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兰州分院 西北院
文章来源于科学大院公众号(ID:kexuedayuan)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简称西北研究院)有一位“地质青年”,从他进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到留院工作一共13年。十余年来,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他一直奋战在四川、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西部省区,足迹遍布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柴达木盆地、吐哈盆地、准噶尔盆地等中国西部最重要的沉积盆地。他就是西北研究院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的陶辉飞副研究员。
陶辉飞(杨智杰/摄)
关系中国国民经济命脉的“聚宝盆”
寸头短发、浓眉大眼,戴着一副深蓝色方框眼镜,穿着一件黑色运动休闲上衣,谈话间总是乐呵呵地笑。猛一看,还是一副学生模样。一谈起地质“老本行”,立马语速加快、嗓门提高,大有“少年老成,舍我其谁”的气势……
这就是陶辉飞,今年36岁,现任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沉积盆地的地质环境,长期在中国西部沉积盆地协助勘探油气能源。
陶辉飞是江西人,但是,这位80后的科研新军却是一位饱含“西部情怀”的人。
2000年,年仅17岁的陶辉飞还在读高三,他从《新闻联播》上看到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闻,深感西部天地广阔,可以大有作为。就在那时,他懵懵懂懂地给自己种下一颗“西部梦”的种子。次年高考,他一口气报了三所西安的高校,并最终被长安大学地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录取。从此,陶辉飞与西部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5年,陶辉飞面临考研的人生选择。这一次,他选择“继续向西”,来到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攻读硕士。
“和本科基础理论学习不一样,这边是真刀真枪的做事”,陶辉飞来到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的最大感受是“有活干”。在老师的指导下,陶辉飞很快上手跟项目、做课题、搞研究。绥靖油田、鄂尔多斯盆地……这些过去在课本上熟识的地理概念,而今成了陶辉飞的研究对象和工作地点。
“踏勘的时候,当你站在沙漠深处,行走在戈壁中央,你才能真正感知西部的博大,理解真实的中国”。陶辉飞说,西部地区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战略价值意义非凡。2017年,全国石油新增探明储量8亿多吨,“大于1亿吨的盆地一共3个,有2个都在西部地区,即鄂尔多斯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5000多亿立方米,“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盆地也只有鄂尔多斯盆地1个”。在陶辉飞眼里,中国西部的这些沉积盆地是关系中国国民经济命脉的“聚宝盆”。
硕士毕业后,陶辉飞没有“东南飞”,而是选择继续留在西部工作。即使后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读了博士,他有很好的机会留在北京或去东部地区工作,但依然选择回到西部。
那几年正是西部人才流失最严重的时候,有媒体报道说,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那些年流失的人才,完全可以再建一个新的中心。陶辉飞身边去北京读博士的人几乎没有再回去工作的。然而,陶辉飞记得博士导师孙枢院士说的那句语重心长的话:“你回去吧,西部需要人,你在那里能更快成长起来。”于是,陶辉飞毅然返回兰州工作。
也许是受当年西部大开发新闻报道的影响,也许是长期在西部地区学习工作的经历,也许是毕业时院士导师对他深情的嘱托,陶辉飞始终保持一种年轻人少有的“西部情怀”,他说:“我真有一点西部情怀,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把西部地区的宝贵资源开发出来,把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宣传出去,这就是我选择西部工作的原因……”
入了这个门 做了这件事 就要做一辈子
陶辉飞的主要工作是油气勘探。
在他看来,这项工作是一个从“大”到“小”的过程:首先是地质普查,即根据既有研究和数据资料大体知道什么区域可能能有油气资源;然后是地质考察,即实地踏勘,主要通过钻井、打洞、挖地沟槽等方法,拿到所在地区的研究样本,在实验室用光谱、化学分析等手段,进行分析鉴定,了解样品属性;最后根据各种研究数据撰写“地质报告”,为企业或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咨询报告。
对陶辉飞来说,跑野外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他每年差不多有一半时间都在外地。最长的一次,他在野外连续考察了20几天,回来后“晒成黑炭”,被家人打趣“像个野人”。十多年来,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柴达木盆地、吐哈盆地、准噶尔盆地等西部沉积盆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陶辉飞(图片来源: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2018年6月下旬,陶辉飞带学生去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考察。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天山北麓,属于准噶尔盆地腹部,面积约4.88万平方公里,系中国境内的第二大沙漠。陶辉飞一行要考察的地方四周高山环抱,地形闭塞,车辆根本无法进入,他们只能徒步前往目的地。
