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2023年坚持以科学普及与传播为目标,以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为特色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普服务,以保障条件建设为前提,注重发挥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教育优势,向内强化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的科普教育资源的积累。向外积极组织和承办高水平科技赛事和青少年科创赛事,为区域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普教育提供服务,同时充分利用基地教育资源结合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和科技志愿服务,积极配合中国科协、省市科协、自动化学会和教育主管部门承担科普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任务,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职能,不断提升的科普教育的质量和覆盖面,让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一、工作情况
(一)坚持全年开放,提升科普教育质量,充分发挥基地科普教育阵地作用。
2023年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坚持面向公众全年开放,建设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负责基地日常开放接待讲解工作。经统计,通过高校交流、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青少年赛事承办、中小学暑期夏令营、英才计划前置培养、基地开放日、校园开放日、社会团队预约及校园科普,基地累计接待社会各界校内外观众超过6万人次。
(二)发挥基地教育优势,科普助力“双减”工作。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汇聚基地教育资源优势,将“助力双减”作为基地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向。组织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科学家精神宣讲团、驻基地学生创业孵化团队、学生创新团队面向中小学实施科普进校园,积极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创客启蒙、培训,科技小课堂等科普教育活动,并在科普进校园活动后续组织组织青少年科技赛事,检验科普进校园科普教育质量。科普进校园活动累计服务超过30所中小学,服务中小学师生超过5000人次。
⑴ 组织青少年科创精英挑战赛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携手辽宁省人工智能学会联合主办青少年科创精英挑战赛2022-2023年度总决赛、2023-2024青少年科创精英挑战赛巡回赛,其中2022-2023年度总决赛共有400余名优秀的科创少年入围总决赛,通过创意赛项、竞技赛项、专项赛及创新赛项展示科创教育结果。引导青少年科创精英挑战赛能够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精神,围绕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出特色,做出品牌,争取做成规模更大、层次更高、影响更广泛的青少年科创教育活动。
⑵承办“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作为中国自动化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 (AICE)共建示范校。基地指导学生创业团队承办2023年第一季度“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辽宁省测评工作。AICE测评进行了积木机器人和结构搭建两个项目不同等级的考试,从笔试到实践,从作品展示到专业答辩。通过对日常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问题设置,来检测孩子们课程学习的效果和对多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通过现场问辩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说明,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同时作为中国自动化学会AICE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测评无人机模块的全国试点测评区,承办无人机模块首次测评。其主要考核遥控和基本动作,学生通过灵活的遥控操作,使无人机平稳起飞,并根据现场要求完成悬停、顺/逆时针飞行、降落至指定位置等各项动作。
⑶组织东北大学“人工智能科技营”
利用暑期时间,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基地对接中小学组织了东北大学“人工智能科技营”,共服务接待三批次90多名中小学生及家长。通过设置参观东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厅活动,并邀请驻基地RoboMaster冠军团队T-DT机器人创新团队进行机甲大师表演赛、开展科技小课堂,实现以互动体验的形式为“人工智能科技营”提升科普教育质量。
⑷协办2022-2023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辽宁赛区赛事
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辽宁赛区赛事分1-2年级组、3-5年级组、6-9年级组和10-12年级组。选手们的作品结合中国2035远景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方针以及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聚焦社会公益主题,展开创意,并现场展示发明原型、发明日志及各具特色的发明展板。最后共有来自辽宁省7个地市、92所学校的169名选手入围省赛。
(三)围绕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积极组织主题科普活动。
1、依托基地资源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
围绕“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主题开展2023年科技活动周,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基地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引领科学精神和科学传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全面展示创新创业育人成果。设置“科学才偶像”、科普很精彩、机器人嘉年华三个版块,7项主体活动累计覆盖超过2000人次。
