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报告-天津市体育博物馆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是唯一一座天津市体育局直属的体育行业博物馆。
收藏

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是唯一一座天津市体育局直属的体育行业博物馆,坐落于天津市著名的具有百年历史的民园体育场内,2015年8月开始对外试运营,2017年3月31日实现全面对外免费开放。全馆的建筑面积达3000平米,馆藏藏品5000余件,目前设立了“天津与奥运”专题展和“海河回响”女排精神展以及“公益体彩路 津彩新征程——天津体彩公益文化展”3个内容详实的展览。

2023年累计对外开放300天以上,截至目前共接待市民游客11万余人次,团体预约参观85批次,青少年教育活动覆盖人数超12万人次,活动包括科普巡展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商圈活动、科学健身公益课堂、“红领巾”接力志愿讲解、线上科普课程、征文竞赛等多种形式。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1. 积极参加“科普走近校园 科学筑梦未来”科普资源对接活动

2023年度,天津市体育博物馆作为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走进滨海文化中心、天津商业大学、天开产业园等场所,参加由市科技局、市教委、市科协主办的“科普走近校园 科学筑梦未来”系列科普资源对接活动。活动中,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向中小学生开展科普互动问答,从1936年德国柏林奥运会火炬和2013年第十三届全运会的制作材质、所用燃料、燃烧物质等角度展示科技进步成果。同时,结合“双减”工作有关要求,与天津市各中小学校积极对接,宣传体育文化主题展览、巡回展览及红色科普宣讲等科普教育活动,助力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职能,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和市体育局“八项措施”,全力推进天津体育文化事业和体育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2.举办科普巡展进校园活动

举办“海河回响——女排精神展”巡展进校园活动,走进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西康路下小学、和平区第十一幼儿园、嘉诚中学、天津一中、汇文中学、北辰区璟悦中学、南开区中营瑞丽小学等多所大中小学校,同时邀请天津女排队员走进学校,活动结合科普巡展、科普讲解、气排球互动等多种形式,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丰富学校延时教学服务,促进博物馆红色科普资源融入中小学校思政教育体系。

3.依托展览资源 开发线上科普课程

为进一步拓宽体育文化科普教育的覆盖面,突破单次博物馆课程受众较少的限制,体育博物馆在2022年申报了“互联网+科普课堂”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项目,并成功立项。天津市体育博物馆面向全市中小学师生推出第一期课程——“海河回响”女排精神主题线上科普课程,与天津市多所中小学校合作向学生推出线上课程,通过课堂集中学习、校内循环播放、学生自学等方式让学生在线观看学习。课程以新时代女排精神和天津女排精神为核心,通过展览讲解、实物展示、视频图片播放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天津女排这支优秀的集体几十年来接续奋斗的光辉历史,弘扬“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新时代女排精神。体育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和互联网技术将课程制作成为学生随时随地可观看的视频资源,并与南开区教育局、天津市各中小学开展合作、联合推介,旨在将体育文化科普宣传融入中小学校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优质体育文化科普服务。女排精神主题线上科普课程覆盖学校60余所,课程观看学生达11万余人次。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1. 科技周

在2023年科技周期间,天津市体育博物馆以科普巡展、科普志愿讲解活动、多媒体科普宣传和推出科普讲解可视化服务等形式向公众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新时代女排精神。通过打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让体育科普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现将科普周活动总结如下:

