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浙江省科技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终科普绩效自评报告

浙江省科技馆
浙江省科技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省级综合性科技场馆。
收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赋能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科普教育示范作用,全面提升全社会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浙江省科技馆秉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开展了2023年度科普工作绩效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浙江省科技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文化广场,是浙江省内最大的省级综合性科技场馆,建筑面积30452平方米,一至三层为常设展厅,面积16042平方米,设有宇宙遨游、气象万千、海底巡礼、前沿科技、创客空间、生命奇观、能源之光、智慧结晶(机器人)、基础科学等常设展区;四至五层设有科普报告厅、学术交流厅、科普演播厅、浙江院士厅、青少年科技培训实验室等公共科普设施。

2023年浙江省科技馆累计对外开放270天,常设展厅展品约200余件,全年接待观众80.15万人次,接待中科协宣传文化部理论宣传处、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调研组、北京科学中心、四川省科协、乌鲁木齐市科协、民建陕西省委会、西藏那曲干部培训班、鄂尔多斯市科协、江西省科技馆、湖南省科技馆、西藏那曲青少年研学团队、浙江省电视台、共青团康定市委青少年团、“浙电科普+”夏令营等102个团队,实现全年安全开馆零事故、零投诉。

此外,浙江省科技馆立足常设展厅建设,全年策划引进2个主题科普临展,《科技助力亚运》主题临展、《中华问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科普展,临展累计接待公众36万人次常展常新,“宇宙展区”更新展品展项总计7件,确保展示内容更新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更好地发挥展示平台和窗口的优势。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1.青年科普宣讲团进校园。成立浙江省科技馆青年科普宣讲团,突出特色,争创科普行业先进典型,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青年科普宣讲队伍,以科普剧、科普秀及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社区、农村等科普宣传活动为重点开展宣讲活动32次,线上线下累计服务公众615.4万人次,依托青年科普宣讲团积极争创省级青年文明号。

2.“三科品牌”助力“双减”。2023年浙江省科技馆科学院、科学有观、菠萝科学奖“三科品牌”活动聚焦“双减”政策,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科技馆科学院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推出公益课堂、春季秋季训练营、冬夏令营、“科学漫游日”“科技馆小达人”等特别活动,策划开展了638个场次的“双减”课程活动,累计活动时长4053.5个小时,科学有观活动全年累计完成9场科普报告,走进核电科技馆、亚运场馆、植物园和学校,线上线下服务受众600万人次,菠萝科学奖推出校园挑战赛和面向全球热心观众的颁奖典礼,网络收获660万阅读收看量。

3.科普期刊公益捐赠。科普杂志《科学24小时》2023年全年1-12期共完成176篇稿件的策划编辑,年发行量达107万份,与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协会携手合作,参与第二届青年科学家节,并发起了“我的科学家笔友”活动。开展“普及科学知识,赋能乡村振兴”少儿期刊捐赠活动,向济源邵原镇二中和五龙口镇尚二小学捐赠期刊书籍。参与“全省文化赋能山区26县‘春苗阅读计划’少儿阅读公益活动”,走进温州苍南、平阳两县,进行杂志捐赠,优化山区青少年阅读环境。走进杭州市启正中学、余杭区良渚遗址公园国际研学中心、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进行科学阅读的宣传与普及。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浙江省科技馆围绕科协重点工作,聚焦科技热点前沿,积极策划承办全国科普日浙江主场活动暨“中华问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科普展,面向社会提供开放式公共科普服务,邀请刘伯明、郑永春等航天英雄,著名科技工作者参与活动,面向公众提供科学分享、科普报告和科技志愿服务,累计服务公众56.5万人次,基于配套活动积极传播推广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提高自身科普教育影响力。赴浦江县助力202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活动;赴临平区助力2023全国科普宣传周启动仪式;赴上城区助力科普周活动启动仪式;助力南肖埠小学科技节活动、启正中学校园科技节活动等等。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1.建设智慧场馆。浙江省科技馆打造官网线上平台,实时更新公布开放时间、预约通道、游览指南、教育活动等参观须知,通过VR全景导览,让游客“足不出户”直观感受科技魅力;定期向公众公开馆内党建信息、文明岗及新闻动态等情况,接受全民监督。

