“路途遥远”。苏轼晚年被流放到儋州,遇赦北归,客死常州。如果扶梓西归需穿越秦岭蜀道,并非易事。

另外一种经常出现的说法是,按北宋官场习惯,凡在朝廷任过高品级职位的大臣,须在京师开封周边五百里以内选择葬地。持该种说法者举例,祖籍江西、生在四川的北宋名臣、大文豪欧阳修就葬在河南新郑。范仲淹祖籍邠州(现陕西彬县),后迁居江苏吴县,病逝于江苏徐州,葬于河南伊川等等。但有人查阅《宋史·礼志》,发现其中并无相关规定或者记载。河南大学教授、宋史研究专家程民生提到,“据我所知所查,没见有过这样的记载。我还知道,北宋重臣韩琦、司马光、王安石都没有葬在中原。司马光归葬家乡陕州夏县,王安石葬于江宁半山园”。

关于苏轼与郏县的关系,目前不少资料都提到这么一个场景:苏轼生前曾从郏县或者附近经过,赞美这里的山似家乡峨眉山,为之命名“小峨眉”,于是嘱其弟在他死后将之葬于此地。

但这种观点也不是铁板钉钉。

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中原历史文化研究的潘民中先生,是平顶山市三苏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在一篇被收入专著《平顶山三苏文化摭实》(中州古籍出版社)的论文《二苏葬郏的真正原因》中,爬梳资料论证提出,“苏轼赞美郏县的山像其家乡峨眉山并叮嘱其弟将自己葬于此地”这一说法,由元代进士曹师可在《三苏先生祠堂之记》首倡,远自明清,近至当代,持此说者最众,但不是无懈可击。

潘民中提出,从苏辙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五月初一日所撰《再祭亡兄端明文》中看到二苏葬郏的原因,“先垄在西,老泉之山,归骨其旁,自昔有言。势不克从,夫岂不怀。地虽郏廓,山曰峨眉。天实命之,岂人也哉!”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原本是打算将来归骨老家四川的,但人算不如天算。此地虽然在郏廓之域,但这里的山和我们家乡的山一样都叫峨眉。看来这一切是上天安排好的,不是我们主观愿望所决定的。潘民中由此段文字分析提出,郏县的山,不是因为苏轼看到像家乡的峨眉山才赞美称之“小峨眉”,而是与四川峨眉山天然同名,原本就叫峨眉。而且被葬在郏县,不是苏轼生前确切选定,而是苏辙根据苏轼临终之前写给自己的一封信的意思选定。

在北宋,郏城属汝州治下。郏县钧台乡嵩山之阳小峨眉山山坳的苏家葬地(即今三苏坟所在地),原本是居住在颍昌的苏辙为其儿媳黄氏(族内排行称八郎妇)选定。在常州病重的苏轼,在给弟弟的信中说,“即死,葬我嵩山之下,子为我铭”(源自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并且表明自己的葬地由弟弟决定,并提出没有必要再花钱买地,用已为八郎妇准备好的中原郏县峨眉山下苏家墓地即可。“八郎妇可用,吾无不可用也”“更破十缗买地,何如留作葬事,千万莫徇俗也。”

郏县所在的嵩山周围地区土厚水深,能成为苏轼兄弟选择的安息之地,也有其充分理由。郏县地处河南中部偏西,位于嵩山之阳,汝水之滨。古代属汝州,一直就有“宝地”之美誉,是汉初军师张良的故里。

虽然中原不是三苏桑梓之地,但三苏对中原嵩山的确也有不浅的好感。在《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二,苏轼写道:“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水南卜宅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子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遥想茅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苏辙在公元1094年任汝州知州四个月,当遭贬离开汝州南下的时候,就于嵩山东南麓颍昌买田一廛安置下自己的子女。公元1100年四月,苏辙遇赦回到颍昌居住,一直到死。苏辙在文章中,也曾提到过“葬我嵩少,土厚水深”。二苏父亲苏洵也喜欢中原,甚至一度考虑到四川老家蜀道艰难,往来汴京不便,曾有考虑举家搬迁到京城附近。有诗为证:“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苏轼兄弟葬在河南郏县,位于嵩山之阳,汝水之滨,古代属汝州,有“宝地”之美誉。寄思乡之情、兄弟之谊,对沉浮一生的苏轼来说是最好的归宿。
2023-11-30
吴飞银
太师级
“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是苏轼苏辙两兄弟约定以后的追求向往!“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是苏轼身陷“乌台诗案”的监狱中,以为自己大限将临,给弟弟苏辙写下的绝命诗。
2023-11-30
传承解惑
大学士级
虽然兄弟生前未能实现“夜雨对床”之梦,但死后兄弟同归一处,弟弟永远陪伴着他的兄长,也堪可慰!
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