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专访谢正德教授:流感病毒的耐药性及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国民健康管理促进
经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批准成立的宣教平台。
收藏

近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召开,为加强儿科领域学术交流,传递专家声音,本次会议在27日-28日期间特别设置了媒体采访中心,我们有幸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谢正德教授就“流感病毒的耐药问题及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等相关话题进行了分享。

1.请您简单介绍流感病毒的耐药机制;从耐药机制角度看,未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可关注哪些方面?

谢正德教授: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RNA病毒的特点是基因组稳定性较差,变异性较高,这样它可以迅速适应环境的改变,或新的环境。流感病毒耐药机制是指在抗病毒药物压力下,一些药物结合位点发生了变异,导致某些曾经有效的药物不再能够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药物就失去了抗病毒作用。

从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来讲,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至少有3个关键环节,即侵入、复制和释放。病毒要进入机体的细胞,一般需要病毒表面的吸附蛋白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接下来,病毒核酸(RNA或DNA)从病毒颗粒中释放出来;然后,病毒会借助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进行复制和组装;最后再从细胞膜释放出病毒颗粒,进行下一步的感染和传播。因此,研究抗病毒药物,我们不能只注重一个环节,应该多靶点、多环节研究药物,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用药选择。例如,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属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流感病毒的播散;玛巴洛沙韦属于RNA聚合酶抑制剂,可直接抑制流感病毒RNA的合成。

2.指南指出,除1株A (H1N1) pdm10分离株对奥司他韦的敏感性降低外,其他所有毒株均对巴洛沙韦、帕拉米韦和扎那米韦敏感;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个体中的耐药性也可能发生变化;这些耐药问题对临床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有哪些影响?

谢正德教授:如前所述,流感病毒在药物的压力下,为了自身的生存,它们需要不断突变,适应新的环境。病毒产生耐药性以后,不断自我复制,播散病毒。但前提是它要找到宿主,还要进入到细胞里面;如果它进入不到细胞内,就不能继续传播、繁殖。因此,用药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耐药现象是可以理解的,关键问题是一定不能滥用抗病毒药物,因为一旦滥用抗病毒药物,将会促进耐药毒株的产生和传播,这对人类健康非常不利。

3.请您介绍下抗病毒药物应用现状及如何进行合理性应用

谢正德教授: 目前,除了流感病毒,很多的病毒仍没有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关于是否所有患者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因为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能会产生一些耐药毒株;如果所有感染者都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能会促进耐药毒株的产生和传播。所以,抗病毒药物合理应用非常重要。重点在于:针对高危人群,因为我们首先要保证高危人群的生命安全,防止其进展为危重症、甚至死亡,所以需要选择抗病毒治疗。而对于部分轻症患者来说,不一定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此也能减少或防止新的耐药毒株的产生和播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谢正德教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感染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临床病毒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理事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分子诊断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儿科感染学组西医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每日会讯

评论
汨罗镇徐志雄
少师级
已阅
2023-12-11
汨罗镇徐志雄
少师级
已阅
2023-12-11
叶尔波里·克得尔别克
进士级
已阅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