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课堂内外) 2023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情况

课堂内外
原创
课堂内外倡导“科学、人文、生活”的理念,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收藏

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2023年至今,课堂内外出版发行《课堂内外》(小学版)、《课堂内外·科学少年》、《课堂内外·少年大学》、《世界儿童》(漫画科学)、《世界儿童》(幼儿绘本)、《中华手工·少年》《商界·少年》等科普期刊超300万册;销售《男生秘密书》《女生秘密书》《垃圾分类》读本等科普图书近40万本;策划出版《科学伴我成长》系列图书1-6年级。

课堂内外科普教育展厅全年工作日对外免费开放,读者可自发参观打卡,初略估计参观人数超过5000人次。

(二) 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1.第七届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总决赛2022年12月27日开赛,于2023年6月18日进行总决赛。总决赛有30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大赛以“智青春·创未来”为主题,覆盖了重庆38个区县及万盛经开区、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共926所学校61万余名学生报名参赛。

2.第三届(2022-2023学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AI+程序算法竞赛由课堂内外担任技术支持单位,本赛项共有3806人参赛,其中有近500名选手入围全国决赛,近140名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线下决赛。此外,2023年6月3日,课堂内外参与组织第三届(2022-2023学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重庆市区域赛,重庆共有512支队伍踊跃参赛,近千名参赛选手在比赛中争创新高。

3.2023年度,课堂内外开展“与OC博士同行”品牌科学主题实践活动,涉及航空与空间科学、信息工程科学、军工科学等主题类别,共计参与10161人次,覆盖全重庆市25个区域。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1.全国科普日期间,课堂内外联合重庆科普作家协会共同打造了两个针对不同年龄段群体的科普活动:9月8日,在线上举办“科普中国青年之星创作大赛”培训,重庆科普作协副理事长罗琳、资深编辑杨震、重庆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幻专委会主任委员萧星寒三名专家分别带来《给初学者的科普创作课》《少儿科普作品创作浅谈》《如何提高科普的趣味性——以“三体”为例》三堂精彩的讲座,共吸引242名重庆各大高校参赛学生和部分科普创作爱好者参与;9月24日,在重庆江北区图书馆举行“科幻梦想与青春活力”科幻创作沙龙活动,20多组学生家庭前来聆听。

2. 2023年11月7日,由重庆市科协指导、课堂内外承办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教育创新与实践成果交流会在重庆举行。来自中国、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泰国、罗马尼亚、马来西亚、肯尼亚等14国的60余位科学组织、教育界代表参会。会议发布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教育创新与实践成果交流会重庆宣言,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各个联盟成员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将合作共赢理念应用到科教资源的合理分配中,实现科教事业的共同繁荣。

3. 2023年4月25日,课堂内外承办的“寻龙冒险记”青少年恐龙特色科技科普研学活动举行,作为“智慧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系列项目之一。40余学生参加研学,并举行了6场青少年恐龙特色科技科普教育专题讲座,参加学生超过5000人次。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1. 《课堂内外·科学少年》开展线上线下“儿童性教育”专家讲座、“华佗再世也治不好近视”专家答疑讲座,线下学生听众1000余人,线上累计观看人数超5000人。

2.开发《云阳恐龙考》课程及研学活动。该课程已服务重庆云阳县小学科学教师百余人及全县5-6年级学生近3万人。为协助云阳县将地质遗产恐龙化石转化为教育资源,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课堂内外依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庆市地质局208地质队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院的专家资源,组织国内创新教育领域的课程专家,研发《云阳恐龙考》科学素养课程,形成融合教育、科研和实践的课程体系。同时关注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引入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

3.策划开发《科学伴我成长》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进阶系列图书,目前小学1-6册已完成编写,将于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套图书的编写充分体现并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的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思考、打造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工程,深入研究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着力点。核心概念符合教育标准与教材要求,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书中内容分为科学探究、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板块,精彩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国内外科技发展新成果、科技史、科学素养教育等内容。在阅读科技新闻、科学故事的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科学的本质,领会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4.2023年9月开通科普中国-科普号(课堂内外),发布15条科普文章。

**(五)**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课堂内外专职科普编辑37名,并长期投入超1000万资金保障人员经费和出版经费。此外,今年专项投入超90万元,策划出版《科学伴我成长》系列科普图书。课堂内外为举办第七届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安排了专门的团队和经费保障活动的正常开展,包括赛事专职工作人员10名,决赛现场志愿者102名,为赛事活动直接投入经费52.52万元; 研发云阳恐龙考课程开发,投入研发费用23.4万元;为第三届(2022-2023学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AI+程序算法竞赛专职人员3人,投入经费11.99万元; “寻龙冒险记”、“与OC博士同行”主题实践活动投入0.9万元。科普活动总计投入88.81万元。

二、特色工作

1. 科普出版:课堂内外自1979年创刊以来,长期致力于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从《科学爱好者》到《课堂内外》(小学版),《科学少年》《世界儿童》(漫画科学)等主题期刊,到《科学素养读本》《科学伴我成长》等系列科普图书的出版,受众群体从幼儿到高中全面覆盖。

2.科学赛事:课堂内外承办的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自2015年9月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累计参与人数超过200万,已成为重庆市科技教育的一项品牌活动。

3.科普研学:开展“寻龙冒险记”、“与OC博士同行”等独具特色的品牌科学主题实践活动,上万人次参加。

三、 问题不足

1. 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路径始终相对狭窄,没有破圈新举措,传统路径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比如:以赛促学促教后续支撑不足,从测评层面到素养质提升直接动力不足;科学实践活动农村城镇资源不均衡,学生素养区域差距逐渐加大。

2.科学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强,对于编辑团队的素材搜集、内容创编都有很高的要求,涉及专业领域,必须启用学科专家亲自执笔,编辑团队改编出版,其工作周期长,审核难度大,故产量不足。此外,科学读物的跨学科融合、年龄段阅读习惯融合的特殊性也带来了更大的局限性。

四 、工作建议

建议加强地区内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之间的联动与经验交流,提升科普服务水平。

评论
学府桥南社区张振涛
庶吉士级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