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责任感驱使我做科普”——记第15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陈晓杰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创

作者:刘颖颖

天气预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如今,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已经与远在天边的卫星密不可分了。风云气象卫星让风云不再难测,但卫星本身及卫星背后的研发人员总是带着一丝神秘色彩。

在近日揭晓的“第十五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人物选树”名单中,荣获“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称号的陈晓杰就来自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作为卫星设计师,他入职10余年来一直耕耘于风云气象卫星的研制、研发一线岗位上。而在潜心卫星事业的同时,他又积极开展科普工作和科技志愿服务,为学校学生和社区百姓揭开卫星的神秘面纱,让航天前沿知识在公众面前触手可及。

从“抽壮丁”到“有意义”
卫星设计师怎么会去做科普?陈晓杰坦言,一开始就是被领导“抽壮丁”抓着去干的,不过“后来做着做着,觉得还挺有意义的”。

在卫星工程研究所有个不成文的传统,那就是入职的新员工要先了解我国的卫星发展历史。陈晓杰也就是在那时候被“抽壮丁”抽去做培训的。这一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业务内容,还要倾听上一辈的“卫星人”讲述老一辈的开拓故事。渐渐地,科普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埋入了陈晓杰的心中。

说起风云气象卫星的研究,陈晓杰如数家珍。风云气象卫星研究的起步非常艰辛。1969年,我国曾出现严重的冰凌灾害,造成大范围的通信、交通中断,但用于救灾的气象云图还要使用国外卫星数据。当时,周恩来总理就指示要搞中国自己的气象卫星。从此,拉开了我国气象卫星研制的序幕。50余年来,卫星工程师们从一个小车间干起,最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两代四型”共21颗气象卫星。风云四号C星也将在近几年内发射。随着我国气象卫星逐步发展成熟,陈晓杰越来越希望更多人能够了解卫星研制背后的那些故事。“之前,我们主要精力都投入在研制上,要确保卫星稳定运行、长寿命观测,而现在总算积累了一些经验了,就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了。”

于是,一场场面向各级学生的科普讲座进入了校园,200余次“风云讲堂”“风云青年说”“风云国际”等线上线下专业科普活动获得了相关从业人员的热力追捧。他还带领团队组织编撰了《星耀中国,我们的风云气象卫星》等科普图书,让风云卫星被更多人认识。“科普,就是得让家里人听得懂”

不过,要让普通人理解卫星并不那么容易。“卫星是怎么设计的?如何工作的?靠什么原理运行的?” 在陈晓杰看起来,隔行如隔山,虽然这是最基础的3点,但要解释给学校里的学生并让他们听懂,需要一些技巧。

在介绍遥感卫星探测地球温度时,陈晓杰想到了用大家生活中相对熟悉的”额温枪量体温”来类比。什么是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大家熟悉的额温枪,不用触碰到你就能感知你的体温;而我们的卫星就好像一个大型额温枪,来给地球“量体温”。再比如,在介绍探测闪电时,把神话故事里的雷公电母搬出来,就一下子生动了不少。

陈晓杰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航天工程科普经验,让冰冷的航天产品有温度地出现在受众面前,极大地提高了科普的成效。他始终记得最初加入科普阵列时老领导说的一句话——“科普,先是要让家里人能够听得懂”。科学家精神需要被科普、被传承

多年的科普经历让陈晓杰发现,除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能吸引人,那些研发过程中的科学家故事也是大家爱听的。对他而言,我国气象卫星开创者孟执中院士可以算是他事业上的“指路明灯”。

这位风云一号卫星总设计师经历了许多次失败,但一直强调“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宝贵”。孟执中把自己的人生与浩瀚太空连在了一起,在风云一号A星和B星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达到寿命要求后,他带领设计团队寻找问题和解决办法,再进行系统总结、汇编成册。当时已经60岁的孟老即将退休,但是为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支持我们干这项事业的人们,有个圆满的交代”,他继续执着地坚守在清贫的岗位上,最终把风云一号C星干成了,也揭开了我国长寿命、高可靠卫星运行的新篇章。从那以后,卫星工程研制的标准、规范和质量措施、电源可靠性、空间抗辐照等问题也逐步取得了改进。在研发风云三号的过程中,孟老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没有停止指导卫星研发工作,经常出谋划策,还会在座谈会上鼓励年轻人好好发挥所长、坚定做事业的决心。老一辈科学家务实作风和高贵品格贡献深深影响着陈晓杰,而他也将这些感悟带到了他的科普中去。

陈晓杰依稀记得,在一次回到母校面对近千名学生做讲座时,他说起卫星艰难的研发历史,把下面的学生感动得纷纷要求加他的微信,想要了解更多航天信息,甚至要问问如何报考航天类的高校。那次,他真切感受到了他的科普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卫星事业发展的未来不就在他们身上么?”

如今,陈晓杰还带出了一支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科普团队。他牵头联合高校及国内优势单位,以风云文化体系课程为内容主轴,因人定岗,跨界联动,目前已培养6名优秀青年讲解员,并有多人被学校和机构选聘为“航天科普金牌讲师”。他说:“科普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责任,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图像、语言,把自己这份热爱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