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2023年,大连市气象局统一部署了气象日、减灾日、科技周等重点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开展了“3.23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科普宣传周”、“防灾减灾宣传周”等专项气象科普宣传活动。“首席预报员进校园”,“我与蓝天有个约会”、“气象科普秀”小学生科普竞演、“气象科普进邻里”等科普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开展进农村20次,进社区活动17次,进学校活动23次;举办气象科普大讲堂38次,接待了来自国家统计局大连调查队、政协、中山区应急管理局、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市委党校、街道社区、媒体等参观团,全年接待56批次,线上线下参与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公众人数累计27万人;派发气象科普宣传品30万份,制作图文类气象科普作品268件,制作视频类气象科普作品235件。大连市气象局被评为全国优秀气象科普基地,8人次在各级科普讲解大赛中获奖,2部科普作品获2023年度大连市优秀科普短(微)视频,2部作品获省气象局优秀科普作品奖。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2023年大连市气象局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组织气象科普进学校活动23次,科普7000余人。
世界气象日期间气象科普大讲堂走进大连市中山区桃源小学,大连市气象台台长、正研级高工李燕围绕气象日、天气与气候、灾害性天气防御为桃源小学师生做精彩的气象日主题报告。
由大连市气象局科普教育基地主办,大连市气象学会、大连市沙河口区教育局和大连市沙河口区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科技中心协办的大连市沙河口区小学生“气象科普秀”决赛举行。本次“气象科普秀”竞演活动于3月22日气象科普活动时启动,经过遴选,16所学校参赛作品进入决赛,参赛选手们围绕2023年世界气象日主题“天气、气候与水”,涵盖气象与健康、气象灾害防御、气候应对变化、保护大气和水环境等内容,通过演讲、舞台剧、说唱、脱口秀、快板、诗朗诵等形式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寓教于乐,普及气象科普知识,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气象科普活动深入校园,提高青少年的气象灾害防御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
大连市气象局组织科普团队参加东北路小学师生“喜庆六一 科技沙龙”活动,为东北路小学四年级学生们做防雷知识科普讲解。通过知识讲解和设备展示,增强了师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提升了科学防灾减灾和避灾自救的能力,同时更好的推进了气象科普工作,让师生们了解气象、认知气象,感受气象科技魅力。
与中山区青泥洼桥街道安民社区关工委开展“大手牵小手夏日快乐行”暑期教育实践活动。安民社区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和家长来到大连市百年气象站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实景参观教学,以史观今,融学于行,引导青少年关心气象、了解气象观测,增进对气象科学的兴趣。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1.全国科普日开展云上科普日主题活动,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开展全国科普日主题宣传;在“大连气象”微博、微信公众号制作发布全国科普日气象科普云课堂专栏;开展“气象台长讲科普”线上直播活动;“我与蓝天有个约会”系列活动,组织气象专家为高新区蓝天救援队队员做气象知识培训,组织参观百年气象站陈列馆、天气预报会商室、专业气象台、天气预报节目演播室;首席预报员进校园,组织首席预报员深入中小学校,通过讲座、互动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推进校园气象防灾减灾气象科普教育,提升学生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气象科普大讲堂,组织全市气象部门气象科普志愿者开展气象科普“六进”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办气象科普大讲堂,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我来做百年气象站陈列馆讲解员”与学校合作招募百年气象站陈列馆讲解志愿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专业能力培训和百年气象站陈列馆讲解实践活动。
2.科技活动周开展“雷击哥带您云游气象台”活动, 主持人通过直播,带领观众云上参观百年气象陈列馆、气象观测场、气象台会商室、天气预报节目演播室、人工增雨火箭车,使公众进一步了解气象工作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基地对社会公众预约开放,接待辽宁师范大学、市委党校处级干部培训班、枫林社区、解放小学、桃源小学、枫林社区、社会公众对科普基地进行参观。
3.科技工作者日期间,组织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典型宣传短视频展播活动,在大连市气象局近三年入选国、省、市气象部门新时代气象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业务技术标兵、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十佳青年获得者中选出11位优秀气象科技工作者典型。将他们的成长历程、日常工作、典型事迹制作成宣传短视频在“大连气象”抖音号中进行展播,很好的展示了大连气象科技工作者“守正创新 奉献气象”的精神风貌,弘扬了新时代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在“大连气象”微信、抖音、快手新媒体平台中增加了《气象科普大咖秀》专栏,这一专栏是集结全国气象系统科普大咖共同参与的科普视频栏目,邀请全国各类科普讲解大赛获奖者、全国各地气象主持人参与视频录制,旨在打造精品视频科普栏目,通过科普大咖的个人影响力形成矩阵,传播气象科学知识!
