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为加强儿科领域学术交流,传递专家声音,本次会议在27日—28日期间特别设置了媒体采访中心,我们有幸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儿童医院陆权教授就“流感患者治疗有效性的评估”等相关话题进行了分享。
1. 感染性疾病患者,为什么会发热?流感患儿服用退热药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此时是否代表流感病情好转?
陆权教授:发热是在某些外源性致热源刺激下产生的体温升高,如细菌、病毒或非典型微生物等都可引起发热。但发热对机体的影响,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其一,可以通过发热,清除和杀灭病毒;其二,发热可以调动机体各个系统的“硬件”,实际上适度发热对机体是有利的;但过度的发热,会对患儿造成伤害,包括神经系统、精神心理、水电解质的平衡、饮食等。因此,从感染的角度来讲,发热被认为是人体重要的防御/自我保护机制。
此外,是否服用退热药物有一个标准,即患者体温>38℃,可以适当服用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但对于一些低热患者,我们建议先观察,不主张在没有明确病原的情况下服用退热药。那么,流感患儿服用退热药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是否就代表流感病情好转?我个人认为,不一定。如上所述,发热有利于机体病毒的清除,因而有时候“强制降温”不一定对患儿有利:有时候发热只是表象,它可能会掩盖患儿的原发病原。因此,流感患儿出现发热时,临床中应遵循“内外兼治”的原则,积极地给予退热药物治疗的同时查找病因,尽快明确诊断,针对病因早期给予适当的处理,以尽快缓解患者症状、消除发热病。一般情况下,临床医生应该耐心地向家长解释,尽量打消家长过分的顾虑,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原发病原的消除,包括流感引起的发烧,流感病毒的消除至关重要。
2. 如何评估抗病毒药物的“退热”疗效?
陆权教授: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它可以通过“设定”体温来调控体温,也称为体温“调定点”。正常情况下,下丘脑的这个“温控器”把温度设定在37℃。当体温高于37℃,人体就会感觉到热,就会加快“散热”机制;相反,如果体温低于37℃,身体就会启动“产能”机制,通过肝脏和肌肉活动来快速产生热量。实际上,我们所用的退热药,其机制就是将体温的“调定点”下调(比如,从39℃下调到37℃),这样我们的体温就会维持基础的动态平衡。
但如果原发病没有得到控制,短时间内“强制降温”,体温很快又会升高到身体设定的调定点数值(比如,从37℃上调到39℃,就等于将身体的“正常体温”设定为39℃)。由此可见,退热药仅是通过对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而发挥疗效,但并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诱导发热的外源病因;患者体内的病毒毒素作用及免疫代谢产物仍会再次导致发热。因此,服用退热药物后体温恢复仅代表症状缓解,而并非病因得到控制,不代表流感病情好转。此外,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感染引起的发热,我个人的体会是:体温不会降低得很快,无论是感染了什么病毒,应用了哪种抗病毒药物,都会作用在病毒繁殖周期的某个位点上,使得病毒的生长和复制得到抑制,病毒感染便可以得到控制,对于已经侵入的病毒所引起炎症反应,以及体温升高不会因为服药而马上有所下降,因为其后还有一个炎症反应时期。
总而言之,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是关键。从机体的角度来说,抗病毒药物抑制了病毒的复制和繁殖,但是从临床征象(如发热)的控制来说,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引起的发热,体温不会降得很快,它还会有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还是要告诉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
上海市儿童医院 陆权教授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
临床儿科杂志常务编委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常务编委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编委
来源: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每日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