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前
治理后
图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分布区域治理前后对比。
(图片由山东省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提供)
□ 科普时报记者 胡利娟
蓝天白云下,广阔的湿地一望无际,纵横交错的道路两侧,处处可见的芦苇、荻随风轻轻摇曳,大雁、天鹅、鸬鹚、白鹭等成群鸟类,或驻足觅食,或嬉戏于水面上,或翩翩飞舞在空中,与周围景色相映成趣,俨然一座野生鸟类栖息的理想家园。
11月28日,记者来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途所见的这一幕幕美丽和谐景象,令人赞叹不已。难以想象的是,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绿色沙漠”,由于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肆虐生长,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48.3%的沿海盐沼已被占领
保滩护堤、促淤造陆、减缓我国海岸线侵蚀的互花米草,曾被不少人美誉为岸滩“保护神”。自20世纪70年代末,互花米草引入我国以来,依靠发达的根系、耐盐和耐淹能力强等特点,它们野蛮生长泛滥成灾,遍及沿海滩涂,使得海岸线看似绿意盎然,却已被这些小草强势入侵。
尤其是最近几年,专家通过分析遥感数据发现,我国沿海盐沼的48.3%已经被互花米草占领,面积约600多平方公里。
不仅如此,互花米草的入侵还会对本地物种产生竞争性排斥,通过迅速抢占生态位造成本地物种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贝类、蟹类、藻类、鱼类等多种生物窒息死亡。
从引种初期受到赞誉的“绿色卫士”,反转为破坏生态的“绿色沙漠”,互花米草已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有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立法防治,治理区清除比例超99%
站在曾是胜利油田垦东区块采油平台的垦东12所在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中心负责人周立城指着眼前一台台正在施工作业的机耕船告诉记者:“在2021年,黄河三角洲有超过13万亩的滩涂被互花米草侵占,本地盐沼植被、盐地碱蓬和海草床的生存空间被大量挤占,海淡水交汇的潮沟堵塞,底栖生物迅速减少,鸟儿失去很多栖息觅食的空间。”
作为我国较早启动互花米草全域治理的城市之一,东营市将互花米草纳入全国首个市域地方生态保护和修复条例,以法治力量防治互花米草、保护生态环境。此外,东营市还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强强联手,开展科技攻关,高效防治。
“东营已连续3年实施互花米草治理实验项目,探索形成刈割+围淹、刈割+翻耕等治理模式。”东营市委书记杨国强告诉记者,通过靶向施治、系统施治等措施,截至目前,累计治理互花米草1.1万公顷,治理区清除比例达99%以上,底栖生物种类增加近30%,黄河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
如今,垦东12已成为保护区治理互花米草的主要阵地。作为专家团队成员之一,长期在此开展互花米草入侵机制和治理技术科技攻关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副研究员谢宝华,感触颇深。
“互花米草有两种繁殖方式,种子的有性繁殖在互花米草入侵新区域时起主导作用,地下根状茎的无性繁殖是种群维持的主要繁殖方式。”谢宝华称,通过持续开展互花米草治理的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研究实验,形成了适宜不同潮滩生境的互花米草治理关键技术体系。这套技术体系已成功应用于山东、天津和福建等地,推广应用面积超过15万亩,治理效果良好。
建设安居工程,让鸟儿放心“安家落户”
初冬时节,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大批越冬候鸟在此迁徙中转。也有越来越多的珍稀物种在这里“安家落户”,东方白鹳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属于世界濒危物种,也是东营的市鸟,它们喜欢高处筑巢,在湿地内觅食栖息。
“鸟儿的选择,就是生态环境良好的有力佐证。”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谢湉说,互花米草的治理就是给当地一些物种,比如芦苇、盐地碱蓬等的恢复让出了空间。“加上湿地恢复,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鸟类增多。”
记者在保护区道路左右两侧看到,几根高大线杆和碗状鸟巢。周立城称,这是东方白鹳的家,保护区建了130多处这样的人工繁殖巢,巢顶部都安装有AI识别探头,不仅能实时监测鸟类生活习性、统计数量,还能全天候守护它们的安全。
疏通被阻塞潮沟76千米、恢复盐地碱蓬5万余亩、修复海草床1500亩……近年来,随着保护区内陆续实施的生态堤坝、水系连通、鸟类繁殖岛、植物生态岛、鱼类栖息地等生态保护工程,让以前的光板地、盐碱滩,变成了现在的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水鸟蹁跹、野趣盎然的生态之美再次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