(1)“海河回响——女排精神展”巡展进校园活动

5月29日,海河回响-女排精神巡展进校园活动走进北辰区璟悦中学,体育博物馆将巡展和天津女排获得的联赛冠军奖杯、全运会金牌带到师生身边,结合实物展品进行女排精神宣讲。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李珊,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杨淑鑫,北辰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长李洪东,市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市体育博物馆、民盟北辰区工委、北辰区教育局、北辰区文旅局相关负责同志,以及璟悦中学、四十七中、南仓中学、北辰职专等师生代表近500人参加活动。 体育博物馆为师生代表做了“海河回响-女排精神”主题宣讲,勉励同学们从女排精神中得到激励,学习女排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情怀,认真学习、强健体魄,走好人生之路。体育博物馆向积极参与排球科普知识互动的同学赠送了女排展览文创产品。天津青年女排教练员、领队王茜分享了自己在女排训练生活的动人故事,鼓励同学们明确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拼搏。 五位璟悦中学学生代表讲述了自己学习女排精神的体会,决心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弘扬女排精神,勇敢迎接各种挑战,努力学习,永不言败。活动最后,在璟悦中学体育馆,王茜指导学校排球社团的同学们学习了排球技术动作,体验了排球运动的魅力。

(2)“红领巾讲解员”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和岳阳道小学联合举办“红领巾讲解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前期网络学习、参观交流、岗前培训、活动预热等环节,5月20日下午岳阳道小学的学生们走进体育博物馆开展接力公益讲解,用小声音传播大能量,为市民游客生动讲述天津体育故事、传播体育科普知识。活动中,13名小讲解员们头戴扩音器,声情并茂地讲解着张伯苓、董守义、穆祥雄等一代代天津体育大家的动人事迹和天津女排队伍几十年来接续奋斗的光辉历程,他们熟练细致的讲解、专业热情的服务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连声称赞。讲解结束后,体育博物馆向小讲解员们颁发志愿证书,感谢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投身体育文化讲解工作,也希望未来有更多青少年学生加入体育文化传播的队伍,争做体育精神的讲述者和传承人。天津市体育博物馆打造“红领巾”实践活动品牌,建立校外德育实践机制,引导少先队员和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红领巾的声音讲好天津故事,以馆校共育形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3)多媒体科普宣传

为深入推进科技周活动,5月19日,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应邀走进天津交通广播 “交广会客厅”节目直播间,通过电波向广大听众讲述天津体育故事、弘扬体育精神。节目中,体育博物馆讲解员以女排精神为主题,介绍了天津女排二十年间获得15个全国联赛冠军的奋斗历程,分享了王宝泉、赵雪琪等优秀教练员的动人事迹。同时以中国篮球运动起源、天津游泳名将穆祥雄为中心展开访谈,普及篮球运动发展历程、弘扬红色体育精神。体育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博物馆体育科学知识的宣传力度,从不同渠道吸引更多社会公众学习体育知识、感受体育精神,不断推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同时,体育博物馆邀请天津电视台体育频道、新闻频道对科技周系列活动进行宣传报道,拓宽渠道宣传科普知识,为科技周活动宣传造势。

(4)科普讲解可视化服务

科技周期间,天津市体育博物馆推出手语讲解可视化服务“手说天津与奥运”,进一步完善无障碍科普服务,推动体育文化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手语是一门美丽的语言,是听障者的“母语”,但是文博行业的词汇缺乏专业手语辞典可供查询,听障者参观博物馆往往走马观花,无法“听”到专业的展览讲解。“手说天津与奥运”由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天津市聋人协会和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五位手语专家及多位老师多次升级优化共同完成手语翻译和制作,出镜手语讲解员董一晶是天津博物馆聋人馆员。讲解视频采用国家通用手语,根据展览内容进行详细解说,为听障人士提供更精细的文化服务,全片中文旁白配音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能够满足听障和健全观众共同赏析的需求。手语解说通过天津市体育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将天津体育历史文化线索、体育科普知识与展览展品进行串联,使听障人士可以“听”懂展览,帮助他们感知天津体育历史精粹,更好地发挥体育博物馆的公众服务职能,保障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共享体育文化成果,共创高品质美好生活。