“科学才偶像”通过“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精神交流会、“我心目中的科学家”演讲比赛和“科技报国”科学家精神宣讲科技志愿活动出征仪式暨“科技报国”科学家精神宣讲走进望湖路小学等活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全校、全社会崇尚科学家和学科学、爱科学文化氛围,活动累计覆盖300多人次;
“科普很精彩”通过将东北大学第十四届大学生科普节总决赛、成果展暨闭幕式以及大学生科普节各项主体活动选拔的优秀作品答辩、路演的形式来展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果,并以图片、文字、实物作品、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东北大学第十四届大学生科普节的成果!活动累计覆盖近2000人次。
“机器人嘉年华”通过机器人零距离、我爱机器人等活动安排东北大学“水陆空”学生机器人创新团队在科学馆门前进行作品展示及互动,呈现东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新成果,学生创新创意新思路,普及机器人相关科学知识并同时推进东北大学各机器人创新团队的宣传纳新。活动累计覆盖超过500人次。
2、积极组织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根据中国科协等21部门关于举办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安排,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基地将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积极组织“百年东大 创者无界”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成果展、“庆百年东大,‘普’科创自强”—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开放日、“两翼起飞,创新有我”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团队纳新、“科学才偶像”—东北大学“科学家精神”宣讲科技志愿服务交流会等四项主体活动。
⑴“百年东大 创者无界”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成果展
成果展从学校21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中遴选最具学科特色和创新亮点的创新创业成果在全国科普日期间集中展出。无人驾驶自行车、水下机器人、仿生机器人、足球机器人等学生竞赛作品;综合管廊新型节能检测控制系统、微细矿物颗粒的高效分离与絮凝浓密研究等学生科研成果;被央视誉为“运动之光”的基于惯性动作捕捉系统的运动体能分析系统等学生创业项目成果逐一精彩亮相,集中展示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机器人、人工智能、深海深地探测等方面的创新成果。成果展吸引广大校友、社会各界人士和全校师生积极参与,观展人数累计超过2000人次。
⑵“科学才偶像”—东北大学“科学家精神”宣讲科技志愿服务交流会
交流会邀请辽宁省科学普及首席专家祖国胤教授等专业教师、望湖路小学校长郭峰、东北大学“科技报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及东北大学“冶金报国·矢志卓越”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成员等50多人参加,通过交流会学习汇报交流在开展“科学家精神”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经验、收获等。
⑶基地开放日
开放日以参观体验驻基地学生创新实验室和团队为主线任务,通过创意互动、团队互动、创业路演和东北大学标志性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多维度展示东北大学特色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通过优秀的创新创业示范性团队和优秀学生互动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引领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基地开放日以系列互动创意游戏为支线任务,通过创意比拼,科普PK来增加本次开放日活动的普及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活动累计参与超过1000人次。
⑷“两翼起飞,创新有我”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团队纳新
“两翼起飞,创新有我”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团队纳新活动邀请了智能车、RoBoCup、ACM、I+CERE、Action、仿生智能、智慧物流供应链运作与管理创新团队等7个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核心指导教师及优秀队员代表,共同围绕科技创新、科学教育、生态文明、机器人等方面结合创新成果,开展科普报告,并在学生创新团队纳新集体宣传的基础上组织各学生创新团队纳新选拔,为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选拔人才、持续注入新鲜血液。活动吸引近300人参加。
3、2023年防灾减灾活动宣传周
在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活动宣传周,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基地紧紧围绕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精心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各项活动。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守安全红线,增强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素养,提高全民风险识别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开好局,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⑴"安全无忧、预防为先“防灾减灾科普讲座
邀请沈阳市蓝天救援队到东北大学分享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经验,在救援方面的故事,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守安全红线,增强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素养,提高全民风险识别和自救互救能力。通过组织东北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大赛决赛普及实验室安全知识、培养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让同学们在竞技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
⑵面向校园组织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
