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024科学跨年 | 2024科学跨年之夜精彩演讲全文来了!

北京科协

2024年1月1日晚21:00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北京广播电视台主办

北京科学中心、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承办

“踏上新征程 2024科学跨年之夜”

在北京卫视和全网同步播出

刘大响、汪景琇、朱彤

等8位科学家接力演讲

为公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学盛宴

来看演讲全文(以节目顺序为序)

《最坚硬的“玻璃心”》

演讲人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首席专家张冲

有一句歌词里说:“爱人的心是玻璃做的,既已破碎就难以愈合。”还有一首歌里面这么说:“我和你的爱情好像水晶,没有负担秘密,干净又透明。”——透明易碎,这就是大家对玻璃的印象。

我是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的张冲,一个和玻璃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人。

要提起玻璃,我想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但如果我告诉大家,玻璃的发展史足以见证人类文明的发展,你会相信吗?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玻璃的故事。

1922年,一支英国的考古队在埃及帝王谷中发现了一道沉寂数千年的古墓的大门,陵墓的主人就是大家熟知的古埃及“黄金法老”图坦卡蒙。重达11公斤的黄金面具——足以刷爆全世界“朋友圈”的考古发现。但是鲜为人知的是,相比黄金面具,图坦卡蒙法老墓葬中的一条“圣甲虫”的项链引发了科学家们更大的兴趣。因为在这条项链的正中镶嵌着一块黄色的神秘“宝石”,这居然是一块来自公元1300年前的玻璃。玻璃就这样静静地见证着王朝的兴衰。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掌握了玻璃的制造技术。古罗马人突发奇想,将各种颜色的玻璃拼贴成花式,镶嵌到了建筑之中。没想到这竟成为了宏伟教堂中最亮眼的装饰。直到有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在众目睽睽之下爬上了屋顶,掏出了一根奇怪的“拐棍”望向天空。这大胆的一看为颠覆“地心说”埋下了基底,这个用科学动摇了教会地位的年轻人,叫伽利略,而他手中那根奇怪的“拐棍”,就是望远镜,中间藏的核心部件就是几片厚薄不一的玻璃。

玻璃见证了科学的进步,让我们看得更远飞得更高。你看,玻璃厉不厉害。如果下次有朋友说你是“玻璃心”,那你就别再生气了,那一定是在夸你。

可能你要问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玻璃在哪?没错,就在我的这个口袋里。它柔软、光滑、透明,很薄,还有一些韧性,可以变形折叠,但是它不是纸,不是塑料,而是玻璃,我们把它称为超薄的柔性玻璃。它的厚度只有A4纸厚度的1/4,这是目前世界上工业化生产最薄的可折叠玻璃,折弯的半径小于0.5毫米。折弯的寿命我们需要它达到20万次,我们现在已经突破了100万次。

大家可能要问了,你们把玻璃做得比纸还薄到底有什么用?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它的用处可大了。往近了说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电视,各种各样的显示终端,特别是现在备受关注的折叠屏手机。从长远来看的话,它可以应用于建筑、通信、交通、生命健康、新能源、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那么未来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元宇宙、太空旅行等前沿方向都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这个成果从我们的工厂走到北京的2023中关村论坛,在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上首发。在玻璃新材料领域,我们又创造了一项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但是这样一块薄薄的玻璃,它的研发之路却非常艰难。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国家的手机的显示屏市场被国外占领高达90%,直到本世纪初,在无数玻璃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第一次制造出了厚度为0.5毫米的玻璃,这标志着我们国家的超薄玻璃的制造水平进入了国际一流行列。

但是创新是我们一直秉承的科研理念。从0.5毫米到30个微米我们走了20年,这更是我们对玻璃“更强、更薄、更平”的创新追求。

“更强”就是要让玻璃具有更高的抗冲击强度;“更薄”指的是玻璃在拉薄的时候涉及到上百项的工艺控制参数;“更平”是我们追求的另一个极致——我们和自己较劲,终于攻克了玻璃平整的问题。我们的产品研制成功以后,国外的玻璃厂商居高不下的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降。当初我们一片玻璃要上百元,现在一片玻璃只需要十几块钱。仅进口产品的降价这一项,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每年就受益上亿元。更重要的是保障了我们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安全。到目前,在手机显示屏市场,国产的手机屏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50%。

回首过往,40载与玻璃相伴,我也练就了一颗坚硬的“玻璃心”。玻璃它明亮、坚韧,恰如科技工作者们对真理的信念与追求。玻璃它从沙砾中来,向晶莹中去,恰如每一位科学家要走的科研之路。没有坦途,但终将璀璨。玻璃它玲珑剔透不含杂质,恰如淡泊名利敢为人先的创新之心。

《C919的知“心”人》

演讲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专家刘大响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是2024年的元旦,我在这里祝大家元旦快乐!我叫刘大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也是中国航发集团(公司)的高级顾问。

今天我带来了一盏灯。这是古代1000多年以前的中国人发明的,这盏灯设计得非常好,始终在走,一直在转。我现在准备把这盏灯送给一位小朋友。这盏灯可以拿起来,它里面有个蜡烛。蜡烛点燃之后就有热气,热气就往上走,走到这个有叶片的地方,热能就推着叶轮转,这盏灯就转起来了。这个原理跟我们现在的发动机是一样的,遗憾的是我们后来没有把这个用到工业上。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个领域我们是空白,一切要从零开始。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国家的重器。这个“心脏”要是不跳动了,没有了,那飞机就摔下来了,所以航空发动机在飞机当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我国发动机总的发展过程是从引进到测绘仿制,然后再到自主设计。这里面有很多“卡脖子”的问题。

