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冷冷冷,人有过冬“神器”,这些动物有过冬“妙招”!

中国科学技术馆
原创
传播热点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
收藏

秋裤、暖气、暖宝宝……这些过冬神器持续上岗,人类为了顺利过冬可谓是煞费苦心。但是,没有这些外部支撑的动物们又是如何抵御寒冷的呢?今天胖科就带大家看看动物们“妙招”有哪些!

1冬眠就是睡觉吗?

提到动物们的过冬方式,大家最熟悉的一定是“冬眠”,但是冬眠到底是什么?真的就是简单的“眼睛一闭一睁,春暖花开”吗?

在这里胖科需要纠正一个说法,那就是冬眠≠睡觉。与普通睡眠相比,“冬眠”状态下动物们会改变其新陈代谢,将其降低到最小范围以节省能量,还会改变其体温,降低心律与呼吸,这样的变化可以使动物在气候严酷或者食物短缺的空间中存活更长的时间。

并且,动物冬眠既不会被冻死,也不会被饿死,这是因为这些冬眠的动物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体内已经具备了特殊的蛋白质,如冰晶核蛋白、抗冻蛋白等,可以控制细胞外冰晶的形成。另一个原因是,这些动物冬眠时,体温下降,新陈代谢减慢,呼吸迟缓,心脏跳动变慢,能量消耗极小,只靠体内储存的营养便足以维持生命。

对于蛙、蛇等变温动物来说,它们的“冬眠”其实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上文提到的“睡觉”,另一种是耐受冻结。耐受冻结是指少数动物能够耐受一定程度的身体冻结,而避免冻害的现象。这些动物的身体结冰时,冰晶在细胞外形成,从而避免了冰晶对细胞膜的损伤。

哺乳动物的冬眠要比变温动物复杂一些,它们不仅有入眠前的准备工作,并且在整个冬眠的期间也是处于一种醒醒睡睡的状态。哺乳动物入眠前的准备工作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食物在巢穴中的囤积,另一种是食物在身体中的囤积。

花鼠、仓鼠等都属于第一种情况,它们会在冬眠前收集和储存大量的食物在自己的巢穴中;而旱濑、睡鼠、刺猬和棕熊等都是采用第二种方式,即提前会吃下大量的食物,然后将食物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

除此之外,动物们进入冬眠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蛇在环境温度低于13℃左右时就会进入冬眠状态了,而青蛙在环境温度低于8℃左右时才会进入冬眠,并且,同一种动物的不同品种,冬眠的要求也是相差胜远,因此,在研究动物冬眠条件时,也需要分门别类,做针对性的观察和解读。

另外,不同动物的冬眠时长也存在不小的差异,胖科先出道题来考考大家吧:

世界上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是什么?

睡鼠

没错,就是它。在一年的时间里,它大概有9个月的时间都在睡觉,从深秋到冬季均处于冬眠状态,“世界上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这个头衔,它可真是当之无愧!

说完了冬眠,那么势必还有一个大群体的过冬方式也需要关注,那就是“迁徙”。

2走最远的路,找最温暖的冬

要说“迁徙”的最佳代言人,一定不会少了鸟类,生活中常见的家燕、大雁等都属于迁徙过冬的鸟类。胖科就从鸟类迁徙出发,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过冬方式吧。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候鸟?

候鸟指的是一种随季节不同周期性进行迁徙的鸟类。很多鸟类具有沿经纬度季节迁徙的特性,夏末初秋的时候这些鸟类就会从繁殖地动身前往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过冬,等来年春天的时候再由渡冬地返回到繁殖地。

候鸟分为夏候鸟和冬候鸟两种。夏候鸟是指在春夏季飞到某一地区筑巢安家、繁育后代,等幼鸟长大时,正好是深秋,它们又飞到较暖和的地方越冬,至来年春天再飞回此地繁殖,对该地来说,这些鸟就是夏候鸟。如家燕夏季遍布我国北方城市,冬季在海南岛等地过冬,对于我国北方城市来说,家燕就属于夏候鸟。

冬候鸟指冬季在某一地区过冬,次年春季飞往较暖和的繁殖,幼鸟长大后,正值深秋,又飞临原地区过冬,对该地区而言,这类鸟称冬候鸟。如天鹅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即为冬候鸟。

可以看出,是冬候鸟还是夏候鸟与观测点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同一种候鸟在不同的观察点,可能被归为不同的类别。

3身边的动物过冬有妙招

说完了冬眠、迁徙这些,咱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身边的这些既不冬眠,又不迁徙的猫猫狗狗是怎么过冬的呢?他们的妙招就是“换毛”,通过换上更加厚实的毛发是动物们应对冬季寒冷的有效措施。

当然,拥有专属铲屎官的各位猫猫狗狗们自然不用为过冬而费心因为它们的主人肯定会提前为它们准备好过冬的设备。但是在外面需要自力更生的小动物们就要提前做好过冬准备了,包括换毛、储存脂肪等从自身出发的措施,也有寻找相对暖和的场所作为过冬地点的外部措施,在严寒的冬季,他们都为能够活着而努力。

动物们的过冬方式,胖科就先说道这里啦!

评论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冬季对许多动物而言,都是一个严峻的生存考验期。动物们为过好冬,各显神通,练就了各自的御寒“本领”,使它们能够迎接新一年的春暖花开。
2023-12-19
内蒙古四子王旗
大学士级
动物的这些过冬方式,都是它们不断适应生存的结果。正是这些不同的过冬方式,让冬季的大自然变得更加精彩!
2023-12-19
传承解惑
大学士级
同一种动物的不同品种冬眠的要求也是相差胜远,因此在研究动物冬眠条件时,也需要分门别类,做好针对性的观察和解读。
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