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科普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与《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依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资源优势,以科学教育、科学普及、提高科学素质为主要任务,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特色资源,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职能,持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经过一年来基地科普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基地科普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将2023年度终期科普绩效自评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科普服务工作有序推进
基地持续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实现科普工作惠民为民,科普服务工作有序推进。建立了院校基地协同作战的科技推广工作新机制,不断加大优质科普资源的供给,打造农科科普品牌,谋划科普基地发展战略,积极拓展科普交流渠道,搭建开放合作平台,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2023年,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工作,开放365天,接待超过1万余人次,为公众提供丰富的科普教育活动。
(二)科普助力“双减”成效显著
基地坚持在科普教育服务双减工作中主动作为,依托生态农业、科技农业、有机农业等科研集聚优势,强化研究所、科普场馆、学校之间的工作联动,与周边2所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建立了“双减”常态化合作关系;围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设计打造了一批与学校科技课程相衔接,与学校课后服务时长、内容相适宜的科普系列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就地就近分期分批到我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互动式、场景式、探究式科普活动,辅以报刊图书、产品器材、影像视频、展览挂图、专题资源等形式,搭建更为完善的科普资源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加强科普与教育融合发展。通过参观实践,让学生了解前沿农业种植模式,以实地、实景的方式,参与、互动、体验,了解和认知现代农业,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促进科普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切实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接地气的民生科普工程。同时,配合世界土壤日等重要科普日节点,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获得较好的反响。
2023年度,基地积极开展“科普进校园、服务促双减”活动,服务学生1800余人次。
(三)科普活动工作亮点纷呈
在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基地中心依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研优势,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基地科普活动阵地作用。联合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先后举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2023年春季科技开放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2023年秋季科技开放日”活动、科普研学实践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逐科技强国之梦”宣传活动等12次,服务受众2000余人次。并以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日、全国交通安全日、文明礼貌月、牡丹文化节等重要节点为抓手,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文明交通、文明礼仪等科普宣传特色活动,发放科普知识宣传彩页2000余份,受益人数达到4000余人次。基地接待中心展馆2023年度共接待各界参观团体143批次,共计46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实际行动助推科普教育、“双减”工作,充分发挥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引领作用。
(四)科普媒体宣传效果初现
本年度,通过基地微信公众号、官网等网络媒体平台,发布科技开放日、高素质农民培育、科普教育活动公告、简讯等公共科普服务信息12篇,阅读量达到3000余次。科普活动多次被河南日报农村版、顶端新闻、大河网等进行宣传报道,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展教资源方面,依托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能力,服务学生”的原则,围绕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以宣传展板展示、农业专家现场讲解、发放宣传资料为宣传形式,以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农业防灾减灾、果树夏管、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等方面为重点内容,2023年基地组织开展科技开放日活动2次,制作发放活动宣传册、资料2000份以上,制作宣传展板20个,宣传条幅30余条,对基地内大小宣传栏、宣传牌、户外LED做好更新和维护,定期更新、丰富科普宣传栏、农业知识教育宣传栏、农业科研成果展示栏等宣传资料,活动受益人次4000余人次以上。营造了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普及了以创新成果赋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关键技术举措,对提高周边农民农业科学知识水平、进行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满足其对农业种植、管理、经营等方面农业知识的渴求,同时也提升了基地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的社会宣传影响力。