2. 全国科普日

(1)女排精神主题线上科普课程暨“我眼中的运动之都”征文比赛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将于2023年9月17日至2023年9月28日期间开展女排精神主题线上科普课程活动。市体育博物馆将女排精神主题线上科普课程发布至“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同时将视频资源分享至区教育局和各学校相关负责人,学校以课堂集体学习或学生自学等方式开展课程,旨在普及排球运动知识,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在课程推广的同时,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我眼中的运动之都”有奖征文比赛,选取优秀文章发布在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平台,并于活动结束后举行颁奖仪式。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来临之际,积极举办女排精神主题线上科普课程活动,与天津市多所中小学校合作向学生推出线上课程,通过课堂集中学习、校内循环播放、学生自学等方式让学生在线观看学习。课程以新时代女排精神和天津女排精神为核心,通过展览讲解、实物展示、视频图片播放等形式生动展现了天津女排这支优秀的集体几十年来接续奋斗的光辉历史,普及排球运动科学知识,弘扬“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新时代女排精神。

为进一步拓宽体育文化科普教育的覆盖面,突破单次博物馆课程受众较少的限制,体育博物馆在2022年申报了“互联网+科普课堂”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项目,并成功立项。女排精神主题课程是该项目推出的第一期线上科普课程,体育博物馆利用馆藏资源和互联网技术将课程制作成为学生随时随地可观看的视频资源,并与南开区教育局、天津市各中小学开展合作、联合推介,旨在将体育文化科普宣传融入中小学校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优质体育文化科普服务。

女排精神主题线上科普课程覆盖天津市中小学校60余所,课程观看学生达11万余人次,获得区教育局及各中小学校师生一致好评。

(2)科学健身公益课堂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科学健身科普课堂活动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下活动于2023年9月20日在天津市体育博物馆举办,活动现场邀请了天津体育职业学院运动康复系专业教师为公众讲述运动科学知识、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活动对象主要是面向社区老年居民,课程采取理论授课和互动指导两种方式开展,将科学健身知识与健身互动指导充分融合,“手把手”教会公众科学运动方式,旨在提升普及全民健身知识,提升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线上活动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平台、中国科普号等平台发布线上科学健身公益课堂系列视频,让更多公众有机会学习科学健身知识,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扩大体育科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公众提供高质量、专业化体育健身科普服务。

在2023年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天津体育职业学院和天津市体育科学学会联合开展科学健身公益课堂第四期的活动,邀请和平区天新里社区居民走进体育博物馆学习科学健身知识。

天津体育职业学院运动康复系教师王虎和孙古月就中老年腰部常见病的预防与保健为主题为居民们展开了精彩的授课,课程从腰椎的解剖结构、腰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及症状,以及腰部运动康复思路等几方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配合现场健身互动指导,“手把手”教会大家如何进行腰背部的拉伸与康复训练,为到场观众带来一场生动的体育科普盛宴。课程结束后,大家集体参观了“海河回响——女排精神展”。

科学健身公益课堂自开课以来线下参与课程人数超过200人,受到了天津市民的普遍认可与赞誉,线上课程观看量超5000人次。第四期活动结束后,居民李女士说:“平时自己在家跟着网络上的短视频健身,有时练完身体根本没得到放松,今天有这么专业的老师现场讲课,还针对我的个人情况给予指导,这个机会真是太难得了,以后有机会还要来参加这个课程。”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体育科普基地,一直致力于搭建体育科学资源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在课程活动中加入女排精神主题展览参观等环节,将体育文化与体育科普有机结合,形成“文化+科普”创新科普形式,同时结合线上科学健身课程资源,将优质科普服务搬到线上、融入大众,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和科学健身水平、助力提升城市科普能力做出应有贡献。

(3)科普志愿讲解

9月16-17日、9月23日-24日下午2:00开始,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在馆内组织开展科普志愿讲解活动,来自天津财经大学财税学院的学生们作为志愿者为到馆观众公益讲解“天津与奥运”专题展览、“海河回响——女排精神展”等科普展览,讲述排球运动科普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体育精神,旨在为公众提供优质的科普志愿服务,惠及群众超500人。