开发打造“线上云馆”,为微信小程序“云游”大连百年气象观测站增添了大连百年气象站陈列馆与大连气象科普馆新内容,实现了线上、线下游览,并在陈列馆中主要展品标签上设置了二维码,便于参观者深度了解,打破时空界限,扩大受众群体,充分科普宣传作用。
加强科普短视频、科普课件等科普资源的开发、集成工作,制作图文类气象科普作品268件,制作视频类气象科普作品235,新增科普课件PPT14个。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
大连市气象局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在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公众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本年度组织开展进农村20次,进社区活动17次,进学校活动23次;举办气象科普大讲堂38次;接待气象科普基地参观56次。
中国科技志愿服务平台注册成立了“大连市气象局科技志愿服务队”目前服务队人数已达到100人,旨在通过该服务队打造高素质科普人才队伍,强化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推动气象科普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升气象科普能力和水平,提高气象科普社会影响力。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大连市气象局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有专兼职科普人员30人,科普志愿者170人。基地依托市气象学会和市气象局,联合校园气象站、科普示范社区,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组建气象科学使者小分队和校外气象辅导员队伍,18名气象专家和业务骨干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举办气象科普大讲堂、千村万乡气象科普行等活动,发动组织全市气象部门业务人员,开展纪念世界气象日大型系列气象科普宣传、科技周、科普日等主题科普宣传活动。
年度科普经费总额21.2万元,无社会经费来源。
二、特色工作
大连市气象局联合区市县气象局以“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为主题,开展多项活动。5月30日普兰店区气象局与区科协、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沙包街道农科站联合,到沙包街道果园为苹果种植户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及苹果病虫害防治及苹果田间管理科普大讲堂培训活动。5月24日,瓦房店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走进李官镇东阳水果合作社大棚发放气象科普和防雷避险相关宣传手册和科普资料,对常见的灾害性天气进行讲解。5月26日,瓦房店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走进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大集向摆摊商贩、行人等发放《农村气象灾害避险指南》宣传材料。庄河市气象局2023年征订气象科普系列卡通读物《气象百问》、《气象知识》、气象报等刊物杂志,发放到市委、政府、相关部门、26个乡镇街道,推动气象知识普及;发动各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在各个集市派发适时、实用的气象知识和气象法规宣传单、报纸、书籍以及《农用天气预报》,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的讲解应急避险常识,深受老百姓欢迎,掀起气象日宣传热潮。
与高新区蓝天救援队联合开展“我与蓝天有个约会”活动,为提高蓝天救援队员专业救援知识技能,培训蓝天救援队员初步掌握天气图、卫星云图、雷达图解读,实地参观天气预报节目演播室、气象观测场、百年气象站陈列馆。队员们纷纷表示:来气象局学习参观的机会非常难得,通过培训,现在已经可以简单解读天气高空天气图、卫星云图、雷达图,这项技能将会在今后实际救援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与旅顺口区气象局联合旅顺黄渤海分界线景区,在景区设立气象科普基地。黄渤海分界线景区气象科普宣传基地的诞生,是气象科普工作的一次大胆尝试。在景区设立气象科普基地,旨在突破传统的展示观念和方式,把气象科普融入旅游,创新“气象+科普+旅游”特色,拓展气象科普的广度和宽度,全方位打造具有气象知识特色的旅游景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社会公众走进气象、了解气象、关注气象,提升防范气象灾害的意识和掌握防灾避险的技能。
与武昌社区联合开展“爱心助残 气象课堂开讲啦”主题活动。为葵英街道武昌社区的残障人群开展防雷减灾科普活动,为社区残障人群防御雷电灾害普及了知识,提高了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了社区居民防雷减灾等防御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保护在极端天气下的自身安全。
三、问题不足
1.没有专职人员,基地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各个部门相关人员兼任,基地整体的规划运营缺少专业人员。
2.缺乏资金投入,制约了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3.频繁的基地活动与业务常规工作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协调。
四、工作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长效建设机制,加强各基地之间的联合互动,深度合作。也可以与其他机构、企业、学校等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开展科普活动。例如,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邀请科学家进行科普讲座;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科学实验课程等。
2.加强基地人才队伍建设,要重视科普人才的培养,包括科普创作人才、科普讲解人才、科普活动策划人才等。可以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高科普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3.多元化科普内容,依托科普馆进行涵盖其他科学领域的科普,例如与气候深度相关的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同时也要注重科普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既要介绍基础科学知识,也要介绍前沿科学进展。
4.建立反馈机制,对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公众对科普活动的满意度和效果,从而不断改进和优化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