在沙漠中徒步科考绝对是一种“非人般的考验”,科考队员不仅要克服没水、没电、没网的自然挑战,更要克服进入无人区以后带来的交流困境与心理压力。陶辉飞说,他们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就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意外”——走在半路上,突然发现一个学生“丢了”。“那一刻差点急疯了!”陶辉飞后怕地说,“要是学生中暑了、迷路了、受伤了……任何一个后果都难以想象”。好在学生终于找到了,只是因为体力不支掉了队,但还是让陶辉飞吓出一身冷汗。
陶辉飞说,“这样的经历太多了”,对野外地质科考工作而言,安全这根弦必须时刻紧绷。
常年跑野外,陶辉飞总结出不少“小经验”:在沙漠中科考,一定要带足水,要始终保持瓶子里有点儿水,关键时候不仅防暑还能救命;在滑坡地带考察,如果遇到泥石流千万不能顺着泥石流的方向往下跑,要反向爬,往高处跑才更有利于逃生;一定要遵时守纪,不能为了多看几个点或多找几个样本耽误团队的安排;一定要和司机师傅沟通好集合的时间地点,要听从司机师傅和当地向导的建议……
在陶辉飞眼里,地质研究工作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永远向前。陶辉飞还记得博士导师孙枢院士曾经跟他说过的一句话:“入了这个门,做了这件事,就要做一辈子。”陶辉飞说,越是在野外考察时,经历越丰富,越能理解导师当年的谆谆教诲。
陶辉飞说,尽管地质研究工作非常辛苦,但每每听说自己的研究确实帮助企业找到地下油气资源时,他还是觉得无比兴奋。“大概有两次协助勘探单位找到油气资源,其中一个单位打出一口井日产十多万方天然气,这基本相当于300个家庭一年的用量”
在陶辉飞看来,这些成功案例不过是千万个油气勘探工作的“一小步”,但只有经过这样的积累,才能实现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一大步”,为国家的能源战略提供坚实的基础。
对地质青年陶辉飞来说,他们的工作永远在路上。
带学生是他现在“最核心”的工作
地质青年陶辉飞的另一项工作是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青年老师,陶辉飞始终以自己的导师孙枢院士为榜样。孙枢院士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伦敦地质学会(终身)荣誉会员。孙枢院士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科技管理专家和地学、资源环境领域战略科学家,长期主持或参与我国地球科学及资源环境科学发展战略研究,为我国相关领域的规划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2月11日,孙枢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陶辉飞(左二)及同学们与孙枢院士(左三)一起讨论(图片来源:中科院之声)
在陶辉飞的印象里,孙枢院士“绝对是教师的楷模”,他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生活上体贴照顾,在学习上言传身教,在工作上认真严谨。
陶辉飞还记得刚去读博士时孙枢院士对他的要求:“你是在职读书,要静下心来,最好到北京这边认真读几年”。当他确定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时,孙枢院士又教育他,“选了这个题目,就要认认真真研究一辈子”,因此,陶辉飞后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西部之光博士基金项目等都与准噶尔盆地有关。
孙枢院士平时很忙,但是从来不忘教育和关心学生。除了日常的指导和叮嘱,孙枢院士每次出差回来都会和他交流心得体会。“有一次晚上10点多钟,他看到了一篇最新发表的文献跟我的研究有关,就立刻打电话告诉我。”
还有一次,孙枢院士让陶辉飞看岩石薄片。几个月过后,孙枢问他进程,他却满不在乎地说:“这个东西很容易,我花一个月就搞定了!”孙枢院士听到后,神色顿时严肃起来,严厉批评说:“这种别人可以干一辈子的事,你一个月能搞定?我们不能把什么事都看得很容易,这不踏实啊!”说完以后,孙枢院士又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我也是对事不对人,希望你不要放在心上。”
陶辉飞说,他特别感激导师的这次“训斥”,不仅让他认清了自己的缺点,更让他明白地质科学工作容不得一点大意和自满,只有沉下心来做事,才能取得一点点进步。
如今,同样为人师的陶辉飞要将导师的“为师之道”努力传承下来。
平时,他会带着学生读文献、找选题、做项目,并且经常督促学生认真做科研;学生需要出差开会、购买设备等,他也会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一起外出考察时,陶辉飞会帮助学生将有用的东西记录下来,替学生将一些重要的样本保存起来。在他的办公室里,存放了一堆各种各样的石头标本,这些是他最宝贵的教学资源。为了激发学生野外科考的兴趣,他会用“寻宝”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去捡玛瑙、找化石。有一次,他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捡到一块恐龙脚印化石,“如获至宝”带回实验室,立即交给学生展开研究。
他也会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引导学生。陶辉飞带的第一个研究生刚入学时有些不自信,陶辉飞就积极鼓励他,带着他写文章,推荐他出国交流、申请基金。后来这位学生发展得非常好,毕业后去了南方就职于一所高校。当然,如果学生有缺点他也会毫不隐讳地指出来。有一次,陶辉飞带学生在新疆天池附近考察。临结束时,学生提出去天池风景区游览,陶辉飞立即拒绝,他对学生严肃地说:“我们用的是国家的科研经费,出来是来干活的,不是玩的!”学生一开始还有些抵触情绪,后来想通了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陶辉飞说,带学生是他现在“最核心”的工作。与做项目相比,他更重视“是否培养出人才”。地质研究工作离不开人才,西部地区更需要人才,唯有一代一代薪火相传,中国地质工作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中国西部地质事业才能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