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2023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原创
不只有恐龙的博物馆!
收藏

一、工作情况

(一)公众接待情况

2023年度,截止12月11日,开馆332天,总入馆人次191.32万,日均接待5763人次。服务中小学公益参观团体超过600批次,开展了500余场公益社教活动。

(二)科普助力“双减”工作情况

为助力“双减”工作,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科技的兴趣,鼓励青少年从小树立“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意识,博物馆将科普送进中小学校园。本年度在成都49中学、成都七中育才小学部、天涯石小学、石室小学、成华小学、成都师范银都小学、建设路小学、二仙桥学校等校园开展了科普讲座,包括《四极石的故事》、《奇妙的矿物岩石世界》、《四川是个聚宝盆——四川的金属和水气矿产》等主题,共16场,约2900名中小学生参加。配合完成学校教学工作,组织教学参观50场次,共计4675人次。

(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的主题科普活动

1、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

9月16-24日,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包括临时展览、专家讲座、亲子科普活动和科普剧表演。

临时展览是以“探秘宇宙,寻梦星空”为主题的陨石科普展览,陨石系列科普讲座:《月球形成与我国探月工程》、《寻找火星上的生命》、《陨石研究及小行星探测》、《陨石的辨别及沙漠猎陨》,亲子科普活动:《树叶•印象》,以及《碳元素的亿年旅行》、《小明的环保梦》、《小蝴蝶送请柬》等六场科普剧表演。超过5万人次到馆参加活动。

全国科普日期间,博物馆还积极参加了成都市、成华区组织的宣传活动。科普人员携带标本和展板参加了9月8日成华区在东郊记忆公园举行的全国科普日活动、9月26日成都市在四川省体育馆南门广场举行的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向大众宣传科普知识。

2、科技活动周活动

在5月14日-28日,以“热爱科学 崇尚科学”为主题的四川省科技活动周期间,博物馆开展了科普讲座、亲子科普活动、科普剧表演和科普进校园活动。

科普讲座《地球46亿年,我们63岁》以翔实的历史图片向观众讲述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五位馆长的事迹、镇馆之宝的故事等,让观众们体会到地质学家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以及自然博物馆神秘而动人的魅力。亲子科普活动是《珠光宝气》和《树叶•印象》。科普剧包括《小明的环保梦》、《小蝴蝶送请柬》、《黄金王国小公主选宝石礼物》、《博物馆寻祖记》、《寻找四川的活化石》、《走近灭绝动物》等6场。博物馆科普老师深入周边小学,开展了科学课堂《成理地质人——四极石的故事》、《奇妙的矿物岩石世界》、《四川是个聚宝盆——四川的金属与水气矿产》。科技周期间总计超过1万人次参加博物馆活动。

3、世界地球日系列科普活动

在第54个世界地球日活动期间,为营造“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氛围,博物馆于4月8日-29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活动包括讲座、临时展览、科普剧表演,超过5万人次到馆参加活动。

讲座邀请到地质学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幻小说第一人刘兴诗教授为观众带来《说一说三星堆与古蜀文明》,他从“蜀”字的由来为切入,为大家讲述了三千多年前那段位于岷江流域的璀璨历史文明,分享了三星堆遗址丰富的考古发现。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高级工程师,自然资源部罗平生物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秘书长文芠还为观众们带来了《探秘化石——走进罗平生物群》讲座,与观众一起回顾了二叠纪末期时地球发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讲授了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出现的缘由和背景,以此唤起公众珍爱生命、保护濒危生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地质学教师、珠宝协会指导教师——赵甫峰老师为观众做了《相约春天——四月生辰石钻石的秘密》讲座,介绍了钻石的历史性质,针对大家最关心的钻石鉴定问题讲解了有关知识和方法。此外,还有《在中国发现的恐龙叫什么名字?》《四川有个聚宝盆——四川的矿产资源》讲座。临时展览是“生物灭绝与复苏——罗平生物群专题展”。 世界地球日当天,博物馆还为公众表演了《寻找四川的活化石》《走进灭绝动物》2场科普剧及研学活动。

4、“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

2023年2月2日,联合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以“湿地修复”为主题的“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成都主场活动在博物馆举行。湿地保护宣讲课堂为到场观众开展了《湿地知识》、《湿地鸟类保护》、《湿地两栖动物》、《湿地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等专题讲座,现场还通过有奖竞答环节,为热衷于湿地保护的优秀青少年赠送精美的湿地宣传文创小礼品,同时,通过在博物馆举办青少年湿地保护绘画作品展,将湿地与艺术创作紧密衔接,带动青少年对湿地的热爱和关爱。

5、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活动

8月29日,由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办的“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四川省线下主场活动在博物馆举行。活动当天在博物馆外广场展示了12幅讲解国家版图的构成,如何分辨“问题地图”等科普知识的宣传展板,并向群众解答咨询,免费发放四川省地图。4楼研学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公开课,以“国家版图意识教育进博物馆”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孩子们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强国家版图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辨别“问题地图”能力。讲座现场气氛热烈,人们兴致高涨,热情洋溢,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积极和讲课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6、《开学第一课》活动