为深入落实《关于举办2023年天津市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相关要求,努力用高质量体育发展成果服务群众高品质生活,天津市体育博物馆立足实际,在全国科普日期间于9月16-17日、9月23日-24日下午2:00开展四场科普志愿讲解服务,惠及市民及游客超过500人次。天津市卫津荣耀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青橙笃行团队10名学生志愿者以出色的讲解接待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全国科普日期间,每逢周末4名科普志愿讲解员为观众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展厅内,志愿者讲解员们身挂“小蜜蜂”,声情并茂地向游客介绍着张伯苓、董守义、穆祥雄等一代代天津体育大家的动人故事、天津女排几代人接续奋斗的历史以及排球运动科普知识,为观众带来一场场别样的天津体育文化之旅和科普盛宴,受到公众的广泛喜爱与好评。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与天津市卫津荣耀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天津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联手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以馆、校、社合作的方式培养优质科普志愿团队,一方面为大学生群体提供弘扬科学精神和志愿者精神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岗前培训、岗前考核等环节提升志愿服务质量,提高科普基地志愿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观众的博物馆参观体验,助力城市科普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1. 智慧网络场馆

2023年体育博物馆继续维护运营智慧网络场馆,内容包含有“天津与奥运”专题展览和奥林匹克藏品博览展,生动再现天津体育百年历史,立体展示珍贵体育藏品。网上博物馆利用云技术和720°VR全景图,进行资源数据整合加工。观众可以身临其境走遍展厅每一个角落,观赏展厅中的每一件展品,深入了解藏品背后的故事,立体感、沉浸感强烈。观众只需扫描二维码,足不出户即可身临其境走遍展厅每一个角落,观赏展厅中的每一件展品,深入了解藏品背后的故事,立体感、沉浸感强烈。此外,体育博物馆还精选了11件珍贵藏品制作了3D 立体展示。

同时体育博物馆设有智慧讲解系统,引入人工智能交互式导览技术,为观众提供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讲解服务。博物馆内的文博一体机导览系统为观众带来“一站式”观展新体验。通过导览系统,观众可以了解体育博物馆相关介绍和近期馆内活动,回顾以往精品展览,游览虚拟展馆,阅读《“津彩全运”摄影作品展》、《天津体育起源与发展》、《奥运百年》等精品体育书籍,以扫码带走上千种电子图书资源和电子期刊资源。

2.打造“两微一抖+中国科普号”新媒体矩阵

在新媒体宣传领域,体育博物馆搭建起以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官方微博和抖音为基础的“两微一抖”传播阵地,同步开通今日头条、知乎、中国科普号等热点媒体平台,以图文信息、视频等易于大众接受的方式延伸体育科普宣传的线上空间,以新媒体传播渠道举办线上奖杯展、科普云展览、发布全民健身科普知识、打造“体博科普”专题专栏、分享科普领域前沿信息。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

1. 打造专业团队 常态化科普志愿活动

2023年,为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多渠道融入志愿服务活动,天津市体育博物馆与天津市卫津荣耀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开展公益战略合作。经过前期志愿者报名、选拔、培训等环节,天津市卫津荣耀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青橙笃行团队70余名学生志愿者在周末、节假日期间走进体育博物馆,定时为观众提供科普公益讲解服务。截至目前,志愿服务覆盖人数超8000人次,获得市民游客一致好评,有效提高体育博物馆公众服务能力和科学普及范围。

2.学雷锋纪念日活动

2023年3月5日,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开展“讲述新时代女排故事 赓续传承雷锋精神”主题活动。天津女排冠军球员于鋆炜与体育博物馆讲解员共同为观众带来精彩的公益讲解。在“海河回响——女排精神展”展厅中,于鋆炜结合自身训练和比赛经验讲述着天津女排的奋斗历程与辉煌成绩,介绍了天津女排队伍一路走来的感人故事,让观众更深刻理解“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新时代女排精神内涵。本次活动通过公益讲解优化公众观展体验,以实际行动缅怀雷锋事迹,传承雷锋精神。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1. 科普工作经费

