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

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
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
收藏

回眸2023年,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中国科协的正确领导下,我馆全体工作人员团结,努力进取,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把主要科普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

众量等基本情况。

大众科普是我馆的常规科普工作。水生生物博物馆全年对广大市民开放。2023,我馆接待总人数近30000多人,本校师生参观人数6000多人,教学课程实习3000多人,大、中、小学生和旅游团体18000多人,领导、专家及国内外来宾3000多人。我馆以整洁温馨的环境和周到热情的服务,给广大来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2023年我馆开展“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暨海洋科技志愿者之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湛江市二十五小、湛江市第十中学师生约3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开展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暨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学师生约200人参加此次活动。全国科普日,举办海洋垃圾宣讲及清洁活动,共有60多名大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同时,全年进行海洋生物科普讲座等研学活动10余场, 2000余人参加。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围绕全国科技活动周、世界海洋日、全国科普日,联合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水产学会、市科协、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共同开展了大型科普活动19场,科普研学十多场。主要包括科普进校园活动、海洋生物科普研学活动、“2023年粤澳青年学子交流营”活动、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全国科技活动周幼儿绘画活动、广东海洋大学红树林图文展及红树认养活动、举办第八届海洋科普讲解大赛、开展湛江沿海生物资源调查活动、举办世界海洋日——湛江市科普游活动与云参观活动、2023年湛江市社会科学普及周主题日启动仪式、2023年湛江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以及海洋科普专家讲座活动、广东海洋大学第八届海洋科普知识竞赛活动、全国科普日暨海洋垃圾宣讲及清洁活动、举办湛江晚报《小湛同学》小读者公益采风活动以及十多场科普研学活动等等。系列活动直接参与的科技工作者人数为35人,加上活动组织工作的领导、海洋科普协会学生干部,工作人员,直接参与活动人数超过20000人次。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作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我馆积极联合各级单位共同开展社会服务科普活动,全年开展19次,加上基地参观人次,服务人数超过3万人。我馆公众号2023年共发布49篇图文报道和海洋生物原创推文,总阅读量超3万次。《中国自然资源报》亲海特刊按月连续转载。科普活动被湛江日报、湛江新闻、触电新闻、湛江社科网、湛江科普、澎湃新闻、中国海洋学会等新闻媒体频道或客户端进行了报道。我馆的社会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

(1)培训20名大学生海洋科普讲解员,指导海洋科普协会社团工作。

(2)指导学生参加科普讲解大赛,获得湛江市成人组一等奖一项和优秀奖三项;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优秀奖一项。

(3)指导学生参加“ 创新湛江杯” 科普作品大赛,参赛作品荣获三等奖1个和优秀奖2个。黄建敏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4)指导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海洋科技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科普服务。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科普经费:学校每年财政专项拨款5万元作为科普宣传专用经费;获得湛江市科普专项研究经费30万元。

人员情况:现有专职科普工作人员9人,兼职科普专家20人,海洋科普协会学生干部、科普宣传讲解志愿者等约400人。

二、特色工作

一是海洋特色,我馆拥有3000多种,300多吨,50余万件海洋生物标本,具有浓厚的海洋生物特色。所有活动全部围绕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展开,逐步形成了海洋生物科普的宣传品牌。

二是多个单位共同参与,特别是湛江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部门共同组织主场活动,科普基地上级主管部门如中国海洋学会也共同开展了部分活动,加上科技工作者的参与,极大提高了活动规格,扩大了活动社会影响力。

三是多种活动共同开展,加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形式。受众人群多样化。科普讲座针对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和沙滩清洁活动主要针对大学生。能够同时提高大中小学生以及社会公众的科学素质。

三、问题不足

存在问题及不足:一是人员严重不足,科普宣传力度不够;二是科普宣传机制不完善。

发展思路与建议:一是继续围绕海洋生物科普这个中心点开展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科普宣传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学生科普协会的作用,加大对中小学生的科普宣传和科普研学活动力度,扩大科普宣传的辐射度。

四、工作建议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