围绕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主题“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联合东北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管理处精心组织开展东北大学首届实验室危废宣传周宣传教育活动和东北大学第三届实验室安全竞赛。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守安全红线,开展实验室危废安全教育和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持续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吸引了全校各院系学生的广泛参与,初赛共有4600多名同学报名参加。东北大学徐峰副校长以及安委会和创新创业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出席决赛现场。竞赛有效推进了实验室安全教育,是构建学校实验室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了广大师生自发学习实验室安全知识,提高实验室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实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主题,真正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来,运用掌握的安全知识和国家要求对实验室开展一次全面的体检,消除安全隐患,做到安全“入脑入心”。
⑶组织“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参观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指导东北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围绕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活动宣传周主题专题参观辽宁省科技馆,体验模拟自然灾害场景、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传播普及关于各种灾害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学习预防和应对灾害,提高学生风险识别和自救互救能力。
⑷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组织科技者工作日活动
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组织“讲述科研故事·凝聚青春梦想”主题演讲比赛、“点亮精神火炬”东北大学“科技报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大赛,致敬科学家及科技工作者。通过讲好科学家故事,传承科学精神,全面做好大学生价值引领工作,从思想意识层面充分调动青年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活动启动以来,先后近400名师生报名参与,提交征文作品累计270余项。从烈火炼真金的感悟到砥志研思、踔厉奋发的深思,从扎根土地做新时代下的新科研到科创铸就国强的梦想,选手们用最真挚的情感向所有逆流而上的科技工作者们致敬,向努力探索的科研工作者致敬!活动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全程直播,吸引数百名师生在线观看。
(四)依托学校官网、官微、做好基地自有网络媒体平台建设、实现展教资源更新迭代机制。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依托东北大学官网、官微、“东大双创”“NEUSAST”“东大科协”“东创空间”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宣传,其中东大双创、“NEUSAST”“东大科协”、全年共计推送创新创业、科学普及的教育活动信息类推送411多篇,阅读量达到631422,单篇最高阅读12893。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依托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不断更新科普展教品资源。通过“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科技竞赛和学生创新团队(实验室)等产生以创新为特色的可展示科技作品200多件,通过科普立项平台和国创计划科普类专项支持,择优将优秀资源科普化,形成更新迭代具有东北大学创新创业特色的科普展教品超过90件,优秀的科普展教品受邀参加2023年辽宁省暨沈阳市科普日启动仪式创客展区参展。
(五)以服务中小学为方向,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指导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在接待基地参观、承办高水平赛事、青少年科创赛事组织、科普进校园、科学家精神宣讲、科技小课堂等过程中开展志愿服务,累计投入大学生志愿者超过100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000小时。
⑴ 组织“科普之冬”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响应辽宁省第35届“科普之冬”通知精神,充分发挥教育特色,挖掘基地创新创业优质教育资源,紧紧围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主题开展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基地邀请招募驻基地学生创新实验室、学生创新团队等20多名大学生科技志愿者到凌海市安屯镇(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开展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并针对凌海市安屯镇中心学校学生分学段、分批组织科普小课堂、科技互动展示等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全校300学生全学段全覆盖,总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0小时。基地同时邀请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孙秋野教授,通过线上的方式面向农村中小学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学术报告。旨在通过报告、科技志愿服务分享东北大学的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在农村中小学校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调动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科技的爱好,树立良好的创新创业学风。引导农村地区学生关注现代科技新发展和新成果,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实践和体验活动,促进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弘扬科学创新精神及敢于实践的精神。
⑵“科技报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