2023年度天津市体育博物馆科普经费共计48.63万元,其中“互联网+科普课堂”项目经费5万元,女排精神主题巡展及六进活动39.5万元,乒乓球及体育摄影主题临展4.13万元。

2. 科普人员获奖情况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现有专职科普人员6名,兼职科普人员1名。其中,中级以上职称或本科以上学历科普专职人员5名,科普讲解人员3名。

体育博物馆科普工作负责人刘艺博先后荣获了天津市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天津市十佳文博讲解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第二届全国体育科普讲解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第二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天津片区初赛中荣获一等奖等荣誉。

二、特色工作

(一**)**科学健身公益课堂

为进一步向公众宣传健康、健身知识,传授科学健身技能,天津市体育博物馆立足体育行业特色,紧抓天津市全民健身蓬勃发展大趋势,与天津体育职业学院、天津市体育科学学会联合开展科学健身公益讲堂活动,旨在普及全民健身知识,宣传全民健身理念,提升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

自科学健身公益课堂开讲以来,天津体育职业学院运动康复系专业教师围绕老年人肩关节护养知识、老年人颈椎病防治、青少年颈部保养、中老年腰部常见病的预防与保健以及科学减重等多个主题为我市居民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活动对象主要是面向社区老年居民,课程采取理论授课和互动指导两种方式开展,将科学健身知识与健身互动指导充分融合,“手把手”教会公众科学运动方式。

为能够让更多公众参与到科学健身公益课堂中来,一起学习科学运动知识,体育博物馆将课程录制成教学视频,在微信公众平台、中国科普号等平台陆续推出线上课程资源,为公众提供优质的体育科普线上服务,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

(二体育主题科普临展

1. 全国乒乓文化巡展

这次乒乓巡展主要以展示中国乒乓球的文化和成就为主题。展览的重点将放在奖杯、奖牌、球衣、球拍等展品上,展出111件/套藏品,包括中国乒乓相关赛事奖牌、世乒赛赛事奖杯、纪念章等多种形式的展品,让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这些珍贵的乒乓球相关物品,配合文字展板充分展示出中国乒乓球发展的历史轨迹、里程碑时刻以及优秀选手的成就。通过这次展览,参观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乒乓球运动知识以及中国乒乓球的辉煌成就。

2. “一个女摄影家眼中的体育世界——史婵体育摄影作品展”体育科普摄影展

本次科普摄影展览共展出体育摄影作品55幅,从纷繁的赛事里提炼出一个个形象与故事,诠释了一个女摄影家眼中的体育世界。展览以精彩体育赛事摄影作品为重点展示内容,多元呈现了各类体育赛事的规则、技巧、美感以及女摄影家史婵的独特视角、审美价值和艺术感受。

三、问题不足

(一)科普资源不足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在科普活动方面经验较为丰富,但是可接触利用的科普资源有限,在体育科普展览、科普讲座等方面仍有所欠缺,需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提升自然科学知识普及水平,不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

(二)科普人才短缺

需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普工作的意识,不断提高体育文化科普、大众健身科普的能力,在科普人才队伍方面,科普人才队伍的专业性有待加强,科普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还不够。

四、工作建议

(一)组织基地培训

希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各类科普培训及经验交流活动,提升科普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管理水平,邀请全国优秀科普基地工作人员进行科普工作经验分享,提升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服务能力。

(二)开设科普立项

希望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开设科普立项征集,择优立项,以项目申报和资金支持等形式鼓励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研究、提升科普教育工作水平。

评论
2016.6.16
贡士级
已阅
2023-12-17
ywg…65
太师级
点赞
2023-12-17
永仁公安王文刚
太师级
科普走近校园,科学筑梦未来。
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