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

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原创
国内首家气象专业性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北极阁2号。
收藏

一、工作情况

(一)本年度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天数、接待观众量等基本情况。

2023年度,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开放日数超过180天,为确保观众体验,采用团体预约参观制,实际接待参观人数5000余人。除日常参观以外,举办科普线上线下活动20余场,线下受众约5000人,线上观众超200万人。

(二)本年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工作,科普活动进校园、服务学生人次等情况。

(1)气象科普研学营。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利用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优势,通过研学营的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设置,助力“双减”工作。研学营活动主要由博物馆教学、专家课堂教学与科普互动教学三个部分组成,结合北极阁气象科普基地的优势与资源,化传统简单参观的模式为参观结合实物化教学模式,每期活动根据节气与近期气象热点设置不同的主题,根据参与活动人员年龄与气象服务需求配套定制课程内容与难易程度,集结气象领域权威专家配合活动主题进行科普讲座,提供针对性的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自2019年8月开营以来,举办30期,学员超过1500人。2023年于3月4日、3月11日、3月19日、5月27日、8月26日举行了5期科普研学营活动,共有小学生和家长200余名参加。

(2)气象科普进校园。2023年期间,博物馆举办了多场进校园科普活动,走进了南京银城小学、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南京南湾营小学、南京丁家庄第二小学、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等,为500余名师生提供了更深入的气象科普讲座和交流机会。

(三)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举办主题科普活动的情况。

博物馆每年都十分重视通过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重大活动,普及气象科技、开展公共服务。除了日常接待参观以外,还会定期举办省气象科普讲解比大赛、气象科普报告会、气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等多种活动。同时,重视利用现代科技和网络资源,开展线上活动,完成了线上360度全景导览系统、创办了“气象趣味实验室”,开展了“气象小主播”“气象知识有奖竞答”“气象知识校园巅峰赛”“青少年水利气象知识大赛”“省安全应急科普知识竞答”“防灾减灾日图文海报征集”“江苏气象优秀科普短视频展播”“致敬我身边的预报员”“千乡万村科普行”“省安全应急科普环省行”“省气象科普讲解比赛”等一系列活动。2023年期间,共举办科普活动20余场,线上线下总受众超过200万人次。此外,博物馆主动加入长三角气象科普场馆联盟、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应用协会,加强与省应急、地震、消防、燃气、卫生、环保等部门之间的合作,积极参与每年联合举办的省安全应急科普环省行活动,以此来推进气象应急安全科普知识的普及。

(四)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向公众公布开放信息、科普教育活动信息、展教资源更新情况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等情况。

1、“江苏气象学会”微信公众号情况。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通过“江苏省气象学会”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发布招募研学营科普游招募、回顾活动,博物馆新闻、大事件,科普有奖竞答、图文征集、科普报告会等相关信息,并在公众号内设置博物馆360度全景浏览系统链接,观众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到相关信息,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博物馆的活动,推进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2、其他媒体情况。

(1)媒体报道。博物馆在开展重大气象科普活动期间,积极邀请地市级以上媒体参与,例如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的江苏安全应急科普走进校园暨2023年世界气象日网络直播活动,和2023年科技周期间的江苏省安全应急科普环省行趣味运动会活动,除线下2000多观众参外,新华社现场云、百度、哔哩哔哩、苏科家园、苏科直播等10余家平台都对两场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线上分别超120万人和145万人次观看。

(2)专题片拍摄。地市级以上媒体经常会组织记者和团队深入博物馆进行采访和拍摄,例如央视“百年巨匠”摄制组、南京广电《文本都纪》摄制组、江苏卫视、江苏城市频道、直播南京、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江苏科技报等媒体,他们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地展示了博物馆的魅力和科普工作的成果。

(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情况。

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拥有一支2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均来自于江苏省气象局的各个直属单位,他们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为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志愿者在博物馆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担当重要角色,他们参与到展览讲解、导览解说、科普活动的组织和推广等方面工作中。他们通过解答观众的问题,提供专业知识的解释,引导观众参与互动体验,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气象知识。此外,志愿者还帮助博物馆组织各类活动,如科普讲座、实验教学、主题展览等。他们负责活动的协调与现场组织,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为观众提供优质的科普体验。

志愿者队伍的存在使得博物馆的科普服务更加完善和专业化。志愿者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热情,为观众提供了个性化的科普服务,使得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气象知识,并促进了与公众的有效沟通与互动。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不仅将自身专业知识融入到活动中,更是用心传递气象科学的精髓,向观众传递快乐、启发思考和追求知识的火花,提高公众对气象科学的认知和科普教育的积极性。

