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023年极端天气大盘点!2024年天气如何演变?

涛淘风云张涛
原创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擅长天气及成因分析,天气预报解读
收藏

2023行将结束,先盘点一下个人印象最深的重大天气事件以及个人经历的一些天气故事,按照时间和类型排序。因为是个人印象,所以肯定会有遗漏,想更全面的请大家静待年末官方公布十大。然后文末简单谈谈对这个冬天冷暖,以及对2024发生极端天气可能性的个人看法。

(一)、2023年天气盘点

一、寒潮、暴雪、低温天气,说三个过程:

1)1月11-15日寒潮,是今年首个大寒潮,除了暴雪和降温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风大,185个国家气象站点日极大风速突破建站以来1月历史极值,另一个特点是暴雪主要南方的江淮之间,而且雨雪相态复杂;

2)4月20-23日中部地区强降温、暴雪。影响最大的区域是陕西山西以及河南北部,最显著的特点是这个4月下旬的时间点,晋陕雨雪极端性强;

3)当下正经受的,12月中旬以来的强寒潮,前期北方暴雪和极端低温显著,后期南方持续阴雨低温显著。

二、大风沙尘暴,今年是沙尘暴抬头的年份,是10年来最多沙尘年,说两个过程:

1)3月19-23日强沙尘暴,不仅在内蒙山陕等高原,而且在华北平原地区乃至北京也达到强沙尘暴;

2)4月9-10日强沙尘暴,影响直抵长江以南,上海PM10达到1000,北京超过3000,而且在12日南下江淮的沙尘竟然又杀了个回马枪流回京津冀。

三、台风和暴雨,今年的台风和暴雨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台风登陆已经在风的意义上死去(官方停编)之后很久了,其残余环流携带的水汽造成极端暴雨事件。这种情况本来很常见,但今年特别显著,很多过程,这里只说两个:

1)“杜苏芮”和华北特大暴雨:“杜苏芮”7月29日早晨在安徽江西交界附近停编,然后在后面三天造成了华北历史级特大暴雨,对京津冀产生重大影响,出现了多年未见的海河流域性洪水。京津冀特大暴雨应该算是2023年最极端天气事件,是可以入选预报员“职业生涯”十大的那种过程;

2)“海葵”和华南特大暴雨:其实“海葵”在9月5日早晨在粤闽交界一登陆就减弱到热带低压级达不到编号强度了,拖到6日早晨实在弱得不行才停编,但是其后却一路向西在华南沿海带来特大暴雨,影响直到12日广西还没完全结束,影响最大的就是在珠三角的特大暴雨,尤其是香港打破各种降雨记录,并且造成了人员伤亡。

四、强对流,今年的强对流天气其实也很多,这里只说一个我印象中同时具备最不意外和最意外这种矛盾认知且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9月19日江苏强龙卷

9月19日江苏出现了三个强龙卷,造成了不小伤亡。说不意外,当时的天气形势属于有利于龙卷出现的类型,各级气象台都在各类预报预警文字中提到了龙卷的可能性;说意外,是江苏秋季出现这样强的龙卷在气象统计中还是首次。

五、高温、极暖,高温和极暖不是一概念,高温是绝对意义上的温度高,极暖是相对意义上的较历史同期温度高。前者有时候会包含后者,后者不一定有前者,说两个过程:

1)6月下旬和7月上旬以华北为主的大范围40℃以上高温,属于高温+极暖事件;

2)10月下旬和11初北方极端偏暖事件,打破了一系列的同期日最高气温记录,属于非高温极暖事件。

六、非强降雨累积型显著多雨或连阴雨,这种天气强度不大,但影响不小,另外天气对农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其实很多,这里我只提两个类似的:

1)5月下旬到6月上旬小麦夏收区多阴雨,被称作“烂场雨”,主要对华中地区尤其是河南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2)9月中旬到10月上旬陕豫鄂多阴雨,持续一个月的多雨给这些地区的秋收带来了负面影响,河南依然是最受伤的地区之一。

七、国家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各种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是气象局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比如国庆70周年庆典和建党100周年庆典等,今年最主要的有两个:

1)成都大运会-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局地热雷雨频发的天气背景,预报难度极大,预报总体还可以,但预报的时空细节被多次打脸,很幸运开幕式出现了“大运蓝”,其实周边以及那天的前后都是多雨。这个保障任务我几乎全程参与;

2)杭州亚运会-9到10月,是阴雨天气背景过程,杭州在时空都属于边界上要转折的尴尬境地,空间上处于雨带北缘,时间上处于连续阴雨转向不下雨的阴天,阴天确定雨却可下可不下,下了也下不大的天气,结论需要有无雨确定的二选一,这挑战也很大。这个任务我只在开幕式日短暂参与。

(二)、今冬冷暖?2024年极端天气会常态化吗?

一、今冬是暖冬还是冷冬?

全国各地的冬天是不一样的,南北高低差异巨大。作为全国性的评价,是取全国观测站点的平均,取12-2月3个月的平均。今冬才刚刚开始,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阶段性和区域性,与“可能暖冬”这样的长时间全国性的平均预测,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自然不存在矛盾。

今冬才刚开始,明年3月才会有冷冬暖冬的结果。重要的是:甭管冷冬还是暖冬,都是冬,寒潮是一定会有且不止一次的。而寒潮之间是一定会回暖,暖到破同期记录也是有可能的。

二、2024年会如何?极端天气会常态化吗?

这问题弹性很大,取决于对极端天气和常态的定义,而这恰恰是见仁见智的,即便是科学研究,不同的学者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标准,结论自然不一定统一。而公众认知中的定义更是跟着自己的感觉和经历走的,自然更发散了。

我的看法是:高温、暴雨、干旱、台风、强对流、寒潮、沙尘暴、大雾等等天气,2024年一个都不会缺失。

这些大家常说的极端天气,其实每一年都会很多很多,这是我国面积广阔+地理复杂+气候多样+季风气候特点共同决定的。这些天气总会有那些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在空间上的区域性或者局地性,在强度上的极端性的特点,每一类都会有,每一年都是如此,只是有些年份这种天气多些那种少些,有些年份反之,这是确定的。

至于总数量和极端性会不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目前学界共识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长期看很有可能,但每年看则未必,一定是螺旋式上升,往复式增加的。2024是否比2023年多,这是不确定的。

另外,观测资料丰富度的变化,公众接受信息量的变化,其实都影响了这种判断,所以也有少量部分学者持审慎质疑的态度,这也是应该的。

评论
传承解惑
大学士级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出现极端天气长期看很有可能,但每年看则未必,一定是螺旋式上升,往复式增加的。
2023-12-23
演绎无限精彩
大学士级
天气是大自然的语言,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全球变暖趋势下,在面对天气变幻莫测的时候,我们既要关爱自然,也要理性看待气象变化。
2023-12-23
科普5b9b68510c00f
太师级
1月11-15日寒潮,是今年首个大寒潮,除了暴雪和降温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风大
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