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蝗虫: “会飞的虾”与灾难之源

课堂内外
原创
课堂内外倡导“科学、人文、生活”的理念,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收藏

成群的大虾展开翅膀,在空中遮天蔽日地飞行……这一幕可不是什么奇幻小说里的幻想情节,就在几个世纪之前,这还是东亚地区相当一部分农民在生活中有可能面临的灾难性景象。那些满天乱飞的“大虾”不是别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蝗虫。作为国际第一大害虫,由它所引起的灾害更是成为世界性灾变.....

在尚未成灾时,蝗虫给人的印象只是一种无足轻重的小生物——当它们被 人抓住时,会从口器中分泌出一团团黑色的黏稠物,产生令人不适的味道,但 除此之外,这种昆虫似乎并没有什么害处。人们还注意到,蝗虫富含蛋白质的 身体只要经过合适的烹饪,就会成为一道相当鲜美的菜肴,因此,蝗虫才被视 为“飞在空中的虾”。

不过,一旦蝗灾开始形成,这些看似人畜无害的生物就立即成了毁灭使者: 各种大、中型蝗虫,尤其是飞蝗,都拥有强韧而硕大的翅膀,这让它们可以进 行数百乃至上千公里的大规模迁飞,并摧毁沿途的一切植被。一个由数百万成 员组成的“小”蝗虫群可以在几天内毁灭数百公顷的农田,而数量以亿甚至十 亿计算的较大蝗虫群则能够一平方公里又一平方公里地将绿色从地表上铲除,只留下一片荒芜。措手不及的农民们虽然也能扑杀一些蝗虫,但却会发现,此时的蝗虫已变得苦涩难吃,不像平日里那样鲜美可口了。

灾难之源

于是,人们对蝗虫的来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在蝗灾的源头区域,通常会出现大量被称为“蝻”的小虫子。这些小虫正是迁飞的蝗虫们的幼虫。与“成年”之后的同类相比,蝗蝻们其实已经“像模像样”了:除了体型较小、翅膀尚不能被用于飞行之外,这些小虫子和成虫的长相几乎没什么区别,尤其是那对强有力的跳跃足,可以帮助还无法飞离地面的它们躲避危险、大幅度提 高幼虫阶段的成活率。

像蝗虫这种幼年期与成年期差别不大的昆虫,又被称为“不完全变态昆虫”。它们只需要经过一次羽化长出堪用的翅膀,就能转化为成虫。由于幼虫与成虫长相相似,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又被称为“若虫”。在成长过程中,若虫同 样要反复通过蜕皮来不断长大,蜕皮的次数被称为“龄”。常见的蝗虫在若虫阶段会经历从一龄到六龄的反复蜕皮成长,最终从两三毫米长、灰不溜秋的小虫子,转化成庞大天灾的一个组成部分。

旱极而蝗

蝗虫群的来源找到了,但古人很快发现,这些蝗蝻似乎是凭空出现的:在出现蝗蝻的地方,人们根本找不到蝗虫的卵。不过,有人注意到,很多蝗灾的爆发都发生在干旱之后,而蝗蝻滋生之处,往往是已经干涸的水域周围。因此,蝗虫之所以会“凭空出现”,纯粹是因为在交配后,雌性蝗虫会用产卵器把卵产在地下,所以才没法在地表找到它们的卵。而在干旱的年份,干涸水体露出的开阔泥土显然是非常适合产卵的场所,因此,人们也会误以为这些昆虫曾经是某种水族。当然,旱灾和蝗灾的关系确实存在:大旱之后的土地更适合蝗虫产卵,而且,许多有集群迁飞习性的蝗虫,在旱灾中会更容易大量繁殖、抱团成群——这是一种演化产生的生存策略。毕竟,由于旱灾的影响,单一地区的植被往往数量有限,无法供养蝗虫群落,要想生存下去,只能四处迁徙,一路飞一路吃了。

在聚集成群之后,蝗虫们也变成了天敌捕捉的显眼目标,于是,许多蝗虫开始分泌更多的“化学武器”——气味难闻的苯乙氰,甚至将其转化为有毒的氢氰酸,以减少被捕食的机会。在过去,面对这些移动迅速、铺天盖地,而且往往还不适合食用的麻烦家伙,人们只能束手无策、惶恐不已,而现代农业则依靠杀虫剂和科学的预警手段,尽可能将蝗灾扑灭在蝗蝻阶段。但即便如此,在缺乏相应技术手段的第三世界国家中,蝗虫造成的灾害仍然时常发生,而人类与这些家伙的斗争,也会持续下去…..

氢氰酸:即氰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无色、剧毒、 有苦杏仁气味的挥发性液体。

摘自:课堂内外初中版·科学少年 2023年7月第3周刊(总第 1149 期)文 / 索何夫 编辑 / 毛颖

评论
Jiaojiao
举人级
氢氰酸:即氰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无色、剧毒、 有苦杏仁气味的挥发性液体。
2023-12-08
科普5c常寿忠
大学士级
已阅
2023-12-08
赚钱养猪
秀才级
阅读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