(六)科普工作经费及人员情况。

1、经费情况:2023年,博物馆通过省科协项目拨款和省气象局经费拨款总计10万元,可保证博物馆日常使用、设备维护维修保养、展陈更换和重大气象科普活动的组织开展。

2、人员情况:

(1)专职人员。 馆长1名,由气象学专业正研高工和江苏省气象学会秘书长孙燕博士担任,同时,孙燕博士被江苏省科协聘任为首席科技传播专家; 专职科普人员1名,专门负责博物馆维护、科普活动举办、材料申报等工作;兼职讲解员1名,专门负责博物馆讲解工作。

(2)三支队伍建设。2019年以来,博物馆更加重视利用江苏科技教育、人才方面的优势,强化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三支队伍”人才建设。截至2023年,有专家队伍50余人,来自江苏省气象局、地市级气象局和南京各大高校的气象权威专家,均具有博士、正研级以上学历,在气象科学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专业知识;讲解员队伍通过气象科普讲解比赛选拔约100人,均是来自省内一线场馆的气象讲解员、气象科普工作者、气象爱好者,掌握丰富的气象科普知识和讲解技巧;志愿者队伍约200人,均是来自省内高校气象专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热情和创造力,也为博物馆的科普工作注入了年轻活力和新思维。

二、特色工作

结合本行业、本地区实际组织开展的特色工作情况。

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与省应急厅、省人防办、省卫健委、省住建厅、省科协、省红十字会、省地震局、省消防救援总队,省气象学会、省预防医学会、省煤炭学会、省安全生产科技学会、省燃气热力协会13家单位联合举办江苏省安全应急科普环省行活动,已经举行了长达6年。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有文艺巡演,它以快板、情景剧、小品、戏曲、舞蹈等形式,将溺水、休克、燃气爆炸等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形演绎出来,通过震撼的灾难场景、强烈的舞台冲突、丰富的人物形象,将安全应急知识送入千家万户。在这过程中,不仅涌现了一批有笑点、有泪点的精彩节目,更收获了群众的高度赞扬和好评。有“五进”,它以权威的应急科普专家团队、专业的安全应急装备以及车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通过举办讲座或报告、开展现场教学等方式,将应急科普知识变为能摸、能看、能学、能玩、能操作的现场体验。有网络知识竞答,它通过线上有奖竞答的方式,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在全省掀起了安全应急科普知识学习热潮。有公益作品大赛,它从大众视角、公众感受和需求出发,以多种艺术形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安全应急科普宣传,共同营造了安全应急科普与艺术创作完美融合的良好氛围。

新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今日头条、江苏电视台、扬子晚报、现代快报、荔枝新闻、中国江苏网、中国新闻网、交汇点、江苏公众科技网等媒体平台都进行了宣传报道和现场直播。

||||

三、问题不足

在开展科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

1、经费限制:博物馆由于缺乏科普经费支持,导致在科普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过程中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限制了设备的购置、展览更新和公众宣传等方面的发展。

2、人手不足:博物馆的科普活动需要充足的人力支持,包括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然而,目前博物馆仅拥有馆长1名,专职工作人员1名,讲解员1名,由于人手严重不足,博物馆无法招募到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影响了科普活动的顺利进行。

3、场地不足:博物馆场地可能有限,不足以容纳大规模的科普活动。这可能限制了博物馆能够开展的展览、讲座和互动活动的数量和规模。

4、设备缺乏或陈旧:科普活动通常需要使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来展示和演示科学原理。然而,博物馆建馆13年,展陈和设施已经都比较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科普的需要,可能无法提供高质量的科普展示,限制了科普工作的效果和吸引力。

四、工作建议

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建议。

1、加强合作与交流:与其他科普教育基地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交流和共享经验。希望定期举办会议、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搭建平台促进交流与学习。

2、深化合作与研究:与科研机构、高校和专业协会等合作,开展科普教育专题研究和课程开发,提供更深入、系统和专业的科普教育内容。通过合作研究项目,促进科学研究成果与公众科学素养的传播和应用。

3、提升科普教育素质与能力:不定期举办科普工作人员培训班,引进专业的科普教育专家进行指导,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科学素养、教育能力和服务意识,确保科普工作具备专业性和高质量。

评论
王小豆 ☺️
庶吉士级
2023-12-28
汨罗镇徐志雄
少师级
已阅
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