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期。很多人生病吃药时,并不明白为什么同样一种药还有片剂、颗粒、胶囊等不同的剂型。
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可以看出,药物剂型其实有很多种,先为大家介绍一个名词——药物崩解。它是指药物在吸收前物理溶解的整个过程。
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不同剂型的药物崩解时间有快有慢。西药布洛芬常见的剂型有软胶囊、缓释胶囊、颗粒剂。软胶囊是用外层的胶皮包裹着里面的药物溶液,释放较快,可以用来快速止痛;缓释胶囊释放相对较慢,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比如缓解头痛,以达到长时间止痛的效果;而颗粒剂相对常规的药丸溶解得更快,有助于快速消炎退热,因此常被用作退烧药。
那么,为什么这些口服药物被设计成多种不同的剂型呢?结合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剂型对应的崩解过程千差万别,而这直接会影响药物崩解时间,进一步影响药物释放的速度,而通过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可满足不同的治疗需要。
药物剂型也会影响药物的崩解位置。不同的药物性质不同,例如容易对胃造成强烈刺激的一些药物,可以在外层包裹特殊材料制成肠溶片、肠溶胶囊剂型,就能让它在胃内不会崩解,而是到达肠道后才发挥药效。肠溶片这种剂型的药如果掰开服用,不仅破坏剂型,而且还会伤胃。治疗高血压的硝苯地平控释片,是把药物装进了一个用激光打了孔的小壳中,当它进入人体后,下层逐渐吸水膨胀,从而推动上层的药物从小孔中匀速释放,使药效维持时间长。如果掰开服用,药物进入体内迅速释放,血压骤降,很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因此,像控释片、肠溶片等剂型的药物不能掰开服用,否则会影响药效。
可以这样说,药物剂型会影响其崩解时间和位置,而这两者也会作为剂型设计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近年来,我国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用于药物研发创新,让更多的老百姓用得起放心药,用得起优质药,让小药丸真正助力我们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提高。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学生,第九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