(五)志愿服务深入一线暖人心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在虞城县、濮阳县等召开现场观摩会2次,举办座谈会5次,到我院定点帮扶村调研指导工作、调研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科技示范村镇建设情况3次;二是充分利用“院县共建”、“四优四化”、“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等协作工作平台,组建联合专家指导组、服务队,积极开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完善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及时掌握一线农情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加大我院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为稳产丰收提供技术支撑。三是积极组织编制各类技术方案(指导意见、管理措施等),并通过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农科大讲坛”、技术手册、协作工作群等渠道向社会公开和发布,提升技术指导效果。其中院网站发布科技服务科普知识普及21篇、院县共建工作简报37篇、科研动态37篇,截止2023年12月,制作“农科大讲坛”科普讲解46期,组织我院专家编纂高素质农民培育教材、技术手册12本。
(六)科普能力建设持续加强
基地在科普教育服务双减工作中主动作为,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在科普工作经费方面,基地中心严格构建全方位经费管理体系,科学设置科普经费预算指标,合理、科学分配经费,推动有限经费发挥最大效应,有力推进了我单位科普事业的发展。在科普工作人员方面,基地中心科普工作按照全省农科系统“一盘棋”的工作思路,整合现有资源,注重发挥农业系统市、县农科院(所、站)特色优势,实现了省、市、县农科院所和涉农高校的大联动,促进了多部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了全系统力量协同。以基地中心全体职工为主体,以我院21个研究所100余名科技工作志愿者为辅,形成一支专业的跨单位、跨学科的科普工作队伍,为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多层次、多学科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基地管理中心将围绕提升全民现代农业科技素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宗旨,联合院直有关研究所依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人才、技术、成果优势,对科普场馆进行提档升级,努力打造成为最受学生追捧的科普研学打卡地,让科普基地在课后服务中充分发挥阵地作用,丰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助力“双减”工作全面推进。
二、特色工作
结合河南省农科院自身科研优势、平台优势、人才优势与本地区实际,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基地科普活动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活动:
一是结合省农科院与基地实际开展特色科普活动。以河南省农科院科技成就展,主要粮食作物田间试验、智慧农业展,优质果蔬、中药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与模式展示等为主要内容,通过专家宣讲、田间观摩、互动体验、科普知识抢答赛等活动,让青少年融入农业科研场景,体验农业科研工作,近距离感受科技赋能带来的农业科研魅力,在研学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让主题丰富且具有农科特色的科普活动真正助力“双减”落实见效。
二是通过对外合作积极推进科普宣传与科技推广。基地注重技术集成,突出农业标准化的示范引领,以优质、安全、绿色导向,示范推广了一批新品种种植技术、节水节肥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
三是培训教室升级改造项目、职工公寓热水系统升级改造项目、职工公寓防水项目、职工公寓维修改造项目顺利完成且投入使用;本年度与设计院多次对接,对职工公寓新建自助餐厅进行规划设计;积极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拓展客容纳能力,为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提供基础保障。
通过科技开放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主题科普日活动,不仅传播了科学知识,示范了科学方法,还倡导了科学思想,弘扬了科学精神,厚植了科技创新土壤,推动了国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与称赞。
三、问题不足
在开展科普工作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存在的不足:
一是科普活动的受众与参与度仍有待提高,现阶段,科普活动受众辐射范围仍为基地周边学校及郑州、新乡等部分地区,辐射人群受限。
二是“双减”背景下研学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是如何把河南省农科院的科研优势有效转化为育人效能,仍需加强思考。
四是科普活动内容的多样性、灵活性不够,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形成“线上+线下”多渠道联动的宣传方式有待创新。
五是受经费、时间等客观因素影响,项目的组织与实施、活动规模、受众人数还未达到预期。
下阶段整改思路:一是加大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力度,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挖掘优质客户,持续不断提高科普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基地转型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二是加强对科普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科普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三是探究创新科研机构育人新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拓宽宣传活动渠道,充分发挥基地资源优势,开发新媒体形式,提高宣传影响力。五是针对目标客户,有针对性的进行科普宣传,合理安排下阶段科普宣传工作。
四、工作建议
(一)科学编制工作指标,加强评估与监督。在关注数据指标的同时,还应考虑到科普基地的创新性与质量,鼓励科普基地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指标可适当作为加分项。
(二)加强政策扶持。政策扶持是推动科普教育基地发展的重要保障,如税收优惠、设立科普教育基金等方式推动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优化科普资源整合。鼓励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科普基地建立联系,通过平台共建、资源互享、业务融通,整合科普教育资源,形成科普工作合力,不断提升科普供给能力、持续放大科普服务效能。
(四)建立奖励机制。对于在科普教育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基地进行表彰奖励,激励更多的优质基地积极投身到科普教育事业中。
2023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