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液滴蒸汽机”是什么原理。
炒菜是许多人的日常(大概)。有时,当我们把水加到热锅里后,水滴不但不会快速消失,反而会在锅底快速移动,而且整个过程能持续数分钟。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在水滴的底部发现一层明亮的气膜,这层微米级的气体薄膜使水滴与锅底分离,从而大幅提高了液滴的存在时间,这就是著名的莱顿弗罗斯特(Leidenfrost)效应。
有经验的厨师经常根据这个现象来判断锅里的温度。预热锅时,在锅里加上几滴水,如果水滴呈现莱顿弗罗斯特(Leidenfrost)态,那锅里的温度已经接近200℃。在这个时候煎鸡蛋的话,鸡蛋不但不会糊,还不会粘锅。
再举个例子:2014年,“冰桶挑战”风靡一时,人们把一桶桶冰水迎头浇下,来唤起社会对“渐冻人症”的关注。与多数人不同的是,有个来自“战斗民族”的科学家将冰水换成了-195℃的液氮,在这个温度下,坚硬的钢铁也会变得像玻璃一样易碎。
然而,在被液氮浇头后,科学家却毫发无损,甚至连一点冻伤都没有。这其实也是因为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极度冰冷的液氮在接触到他的头部后发生汽化,蒸汽在液氮和头之间形成了蒸汽膜,阻碍了头上热量的流失。
在隔热的同时,这层将液滴与固体表面隔开的气膜还能大幅降低摩擦阻力。科学家将高温的金属放在水中移动,他们发现金属周围的液体迅速汽化并形成莱顿弗罗斯特气膜,这个气膜可以将金属移动的阻力降低80 %以上。
此外,液滴与固体间的莱顿弗罗斯特气膜还是蒸汽流出的通道。蒸汽从狭窄的气膜中流出时,会产生沿着流动方向的粘性力。正常情况下,这些蒸汽朝四面八方均匀流出,产生的粘性力被相互抵消。但是如果将平整的表面换成不对称的表面,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
利用气膜,让液滴定向动起来
莱顿弗罗斯特液滴在棘轮表面定向移动 图片来源:imgur.com
如上面的动图所示,放在高温的棘轮表面时,液滴会朝着棘轮开口较大的一侧定向移动。**即使是倾斜的表面,液滴也能轻松爬上。
这是因为,液滴放在这种表面时,底部气膜发生了弯曲变形。如下图所示,1处的气膜薄,压强较大,而2处的气膜厚,压强较小。蒸汽会从压强较大的地方流向压强较小的地方,即从1流向2处,从而产生了朝向棘轮开口较大处的驱动力。对于直径1厘米大小的液滴,这个驱动力能达到数微牛,足以克服沿斜面爬升时的阻力。
这种定向移动液滴的方法具有很多的潜在应用。例如,芯片的损坏往往是因为内部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大量的热逐渐累积,导致芯片发生热失效。利用这种液滴定向移动策略,再加上特殊的表面处理工艺,就可以使液滴定向移动到芯片表面沸腾,及时带走芯片产生的热量。
而且,在不同区域设计不同朝向的棘轮结构,还能够随意控制液滴的移动方向、对液滴进行捕获等,这在微流控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这些方法大多只能实现液滴移动等简单的行为。
画一些图案,让莱顿弗罗斯特液滴给大家来点难的
如何“高难度”地控制莱顿弗罗斯特(Leidenfrost)液滴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研究者发现,将超疏水表面和超亲水表面进行图案化结合,就可以让莱顿弗罗斯特液滴自发旋转。
随后他们从底部观察液滴,对莱顿弗罗斯特液滴转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观察依据的原理是这样的:发生莱顿弗罗斯特效应时,液滴会与基底分离,因此在底部视图中,这些区域呈现白色。而没有发生莱顿弗罗斯特效应的区域则为深灰色。
他们发现,这种表面上的液滴,超亲水区域一直呈现深灰色,而超疏水区域的变化则分为三个阶段(视频2)。
在第一个阶段时,超疏水区域产生气泡,随后气泡逐渐长大合并,形成不连续的气膜;在第二个阶段,超疏水区域的气泡完全合并,形成了完整的气膜;在第三个阶段时,气膜由原来的圆形变成了椭圆形,并且还能观察到两股蒸汽从“Z”字形的拐角处流出,蒸汽流的大小基本相同。
因此,他们推断,液滴下方的莱顿弗罗斯特(Leidenfrost)气膜被超亲水区域从中间“裁剪”成了两个不相连的部分,蒸汽从超亲水的区域产生后只能沿着超疏水区域的气膜流出,形成了两股蒸汽流,蒸汽流产生的粘性力形成了扭矩,驱动了液滴高速转动。
利用这个发现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裁减蒸汽膜,从而实现液滴的不同行为。如下图所示,使用一个直角的超亲水图案,就可以产生单股的蒸汽流,将液滴朝直角的内侧拉动。一条线段则可以将气膜裁剪成对称的两部分,使液滴对称拉长。而不对称的角能够产生两股大小不相等的蒸汽流,使液滴绕着图案转动。
液滴蒸汽机,给小小的设备提供动力
裁剪液滴下方的气膜能做什么?研究者展示了利用旋转液滴制成的直径1厘米的微型蒸汽机。
旋转的液滴像陀螺一样,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因此能够平稳地输出旋转动能。如视频4,不需要任何支撑部件,旋转的液滴就可以直接驱动三叶旋翼高速旋转一分钟以上。除了这些应用,剪裁莱顿弗罗斯特气膜还能够驱动转轴转动、定向驱动液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