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江南农耕文化博物馆:让江南农耕文化再放光彩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江南农耕文化博物馆位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相城科技园,是全国首家以“太湖流域地区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集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学术研究、参观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全年接待游客约3.5万人,获得了全国自然教育基地、江苏省社科普及基地、江苏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江苏省农耕实践教育基地、相城区首批劳动教育研学基地、相城区未成年人优秀体验站等荣誉。

整个博物馆分为上下两层。一楼为综合馆,以太湖流域农业历史沿革为主线,以技术文化为重点,从生态体系、模式技术、思想典籍、节气农俗、农民艺术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示江南地区农耕文化。二楼为专题馆,通过设置江南园艺、蚕桑、水稻、水产和昆虫五大特色专题展区,全方位展示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全貌。馆内藏品丰富,拥有中国古代传统农具、珍贵农书、种子标本、现代农业设备等近千种不同的展品,通过实物、图文、视频等形式,利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示了江南地区特色农耕文化。

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开展常态化科普宣传。定期开设中华农耕文明起源、中国古代传统农具漫谈、带你走近二十四节气等主题科普讲座,现场座无虚席;举办江南农业文化遗产专题展览,参观者络绎不绝;开发《江南农耕文化》课程,学生报名踊跃。

开展馆校合作共建,拓展科普宣传阵地。该馆坚持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定位,主动对接中小学校,如黄埭中心小学、相城中学等,上门开展公益授课,为同学们科普农耕文化的相关知识。该馆每年至少开展3次进校园活动。此外,还会组建科普团队,带着宣传资料和古代农具模型深入社区,为社区居民传播农耕文化知识。

紧扣农耕文明传扬,打造特色品牌活动。如“农耕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5届,参与人群覆盖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并辐射相关街道、社区和乡村,多次被各级媒体报道,相关作品获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一等奖等荣誉30多项,影响广泛。

评论
科普李艳玉
学士级
农耕是衣食之源,文明之根。中国的农耕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与风采。农业的发展、开拓、繁荣,是中国开创性的文化之源,继承和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2023-12-20
科普李艳玉
学士级
农业的起源必定伴随着栽培植物的诞生。因而,居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原人民,发明了粟、黍等旱地农作物;而居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南方人民,则发明了水稻农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在我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大农耕文化,即以华中华南地区为主的水稻农业;以华北、东北、西北东部地区为主的旱地粟作物农业;而在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一带地区则形成了以狩猎、畜牧兼营的农业特色。
2023-12-20
科普李艳玉
学士级
民之大事在于农,农是中华文明的立根之基。中国几千年的乡土生活、农业生产,孕育了悠久而厚重的古代农耕文明;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积淀了宝贵的农学思想,传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世界农业文化史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