博物馆联合成都动物园,于2023年中小学开学期间在博物馆开展了两次《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互动的形式带领同学们一起认识身边的鸟儿,学习如何观鸟等,培养青少年环境保护意识。两次活动分别为2月16日开展的《开学第一课:神鸟归来》以及9月15日开展的《开学第一课:带你认识身边的鸟儿》。直播现场还邀请到了来自北新实验小学、人民北路小学立人校区近200名孩子参与到自然博馆现场互动中。课程结束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到生命缤纷厅去感受多彩鸟儿的魅力、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到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地理环境、生命的起源与奇妙。

(四)网络服务

本年度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上对外公布科普活动预约信息104条。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官网科普公布活动信息22条、官网开放信息2条。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总共推送文章82篇,图片3张,总阅读量达到304942,较去年增长145%,每篇推送平均阅读量3588次;关注人数129218,较去年增长352%。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微信视频号共发布短视频4个,播放总量6065次,关注人数达到1727人。博物馆官网发文86篇,访问量约14000人次。

(五)志愿服务

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长期招募、培训大学生志愿者,经考核合格后他们分别承担博物馆志愿讲解、科普活动服务、场馆引导等工作。本年度共开展8场集中培训,目前在册志愿者有576人,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时长累积为7125小时。

培训指导讲解志愿者参加成都市社科联讲解比赛、成都市讲解比赛共计8人次。指导志愿者参加由成华区科协组队并在2022年成都市全民科学素质大赛获得团体一等奖;指导志愿者参加2023年首届川渝公民科学素质邀请赛中获得“友谊奖”,一名志愿者获得“成华群英荟”优秀志愿者称号;科技志愿者参加志愿者进校园活动6场,影响中小学生1160人次。

(六)科普工作经费

作为高校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科普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的行政拨款和成都市财政科技项目、成都市社科联、成华区社科联等上级部门拨付的科普专项经费。本年度的科普专项经费到账12.5万元。

二、特色工作

1、“小龙人”科普剧表演

博物馆创作了《侏罗纪最大恐龙评比大会》、《黄金王国小公主选宝石礼物》、《小明的环保梦》、《博物馆寻祖记》、《小蝴蝶送请柬》、《小水母历险记》、《寻找四川的活化石》、《走近灭绝动物》、《碳元素的亿年旅行》等九个科普剧,涵盖了恐龙、宝玉石、环保、进化和生物等主题,并全部演出,今年共计演出60场,观众达5600人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科普剧已进入常态化良性发展轨道。

2、“小龙人”科普课堂

“小龙人”科普课堂致力于传播地质学、古生物学、生物学、环保等与博物馆相关的专业自然科学知识,将科学知识简洁化、趣味化、可体验化,包含科普讲座和动手体验两个环节。本年度开展了《恐龙的秘密武器》、《龙图腾》、《树叶印象》、《白兔捣药成——兔的故事》、《大象的前世今生》、《谁是大恐龙》、《四川花卉》、《身边的石油》、《地质灾害》、《滑坡》《神奇的植物世界》、《四川是个聚宝盆——四川的金属和水气矿产》、《珠光宝气》、《奇妙的矿物岩石世界》、《闲田且牧猪——猪的故事》、《花暖青牛卧——牛的故事》、《国画里的矿物》、《猛虎潜深山——虎的故事》、《泥石流》、《植物的演化》等38场科普课堂,1512人次参与。

3、科普下乡

为了激发广大乡镇小学学生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2023年10月27日,博物馆科普室老师前往李白故居——江油,联合李白纪念馆,面向江油市九岭小学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科普教育活动。活动的主题为“诗情画意的矿物”,围绕李白的诗歌、李白的故居——江油,结合博物馆矿物标本,为同学们带来了科普讲座,旨在增长同学们对自然的认识,激发同学们对自然的热爱。科普活动以互动形式展开,共开展了四堂科普讲座,并展出了矿物标本15件,图文展板15块,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矿物知识,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自然科学的魅力。

4、科普进社区

6月29日,博物馆来到双水碾街道横桥社区开展了《生命起源与演化》科普活动。展览了亚洲鳞齿鱼、东方剑齿象臼齿、胡氏贵州龙、枝脉蕨、鸮头贝、珊瑚化石龟、王冠虫、菊石、恐龙椎骨、恐龙蛋,和科普知识展板十二块。活动现场博物馆老师还为观众为讲解展板和标本相关的科普知识。活动中,博物馆老师还给观众们赠送了印有博物馆镇馆之宝彩绘图的扇子和介绍馆藏精美标本的宣传单。

三、存在问题

1、科普经费投入不足

博物馆的重要工作职责是保护、收藏、研究自然历史资源,同时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广大公众科学素养。但现阶段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博物馆的科普和研究工作受限。

2、专业人才缺乏

博物馆缺乏岩矿、植物、动物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同时新建自然博物馆比原校内博物馆的展陈面积增加了十余倍,游客量也是原来博物馆的数十倍,造成人力资源缺乏。

四、工作建议

1、建议全国科普基地能形成多级次、分类型的多种合作平台,方便基地间互相学习、联合开展较大规模的科普教育活动。

2、建议开展全国科普基地相关行业人才培训项目,提高基地人员工作能力。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3-12-27
科普知识之窗
太傅级
关注科普活动,积极参加活动。
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