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柔石
禁止中国学生进实验室,佛罗里达州引发教职员请愿抗议
美国佛罗里达州颁布新法,禁止当地公立研究机构聘请中国学生到实验室工作,此举引发当地高校教职员工请愿抗议。
今年5月,共和党籍州长罗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主政的佛罗里达州一致通过了SB 846号法案。新法案旨在阻挠所谓“影响校园和窃取知识产权的企图”。针对中国等7个“受关注国家”(还有俄罗斯、伊朗、朝鲜、古巴、委内瑞拉和叙利亚),自7月1日起,禁止佛州公立大学、学院接受来自相关国家的项目基金,禁止与高校或个人签署任何合作协议;自12月1日起,禁止高校间开展包括学者访问、交换生和出国留学在内的一系列合作项目。相关国家的学生仍可注册研究生课程,但无法签订雇佣合同、从研究项目中获取报酬。即使是美国公民,在美国境外接受过一年及以上的培训或就业后,也会受到限制。只有经过一系列审查,被相关理事会认定“不会损害美国及其居民安全”后,才允许豁免。但具体运作程序仍不明确,目前相关高校正在制订实施细则。
佛罗里达大学 | 图片来源:Spohpatuf
据报道,新法案波及当地12所州立大学和28所社区大学、州立学院。按照惯例,每年12月到1月初是录取通知书发放季,由于新法案带来的不确定性,2024年秋季批次的中国学生录取工作已被冻结。佛罗里达大学拥有该州规模最大的研究机构,近日,该校280多名教职员工联名签署请愿书,敦促学校拨乱反正,支持开放的招聘政策。请愿书于12月6日送达佛罗里达大学高层,强烈要求学校允许不分国籍聘请国际研究生担任助理职位,并担忧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可能会导致优质生源流失,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据悉,佛罗里达大学目前约有350名研究生助理和200名博士后来自相关国家。该校教授李成龙指出,美国法律规定联邦分配科研经费不得基于族裔和国籍歧视,新法案违背了上述原则。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new-florida-law-blocks-chinese-students-from-academic-labs
https://www.flsenate.gov/Session/Bill/2023/846/
https://www.flbog.edu/wp-content/uploads/2023/10/Foreign-Influence-Guidance-Document_101923.pdf
提早吃饭,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此前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首要的死亡原因,2019年有186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约790万人死因与饮食习惯相关。饮食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进食周期可同步调节人体外周生物钟和昼夜节律,进而影响包括血压调节在内的心脏代谢功能。
12月14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NutriNet-Santé队列中103389名参与者(其中79%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2岁)的数据,研究饮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为降低偏倚,研究人员考虑了大量混杂因素,其中包括社会人口因素(年龄、性别、家庭状况等)、饮食营养质量、生活方式和睡眠周期。结果发现,晚吃饭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相关。早饭每晚吃一小时,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6%;与晚上8点前吃晚饭的人相比,9点后吃晚饭的人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上升了28%,对女性而言相关性尤为显著。而较长的夜间禁食时间(从当天最后一餐到第二天第一餐之间的间隔)与脑血管疾病风险下降相关。研究人员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养成提前吃早饭、晚饭并延长夜间禁食间隔的习惯,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3444-3
做白日梦有好处,增强大脑感觉分辨能力
Nature在12月1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白日梦可以帮助大脑训练应对不同场景和图像,让大脑在面临新体验时拥有更强可塑性。
研究人员反复向小鼠展示两幅不同图像中的一幅,相邻两次展示间隔一分钟。期间同步记录小鼠大脑视觉皮层中约7000个神经元的活动。结果发现,针对不同图像反复刺激,视觉皮层会分离出不同的放电模式,通过这些模式可以反推小鼠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像。此外,视觉皮层偶尔会在实验间隙产生一些特殊模式,类似于看到图像时的神经活动但又不尽相同。此时小鼠表现放松(行为平静,瞳孔缩小),研究人员认为小鼠正在做白日梦,在大脑中复现图片。随着时间推移,大脑对同一图像的反应会出现被称为表征漂移(representational drift)的偏差。值得注意的是,小鼠早期做白日梦时的神经活动模式可以有效预测这种偏差的走向。此外,视觉皮层的白日梦活动与海马体的记忆重放活动同时发生,表明这两个脑区在白日梦期间存在交流。研究人员表示,白日梦或可引导区分图像识别关联的神经活动模式,提升大脑可塑性,从而增强感觉分辨能力。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810-1
严重孕吐?科学家终于查明了可能原因
大约70%的女性会在妊娠期间出现恶心和呕吐症状,也就是俗称的孕吐。大约0.3%-2%的人则会出现妊娠剧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症状可能会严重到无法正常进食、饮水和维持日常活动,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脱水死亡。
12月13日,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论文,发现激素GDF15水平的快速变化,是导致孕吐的关键原因。GDF15通常会在细胞应激反应时产生,它的受体仅在动物后脑中表达,被激活后会引起恶心和呕吐反应。研究人员通过收取调查问卷、检测血液样本,发现那些报告呕吐频繁、严重的孕妇GDF15水平更高。GDF15存在一种常见突变体H202D,当孕妇没有突变、胎儿产生突变时,通过分辨GDF15种类就能判断其来自母体还是胎儿。结果显示,对于呕吐症状严重的孕妇,血液中GDF15主要来自胎儿。此外,胎儿分泌的另一种GDF15突变体 C211G会让孕妇发生妊娠剧吐的风险提升10倍。研究者指出,高GDF15水平并不是孕吐的根本原因,GDF15水平的快速变化才是。研究团队分析了患有地中海贫血症的患者,她们的GDF15长期处于高水平。与健康人群体(超过60%出现孕吐)相比,地中海贫血症患者出现孕吐的比例不足5%。这表明,当GDF15长期处于高水平时,孕妇几乎不会经历孕吐;但如果孕妇妊娠前期原本GDF15水平较低,随着胎儿产生大量GDF15进入循环系统,就会导致强烈的孕吐反应。(药明康德)