“点亮精神火炬”东北大学“科技报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以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为试点,开展“科技报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⑶“助力双减、科创报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获得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立项支持,“科创报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获得沈阳市“智惠行动”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立项支持。
⑷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面向“英才计划”、科学营、赛事承办等工作中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为大型创新创业、科普活动提供志愿服务保障,促进活动高质量开展。
(六)不断加强经费投入,强化队伍建设,为科普教育活动提供强力保障。
1、不断加大基地经费投入,提升基地工作保障条件
2023年,学校累计投入经费超过1000万元,其中科普专项经费投入50万,学生创新实践专项经费840万,其中科学普及类创新实践(科普展教品研发)经费超过100万,创业实践经费110万。为广泛开展以创新创业为特色的科普教育提供坚实的保障条件,为提升科普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提供必要条件。
2、完善政策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科普教育活动的相关政策保障,实现政策覆盖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普教育活动的经费支持、工作量认定,年底考核、评职晋级、表彰奖励的全过程,例如:国创计划设置科学普及类项目,相关项目结题要求必须组织开展科普教育实践活动;设置科学精神宣讲专题科技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和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和科普教育活动的科学化、规范化组织和实施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3、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注重师生两个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坚持专兼职同步建设,基地现有全职科普工作人员11人,同时依托创新、创业导师建设兼职科普工作教师队伍,目前规模达到150多人,覆盖全校所有学科,其中具有副高级技术职称达到70多人,为开展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和科普教育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在学生队伍建设方面坚持以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为抓手,注重科技类、创新创业类学生组织和社团建设,注重学生创新团队、实验室等具有深度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的学生资源,目前学生科协的学生组织成员超500人,为基地开展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和科普教育活动提供群体支撑。
二、特色工作
1、发挥创新教育优势,组织承办“英才计划”“科学营”
⑴组织“英才计划”开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新局面
依据2023年“英才计划”总体工作部署,学校五个学科方向的导师团队严格依据培养计划完成学员的全过程培养。培养内容涵盖所属学科范畴之内的入门知识讲解、实验技巧培训、实验操作体验、实验方案整改以及实验成果输出等多个层面。培养期间,五个导师团队先后通过专题讲座、实训实验、理论讲解、学术报告、互动交流等形式开展培养活动累计127次(含线下培养70次),全省11人入选2023年暑期“英才计划”活动,其中含东北大学英才学员8人,占比72%。物理方向代昊泽参加“火星改造计划”“零一少年”暑校,并入选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参会Sci-Ter名单,将受邀参加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与世界顶尖科学奖项得主、中国两院院士、海内外资深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们面对面交流互动。2023年,中国科协第四次授予学校英才计划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3名英才学员荣获“全国优秀学员”。
⑵参与承办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东北大学分营活动展示东大创新教育
积极参与承办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联合发起的2023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东北大学分营活动,来自全国12个城市19所中学的160名学生和16名带队教师参会。本届科学营共设“群星汇聚―启航”“筑梦科技―远航”“决战之巅―领航”“未来已来―返航”四大版块,策划了大师报告、参观研学、互动实验、科研实践、科技竞赛等多项专题活动,旨在向青少年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激发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青少年科技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向内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特色,深挖科普教育资源,为开展科普教育“蓄势”
⑴东北大学第十五届大学生创意节以“奋斗百年路 创意新征程”为主题,共设置从激发创意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助力科创启航三个维度,整个创意节共分“厚积”“博发”“启航”三个阶段。通过前期挖掘已有深度创新创业资源中创意实践教育载体,包括开幕式、全校各学院申报的主体活动、创意节总决赛、成果展等30项活动形成本届创意节整体活动方案,进一步完善从创意到创新的有效衔接,打造贯通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本届大学生创意节历时121天,期间参与本届创意节承办组织工作的校院两级学生科协同学376人次,各学院专业教师、德育教师50多人,覆盖全校17个学院,累计覆盖近20000人次,征集到学生创意作品近1700件,同比第十四届作品数量增长近一倍。