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医生,我是妇科病,为什么要给我灌肠???

达医晓护
原创
通过医学科普让老百姓真正做到“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
收藏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4658 篇文章

大家一听到“灌肠”两个字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这些问题:

这不是治疗便秘的吗?我又不便秘咯!

灌肠?是为了排毒吗?为了美容养颜?

啥灌肠?老北京灌肠吗?我从小爱吃啊!

事实上,这是一种正经的、常见的中医特色治疗方式!而且,还能治疗妇科疾病!

中药保留灌肠,又称为“肛肠纳药法”, 是中医特色疗法中药灌肠的一种,是除口服和注射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给药途径。指将中药煎剂自肛门灌入直肠并保留(注意保留二字!)在直肠与结肠内,药液通过肠粘膜吸收,药物直接渗透到病所,从而增加盆腔局部的血药浓度,显效迅速,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一疗法可追溯到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这一“导而通之”的疗法,被认为是灌肠法的起源和首创。

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中也记载了用药丸灌肠的方法,“如大便不通方,用猪胆汁和少蜜,于挡中煮令熟,丸如枣大,内下部中,即差。”

到了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里首次记载了简易灌肠术,“令侍婢口含香油,以小竹筒一个套入肛门,以油吹入肛内。”

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主要的区别是什么?

灌肠目的不同

不保留灌肠主要用于清洁肠道,比如治疗便秘,术前肠道准备等。

灌肠液不同

不保留灌肠大多是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或具有导泻作用的药液;而保留灌肠多为一些利气机、通血脉、消症结、清湿热等功效的中药;不保留灌肠液的剂量通常在500ml以上,比保留灌肠的要多。

肛管插入深度不同

不保留灌肠时肛管插入深度一般为7-10cm,相对于保留灌肠会更浅,更有利于刺激肛门,利于排便。

中药保留灌肠法在妇科的适应症有哪些?

  • 慢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积水、慢性输卵管炎、盆腔包裹性积液等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和慢性盆腔疼痛;
  • 薄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外孕术后、宫外孕保守治疗后;
  • 盆腔或输卵管炎症引起的不孕症。对于备孕患者,若有下腹隐痛、下腹坠胀、白带增多、经期腹痛等症状,通过保留灌肠,可以改善盆腔炎性环境,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成功率。

中药保留灌肠的优势是什么?

  • 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病灶主要位于盆腔,子宫、附件邻近直肠,子宫与直肠阴道静脉丛相吻合,肠道周围有很多毛细血管,药物可通过肠粘膜吸收,可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保留吸收,维持时间较长;
  • 药物吸收后,不经过肝门静脉,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可以增加药物的利用度,同时也可避免口服药物的首过效应及长期服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 药物吸收后直接作用于盆腔病变部位,直达病所,因此对盆腔疾患具有显著治疗作用;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还具有处方灵活,因人而异,辨病随症加减的特点。

中药保留灌肠会不会很痛?

很多人对中药保留灌肠存在认识误区,一听到灌肠就很抗拒,认为这是一项非常痛苦的操作。其实中药保留灌肠这项操作比较简单,也没有明显的痛苦,您可以卸下负担,轻松来尝试。

中药保留灌肠后药会漏出来么?会不会拉肚子?

在正常情况下,肛门内外括约肌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既允许气体排出又防止大便及液体溢漏。另外,在生理状态下,除排便前和排便时以外,直肠这一段总是空的,只有当粪块和液体从乙状结肠进入直肠时,排便反射才会出现。因此,只要掌握正确的操作要点,不必担心灌肠药会自行漏出。

如果平素有便秘情况的患者,可以用温水或者开塞露灌一次,将宿便排掉后再用中药药液灌肠,就不用担心会拉肚子了。

如何进行中药保留灌肠?

药液的温度

灌肠药液的温度为40℃,与肠腔内温度一致,有利于药液的保留和吸收,过高会使局部肠黏膜充血水肿或烫伤,过低不宜于药液的吸收,同时会刺激肠黏膜引起肠蠕动,不利于药液的保留。

药液的用量

一般每次用量为200ml左右;如果是颗粒剂,直接冲开水200mL,若颗粒不溶解,可稍煮开搅拌片刻。

灌肠管的长度

人体直肠长度为12-15cm,乙状结肠长度为40-50cm,如果灌肠管进入较浅,肛管本身及灌肠液的刺激会因此排便反射,减少药液在肠道中的保留时间影响疗效,经研究表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妇科疾病时,插管深度以12-15cm最为适宜。

保留灌肠的时间

保留灌肠是通过药液在肠壁吸收而发挥药效,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证明给药后药物在肠道中保留的时间越久,疗效越佳,但要避免在16:00-20:00进行,因为饭后肠蠕动频率增高幅度增大,会减少药物的保留时间。一般建议睡前半小时为最佳,每天一次。整个灌肠的持续时间为10分钟左右。

保留灌肠的姿势

灌肠前尽量排空直肠,灌肠时可采取侧卧位,抬高臀部,将一次性灌肠导管插入肛门内,缓慢注入中药灌肠液,注入完毕拔出导管,保留药液在体内,这时就可以改为仰卧位,调整至舒服的体位。灌肠结束后可平卧位臀部放枕头垫高15分钟后移开枕头睡觉;

也可采取坐位,蹲位放置肛管后,自行坐在马桶上面,将灌肠袋悬挂于毛巾架,调节灌肠袋开关,控制滴速。

中药保留灌肠注意事项

  • 灌肠前排空大小便;
  • 先要拧紧开关,再将灌肠器挂起,再打开开关,将药水排到管口,排空空气后关闸;
  • 月经期不可做灌肠,脱肛、痔疮脱出者慎用,妊娠期、急腹症、消化道出血者禁用。

作者: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吴胜男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