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十一假期已经过去,在8天中“放飞自我”的你,此刻有没有感觉到,食欲不振、身心疲惫、四肢酸痛、头昏脑涨、浑身乏力、无心工作......明明休息了一个小长假,按道理说应该满血复活才对。但现实是,很多朋友越是到要工作的时候,越是整个人焦虑不安,明明心里很着急,但是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也感觉乱糟糟的。每次长假过后,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心理门诊都会有许多自诉“焦虑”的患者过来咨询。“大部分的节后焦虑还是来自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而节假日可能是情绪波动的诱发因素。”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专家介绍,一般在长假过后大约一周到两周时间内,到心理门诊就诊的人数会有个小高峰。除了一部分精神和心理疾病复发的患者之外,主要以抑郁和焦虑状态的患者居多。主要表现有情绪低落、消极处事、焦虑不安、人际关系紧张、冲动易怒、失眠多梦等。患者人群以企业中层或高管、私营业主、学生为主。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节后综合征”!
节日综合征指的是人们在节假后重新建立或恢复在假期期间被打破的“动力定型”,在恢复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节后综合征状是常见的,是人在放假中出现的心理或生理现象,我们无须害怕。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节后综合征呢?这其实和心理学上常讲到的心理应激有关。通俗点讲,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受到本人过往经历、自我认知、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所呈现出的心理生理反应。比如,在工作中遇到一个难熬的项目或者正在备考研究生诸如此类的事,人们往往用尽几乎全部的意志力来坚持。
然而在享受国庆长假的休息后再返回日常工作学习时,回想起一直坚持的辛苦、孤独无助,很容易激发出抵触甚至焦躁恐慌的情绪。类似的,人们会厌恶回避平时每周的工作例会或者研究生组会等等。由于长期持续应激的积累,遇到类似国庆节长假休息后,诱发出“假期综合症”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有没有具体的操作方式呢?
科学应对,让你“满血复活”
心理专家表示,节后焦虑大多数都只是暂时的,只要正确舒缓情绪,都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不要太放在心上。因为越是觉得自己焦虑就越在意自己的情绪,自然就越放不开。
01、找出让你焦虑的根源
想要克服焦虑,最好就是对症下药,寻找让自己产生焦虑的根源,从根源一点点瓦解。大部分焦虑情绪的产生,都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面临毕业走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想着工作不好找,心里就难受;处于职业动荡期的中年男女,害怕假期结束之后自己的工作会产生变动,心生担忧;家有娃的父母们,想着孩子的学业、补课,又是各种焦虑……
02、行动,缓解焦虑的最好方法
每个人焦虑都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焦虑,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知道自己焦虑的原因后,相应地做出计划,采取措施。真的,焦虑最有效的解药就是即刻行动起来,哪怕会走弯路,但至少行动不会让人处于长期焦虑中。无论是给自己建立可实施的分步小计划,还是努力拓展人脉寻找新机会,行动起来,转移你那些胡思乱想的注意力。
03、规律作息,调整身心
然而除了心理层面的这些焦虑,有些事儿,其实是生理不适引起的。假期里一段的放松,原来有规律的生活被打乱了,可能熬夜追剧打牌,拼命胡吃海喝,有可能肠胃不舒服了,也有可能睡眠紊乱了,加上换季,更容易让人生病不适。生理上的不适,更容易导致心理上的脆弱,焦虑情绪自然就找上门了。所以,得先把人给养回来,身体好了,心情自然好了!
04、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
最最重要的,是假期打乱的生物钟,必须通过自我调节,把原来上班时的生物钟调回来,争取早睡早起,有序生活。当然,足够的睡眠时间一定要保证,只有睡饱了,人才有精神。另外,看过《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的朋友都知道,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提到让他能保持一直写作好状态的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他坚持跑步,好的体能给他提供了健康写作的基础。所以,适当运动不可小觑啊,运动可以让人产生愉悦感,缓解个人的焦虑情绪。
最后温馨提示:
所谓节后综合征的一些不适症状,基本上在短时间内会通过自我调节自行消失,但长期的心理不适容易引起生理上的疾病,如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而生理不适也会引起情绪的低落,形成恶性循环。一般情况下,如果心理不适比较严重,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能改善,且持续两周以上的,就有必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避免给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进一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