本届大学生创意节引进专业教师担任创意(科普)导师参与大学生创意节的全过程,确保创意节各项主体活动的科学性;挖掘已有深度创新创业资源中创意实践教育载体,创意节各项主体活动或向上衔接深度创新创业实践、或围绕百年校庆、或服务学校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重点工作开展,进一步推动学生从创意到科普、从科普到创新的可持续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发展进一步完善从创意到创新的有效衔接,打造贯通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⑵东北大学第十五届大学生科普节以“迎校庆,创卓越”为主题,通过前期挖掘已有深度创新创业资源中创意实践教育载体,各学院在结合学院和学科特色的前提下,以服务专业学习和培养实践、动手、创新能力,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为目标进行设计,形成第十五届大学生科普节的30项主体活动,覆盖南湖、浑南两个校区。从引导学生走近科普并切实感受科学魅力、积累学生时政知识并开拓视野、普及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个方面设计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敢为天下先”三个篇章。第十五届大学生科普节分为“启动”“全面开展”“总决赛”三个阶段。从2023年3月1日征集活动方案通知发布,至5月21日科普节活动全部结束、开展闭幕式,历时三个月,全校17个院级学生科协参加组织工作,共计开展科普报告、沙龙、参观活动12项,竞赛18项,报告覆盖面7068人次,竞赛覆盖面7522人次,涌现出许多各类优秀作品,总计参与人次近两万人次。激发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让广大同学感受到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的快乐和成长,激发学生参与双创实践教育的热情,让学生更熟悉双创教育的环境。不仅提高了学生专业竞技水平,展现学科交叉的科技魅力,同时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校园营造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大学生创造了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大学生科普节主体活动责任·立德·成才素质拓展训练营特色活动成功申报中国科协学风传承行动重点资助项目并成立同名工作室。
⑶积极组织“建龙钢铁”大学生科技节,举办校级科技竞赛60余项,累计参与学生超5000人次,同时圆满完成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90余项竞赛的指导培训和参赛工作。先后有5900多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900余项,2600多人次在国际、国家级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国际级竞赛奖项135项,同比增幅48.35%;国家级奖项649项,同比增幅30.32%;国家级、国际级一等奖及以上竞赛奖项214项,同比增幅38.96%。
⑷2023年东北大学“建龙钢铁”第十二届大学生创业文化节由创新创业学院(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主办,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东创空间、KAB创业俱乐部承办,以“少年创客遇见百年芳华”为主题,举办由“竞赛篇”“文化篇”“交流篇”“学习篇”四个篇章组成;包括东北大学2023年创新创业大赛、“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校内选拔赛、东北大学第四届“NEU FEEL”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东北大学第六届创业知识挑战赛、东创沙龙、东北大学第十届“创吧”创业基金争夺赛、第十期创业先锋班等10项活动,累计参与4279人次。大学生创业文化节通过组织多维度、多层次的比赛、沙龙、交流会等活动,丰富了校内创新创业氛围,扩大了创业知识传播范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热情,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广大同学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并搭建了多样的展示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学习途径。同学们在创业文化节中学习交流创新创业文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从中涌现出一批能力突出的创新创业团队并取得了喜人成绩。
⑸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实施各级各类本科生创新项目1172项,结题项目349项,是历年来结题数量最多的一年。完善东北大学创新方法集训营,启动学长领航和名师大讲堂活动,TRIZ融入计划惠及创新项目成员超过千人,学生荣获创新方法类竞赛国家级奖励45项、省级奖励55项,3件作品入围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12强金银铜奖争夺赛,包揽全国银奖2项,并获得全国铜奖1项,获奖数量和层次位居全国高校首位。通过参与创新训练项目,学生发表论文207篇(SCI检索48篇、EI检索34篇),专利授权75项。东北大学满额推荐的7项作品入选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荣获“最佳创意项目”奖2项、“我最喜爱的项目”奖2项和“优秀学术论文”奖1项。实现创新训练项目荣誉大满贯,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东北大学获评优秀组织奖,教育部直属高校仅5所。
3、积极组织以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为首的科普赛事。
2023年,东北大学将全国青年科普实验暨作品大赛纳入学校七星级竞赛管理体系,并按照全国及省科协的竞赛通知精神,积极组织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校内选拔赛,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发挥奇思妙想,运用前沿科技,将对智慧生活的美好畅想转化为科技创新作品,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切入的巧思,涌现出许多具有较强创新性、适用性、可推广性的优秀作品,表达了对“智慧社区”的多样化理解。东北大学荣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70%报名参赛作品获得省级奖励,获得全国决赛入围奖1项。同时东北大学荣获高校优秀组织单位奖。
5、承办高水平科技竞赛,服务区域创新创业和科普教育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积极承办大学生省级及以上高水平赛事,包括大学生程序设计、公共管理决策模拟、结构设计、计算机设计、智能机器人、机器人、电子设计、创新方法等,旨在服务全国、辽宁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⑴承办第48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沈阳),本届大赛共吸引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172所院校的290支参赛队伍同场竞技。