2.开通新媒体渠道。浙江省科技馆顺应发展趋势,由馆内科技辅导员运营发展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及抖音号等多平台、多角度的多媒体渠道,内容坚持创新原则,传播形势良好,关注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其中,策划撰写宣传通讯稿活动、预热文案超过325篇,累计拍摄、剪辑、上线短视频86个,微信公众号粉丝达972666人。发起“科技小达人迎亚运”线上短视频征集评选活动,推出“喜迎亚运·安全护航”系列安全知识科普专题推文、防灾减灾科普专题推文,提升公民科学素养。

3.合作主流媒体。为扩大科普受众群体,提高科普传播专业化能力,提升科技馆科普影响力,浙江省科技馆针对全馆活动利用浙江之声、都市快报、网易新闻、浙工之家、科普中国等不同渠道进行宣发,主流媒体共计报道浙江省科技馆以及相关活动30余篇。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

为提高科普教育覆盖率,提升科普活动开展效果,浙江省科技馆积极打造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在周末、节假日、寒暑期开展基于展厅的科学表演、实验秀、科学制作小课堂、公益科普讲解、急救培训等活动378场,做到期期有表演,月月有主题。组织1046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在周末、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累计服务天数达115天,服务内容包括秩序维护、禁毒宣讲、科普活动、急救讲解等。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2023年度浙江省科技馆财政全年预算4188.38万元,科普工作直接相关经费支出1518.42万元。浙江省科技馆现有专职科普人员122名,其中直接从事一线科普讲解人员71名。

2023年我馆动员组织业务骨干,积极参与科普类职业技能竞赛和各类工作评比。申报的《以高质量党建弘扬科学家精神,让科普之意蓄势腾飞》党建案例荣获全国现代科技馆体系党建工作优秀案例三等奖;入选2023年度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浙江省科技馆活动品牌“科学有观”获评第一届长三角科普场馆“十佳科普教育品牌活动”;科普剧《一叶青蒿 两段传奇》入选“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行动”首批名单,浙江省科技馆超过十个教育资源项目入选2023年“奋进科普新征程”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优秀科学教育资源评比。

多名青年党员荣获省科协“忠实践行八八战略 感恩奋进再立新功”演讲比赛一、二、三等奖;浙江省科技馆荣获第七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全国一等奖,浙江选拔赛活动一、二等奖;荣获浙江省第三届科普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展品辅导赛、科学实验赛、其他科学表演三个赛项四个一等奖;多名职工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第六届全国科技馆发展奖辅导奖、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大使等多项荣誉;《科学24小时》原创科普作品——《撩开“月壤”的神秘面纱》获评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选的科普期刊原创好作品。

二、特色工作

(一)科技馆科学院。

“科技馆科学院”是浙江省科技馆的科技教育活动品牌,致力于构建校外科学知识体系,探索科学教育新方法、新形式,给青少年提供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科学体验。目前已自主研发了138个主题活动和课程;双休日推出公益课堂;暑期、中秋、国庆期间推出了“研学一日营”“科学嘉年华”特别活动等,将科学知识与动手体验相结合,以科学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团队活动、科技馆展厅深度辅导等多种形式呈现。相关活动和课程深受欢迎、供不应求,通过此类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科技馆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科技馆已经成为双减背景下学生、亲子家庭休闲、放松、拓展学习的网红打卡地,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科学有观。

科学有观品牌于2023年累计策划组织完成9场科普报告,邀请刘伯明、郑永春等航天英雄、科普大咖等12位专家学者开展科普分享。通过走进现场、圆桌对谈、科普讲座、作品征集、科普分享进校园等形式,走进杭州市植物园、浙江省美术馆、秦山核电科技馆、滨江实验小学、保俶塔实验学校,受到广泛好评。秉持数字化理念,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2023年累计覆盖公众600万人次,活动内容被都市快报、网易新闻、杭州新闻APP、超级科学+视频号、浙江科普微博、澎湃网、搜狐网、杭州网等超过10家主流媒体宣传或转载,媒体覆盖阅读量超过900万人次。“科学有观”在第一届长三角科普场馆十佳科普教育品牌征集评比活动中从众多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入选十佳品牌。