Nature报道: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3982-8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921-9
COP28气候峰会落幕——有突破,但还远远不够
在“加时”一天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当地时间12月13日在迪拜闭幕。最终协议首次将“转型脱离化石燃料(transitioning away from fossil fuels)”写入文本,呼吁缔约方尽快实现净零排放;而对“逐步淘汰(phase-out)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这一长期呼吁,协议中并未提及。
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的代表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最终协议达成时他们并不在场,他们主张到2025年实现全球碳排放量封顶。一些已受到海平面上升影响的太平洋岛国代表明确拒绝签署这份在淘汰化石燃料方面措辞软弱的协议。马绍尔群岛代表团团长约翰·西尔克(John Silk)表示,“我们不会沉默地走向我们的水中坟墓”。
迪拜气候变化大会主席苏尔坦·贾比尔 | 图片来源:COP28
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在内的一些油气生产国却持不同意见。会议期间,COP28主席苏尔坦·贾比尔(Sultan Al Jaber)表示,“我尊重科学,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任何情景表明,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就能实现控制全球升温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并暗示“淘汰化石燃料”将会把“世界带回洞穴”,此番言论招致了广泛批评。气候学家查尔斯·弗莱彻(Charles Fletcher)表示,“我们指望化石燃料产业的领导者引领人类走向一个安全的气候未来,这几乎是个笑话。”(Nature News, CGTV)
全球首台能模拟人脑规模神经网络的超级计算机
12月14日,西悉尼大学(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宣布推出全球首台能模拟人脑规模神经网络的超级计算机“深南(DeepSouth)”,预计明年4月投入运行。据了解,此前已有类似的神经形态计算机面世,但“深南”这样大的规模尚属首例。
深南概念图 | 图片来源:ICNS
深南基于神经形态硬件系统,通过模拟大型脉冲神经网络,可实现极低能耗下的大规模并行运算,每秒可进行228万亿次突触操作,与人脑速度估计值不相上下。系统采用量产化硬件,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以对硬件进行重新编程,从而添加新的神经模型、连接方案和学习规则,克服了以往定制化硬件系统在后期维护和改进方面的局限性。通过前端远程访问方式,研究人员无需了解硬件细节即可在平台上使用Python语言描述神经模型、设计神经网络。系统还具有可扩展性,既可添加更多硬件提升规模,也可精简结构以适应低成本和便携需求。研究人员表示,深南将增进我们对于大脑的理解,并在传感、生物医学和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西悉尼大学)
OpenAI将付费使用施普林格的新闻内容
当地时间12月13日,人工智能初创公司OpenAI与出版巨头阿克塞尔-施普林格(Axel Springer)发布联合公告,宣布双方达成协议,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此次合作,OpenAI将付费使用来自施普林格旗下出版物(美国媒体Politico、Business Insider以及欧洲媒体Bild和Welt)的内容,以作为大语言模型的训练语料;施普林格将允许OpenAI近乎实时地访问其新闻报道,以便ChatGPT能保证回答时效性;回答将以新闻摘要形式给出,包含原始来源和全文链接,以提高透明度并提供更多信息。据OpenAI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协议持续多年且不具备排他性,来自施普林格的内容将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提供。双方未透露相关财务条款,据估计,协议金额大约在每年数千万欧元的量级。施普林格首席执行官马蒂亚斯·多普弗纳(Mathias Döpfner)表示,与OpenAI合作是“同类合作中的首次”。
此前,施普林格与科技行业关系长期紧张。多普弗纳曾表示,“技术平台的绝对主导地位也意味着新闻、艺术、商业产品与服务多样性的丧失”。生成式人工智能需要抓取大量训练语料,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和监管纠纷。施普林格曾像其他出版商一样,试图阻止OpenAI从自家网站抓取语料。然而业内人士表示,“几乎不可能”衡量AI对新闻报道的吸收转化程度。有观点认为,施普林格转向合作,是为了避免自家新闻网站的流量被爆炸式扩散的AI对话机器人吸走。
施普林格拥抱AI,其他出版商也跃跃欲试。据报道,新闻集团(News Corp)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汤姆森(Robert Thomson)上个月表示,《泰晤士报》、《华尔街日报》和《太阳报》正在“展望未来,最大限度发挥我们的优质内容对人工智能的价值”,该集团“正在与一系列数字公司展开深入讨论”。据悉,在过去一年里,OpenAI、谷歌、微软和Adobe等人工智能公司曾与新闻集团、施普林格、《纽约时报》、《卫报》传媒集团和《金融时报》等公司的新闻高管会面,围绕人工智能产品讨论了版权和许可问题。
也有出版商持谨慎观望态度。一位匿名人士表示,“显然要由各家媒体来决定适合自己的战略,这将取决于他们对读者或广告收入的依赖程度。”一位媒体高管称,无论这项交易的具体细节如何,“流量变现最好是在自己的网站上进行”。如果读者长期在别人的平台上阅读新闻,“我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此外,出版商还担心AI技术或可轻易生成虚假信息,并和人类撰写内容相混淆。
分析指出,当地时间上周五,欧盟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临时协议,要求披露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训练底层模型时所用的材料,这可能会让科技公司面临更多潜在诉讼,成为新合作的幕后推手。(OpenAI,Reuters,Financial Times)
本文受科普中国·星空计划项目扶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特 别 提 示
1. 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版权说明:欢迎个人转发,任何形式的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摘编。转载授权请在「返朴」微信公众号内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