⑵承办第二届“寻是杯”全国大学生公共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全国71所高校的300余位师生参赛,12位公共管理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大赛评委,大赛采用公共管理方案设计、公共管理决策演练沙盘对抗、现场团队答辩的比赛模式,旨在通过数理模型的系统性思维、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在坚持问题导向中提升学生的公共管理实践能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助力培养学科创新型人才。
⑶承办“铁军杯”2023年辽宁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辽宁省分区赛。此次竞赛共吸引来自全省24所高校的49支队伍200多名师生参赛,经作品展示、加载考核、专家组合议等环节,
⑷承办2023年(第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沈阳决赛区),在东北大学举行承担微课与教学辅助、数媒静态设计两个大类作品的评审工作,共吸引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全国579所高校的1514件作品参赛,来自全国111所高校的185位专家、4500多名师生参赛。
⑸承办第一届辽宁省高校大学生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决赛,共有来自省内10所院校的45件作品入围决赛,100余名师生参赛,同台竞技展示作品、现场答辩。
⑹承办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2023机甲大师高校联盟赛(辽宁站),共有来自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全国8个省份28所高校的参赛队伍参加。
⑺承办2023年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来自全省高校、企业的887个创新项目同场竞技,经过激烈角逐,424个项目500多名选手参赛。推动创新交流,组织形式由传统形式向新形式过渡,创新工具由单点方法向多方法融合转化,竞技核心侧重于对创新方法的理解、应用与阐释,全新形式和赛制对项目质量和选手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好展示交流了创新方法重要成果和实践,充分发挥创新方法在推动创新创业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营造创新氛围,激发企业一线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贡献。
三、问题和不足
1、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科普化程度处于探索阶段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与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为一体,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工作内容,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优秀的科技创新作品和成果,但是在科普化工程中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科普教育过程中运用好,如果让这些成果在科普教育过程中最大限度做到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原理的展示,互动体验的形式、科学的启发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目前这些成果在开发师生的亲身展示和讲述过程中基本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但是开发学生毕业离校后科普教育效果呈断崖式衰减,科普的日常可持续性成为短板和不足。
2、基地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科普服务对象相对较少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时间较短,前期工作重点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只有少数社会组织、机构和单位联系开展科普教育工作,目前基地面向社会、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压力比较大,主要是服务对象资源较少,在主要工作面向校园的前提下,主动开发校外服务资源方面时间和经历和经验都有所欠缺。
四、工作建议
1、进一步明确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标准,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指明方向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在科普基地建设方面时间较短,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确定充分发挥基地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以服务中小学和社会开展科学家精神宣讲、创新方法、创客教育为主要方向,但对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方向,工作内容,建设标准,考核重点仅限于在本次自评过程中有所了解,建议全国科普针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建设工作研讨会或发布相关指导意见和标准,以指导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
2、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给予经费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在全国科协重点导向、考核方向上有经费和政策支持
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在科普基地建设方面,目前从经费到政策全部是靠自给,经费依靠学校财政划拨,现有社会资源几乎为零,学校经费还是支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专项经费,创新创业成果的科普化探索都依托其它的创新创业经费支持;在政策方面东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关于科普工作相关政策也是依托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扶持。建议科协就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方面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特别是全国科协就重点导向、考核方向等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尤其关注基层科普工作人员职称的评聘政策。
3、建立服务对象对接和信息共享平台,制定科普服务质量标准或指导意见
建议设立科普服务对接信息平台,为科普教育供给方和服务对象建立对接平台,同时对科普服务制定标准和指导意见,开展重点科普工作的培训,提高和保证科普教育服务质量,提升科普教育活动供给方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