(三)菠萝科学奖。

主办峰会子活动菠萝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海洋学家苏纪兰,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世界著名软物质物理专家土井正男,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麦家,西湖大学讲席教授黄嘉兴等特邀嘉宾参加了活动。共有200位以上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超过1000名现场观众观看了颁奖典礼。十几家平台同步直播,累计收获660万人次以上观看量,获得超过120家媒体报道,全网阅读量1500万人次。活动用充满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科普内容和形式向好奇心致敬,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分享为全球的科学家、科学爱好者构建交流合作平台,激发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拉近百姓与科学之间的距离,吸引更多人来关注科学、关注科普。

(四)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

顺利举办2023年第3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8届浙江省电脑机器人竞赛、2023年浙江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作大赛和2023年浙江省青少年机器人教育交流展示活动。组织完成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浙江赛区活动,2023年浙江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扩面工作、宣讲活动。发布《关于浙江省中学生英才计划扩面提质工作的通知》,支持宁波、温州、嘉兴三地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参与城市由省会杭州扩展到全省11个设区市,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温州医科大学、国科温州研究院、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单位参与培养工作,策划制作浙江省“英才计划”十周年纪念活动、编发《浙江省“英才计划”宣传手册》,全年共培养中学生47人,圆满完成指标考核。2023年预计首批计划培养200名中学生,在全省范围内覆盖不少于30%县区,入选英才计划培养的中学不少于60所,建立3个省级区域培养中心,目前已完成20场宣讲报告。

三、问题不足

(一)科普经费不足。浙江省科技馆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免费向公众开放,财政拨款有限,经费紧张,仅够满足日常性运营保障。在现有的科普资金当中,大部分用于科普设施,展品展项的一个更新改造,相对支出较高,但用于科普活动的资金支出相对较少,比例较低,各类科普活动特别是科普品牌的组织实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保障,随着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文化需求,各项投入也逐年增长,目前有限的经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普活动的覆盖面,宣传推广的渠道数量也难以突破瓶颈。同时,科普经费来源的多元化程度较低,虽然目前对科技馆的科普经费投入达到了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多元的科普,经费投入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主要还是以财政拨款为主,企业和社会投入科普公益事业的渠道不畅。

(二)科普人才欠缺。科普工作是一个有层次的多维体系,离不开科普专业人才的支撑。目前,场馆学科专业人才、高水平的辅导员、教案活动的设计开发研究人员以及市场的推广联络人员等人才缺乏。缺乏系统性培训,科普人员专业化程度亟待提升,尤其是传播能力、传播的技巧和方法等。目前从事科普教育的人员,主要由一线讲解员队伍在完成日常接待任务的同时兼顾承担,一线辅导员工资待遇普遍较低,流动性较高,缺乏对科普工作的专业研究,持续性和深入性不够。同时还存在专家型志愿者招募困难,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浙江省科技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服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和长足地发展,不能适应当前科技创新和科学知识普及形势发展需要,科普工作开展的深度广度有待提高。

四、工作建议

建议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完善多元化科普经费投入机制。对于科普教育基地开展活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在整合各级科普项目奖补资金的基础上,加大对科普教育基地的奖补力度,通过项目的经费支持,助力各基地提档升级,做优做强特色品牌。不断鼓励、引导社会机构和企业加大对科普经费的公益性投入,以保障科普工作创新蓬勃发展。

建议二:强化人才培养,提升辅导员服务质量和专业素养。搭建全国性科普教育基地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培训研讨,通过线上线下培训的形式,推动科普讲解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促进基地之间的互动,加强对基地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加强活动策划和管理培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科普基地之间的人才流动,如异地挂职等,促进更大范围的交流合作。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