中国北京航空学院曾经制造了个“北京一号”,“北京一号”是1958年开始做的,当时一没有图纸二没有资料,而且当时用的计算工具也不是现在用的计算机,我们用的是计算尺。当时在北航还没有吊车,飞机机身装好了但装不到起落架怎么办,大家就互相把飞机抬起来装到起落架上。大家团结一致,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70多年来我们原来没有制造过民用发动机,那我们下一步制造我们自己的(民用)发动机要怎么办?我们得从第一代一下干到第五代,这跨越就非常大,国家启动了大飞机工程,这个大飞机工程当时定了两个飞机, 一个是C919,一个是运-20。运-20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就上天了,现在已经装备部队,而且用上了国产的发动机。这一点可以告慰大家。目前C919自己的发动机也已经开始在做了,而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已经从测绘仿制过渡到自主研制了。短短的几十年时间,我国飞机的研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这一点我觉得值得我们骄傲。我希望你们长大了也投入到航空发动机事业里来。这里面有很多关键问题需要我们大家勇敢地去创造,去努力!

《鸿蒙初开 万物互联》

演讲人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吕廷杰

大家好, 我是北京邮电大学的教授吕廷杰。

我有个老朋友,他的记性不太好,总是丢三落四,这个毛病30年了都改不了。最近和他聊天,他和我讲了一件事,本来是当作笑话来听,但听完了,却给我挺深的感触。

他说他每次出门前有个小窍门,就是在心中默念三遍自己必须要随身携带的东西。

30年前出门,他就在心里默念:“钱包钥匙、钱包钥匙、钱包钥匙。”

20年前,他在心里默念:“手机钱包钥匙、手机钱包钥匙、手机钱包钥匙。”从那时候开始,不带手机就无法出门了。

10年前,他心里念的又变了:“手机钥匙、手机钥匙、手机钥匙。”因为从那时候起,他发现不用带钱包出门了,带着手机就可以支付。

从5年前开始,他出门之前只需要默念:“手机、手机、手机。”因为家里装了指纹锁,连钥匙都不用带了。

今天我分享的话题,就和手机相关。

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人的身上有很多器官,其中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没错,就是心脏和大脑。其实,我们用的手机也一样。芯片就是它的“心脏”,操作系统就是它的“大脑”,这两样技术搞不好,在手机这个领域,我们就无法自立自强。

也正是这两样技术,我们被西方国家牢牢地卡住了脖子——没有自己的高端芯片、没有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直到华为mate60的横空出世,这个困局才开始改变。

我认为,华为Mate60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两点,一是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9000s芯片,其二就是全新操作系统——鸿蒙系统。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手机操作系统,就是安卓和ios,而鸿蒙系统的问世,直接打破了这两个霸主在整个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大家听——鸿蒙,是个独具中国气质的词汇,它取自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山海经。传说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本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就叫鸿蒙。鸿蒙孕育万物,是世界的本源。而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就如同盘古开天辟地的“那一斧”。它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勇气。

在2019年,中国的5G开始试商用,华为正式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为什么说5G是重大的历史关口?移动通信技术每十年一个周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1G、九十年代的2G、千禧年的3G,2010年的4G和2020年开始的5G。经历过的人都会发现一个规律,奇数代都是颠覆性的,而偶数代通常是对奇数代进行优化与完善。

回想一下,1G、2G时代,手机真的只是移动电话,它只能打电话,3G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手机对我们的意义,不仅能打电话,还能上网!3G的突破、4G的完善,直接颠覆了我们上一个10年的生活方式——饿了就用手机点个外卖、出门就用手机打个车、坐个公交地铁,发现不分男女老幼,每个人都是“低头族”。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实并没有多久,这些都是因为3G、4G而催生出来的。大批的当红产业也只不过是这十年来的故事而已。5G决定了我们的下一个十年该是什么样子。

那么十年后,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举个例子,那时去旅游,没想到前方突然出现了落石或者山体滑坡,那么前面的一辆车一刹车,它不仅要把自己刹住还要通过车路协同系统把跟在它后边的所有的车一同刹住,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会发生追尾。这就是著名的车联网,也就是说鸿蒙操作系统能够打造一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将人与各种各样的智能装备还有各种场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实现极速发现设备、极速连接设备和资源共享。抓住了这个机遇,不仅甩开了“卡脖子”的大手,还能够在新的赛道上一路狂飙。

首先,这是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终端操作系统,对于使用者来讲,它意味着更高级别的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其次回顾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自主创新和硬核科技突破的重要性。鸿蒙系统的推出不仅意味着华为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更代表着中国科技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崛起。

向前看,轻舟已过万重山。随着近年来中国科技企业的持续发展,已经诞生了一批像华为这样勇于创新不断奋斗的拓荒者。他们面对着充满挑战的国际环境,正在书写着新时代的崭新篇章!

《火星上的“挖水人”》

演讲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行星地质学家肖龙

大家好我是肖龙。我研究的专业叫行星地质学,是站在我们地球上来研究其他行星地质的学科。

美国探测器捕捉到的一张火星地表照片公布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火星表面惊现出一张巨大的人脸。大家看看,能看出人脸在哪里吗?这张人脸仿佛正在凝视着宇宙,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更惊奇的是,离这张人脸9000米的地方还出现了金字塔形的建筑群。这样的奇迹让很多的朋友脑洞大开。纷纷表示:你看!火星文明的存在实锤了!

朋友们,好奇心和想象力非常珍贵,但是做科学,我们既需要大胆地假设,更需要严密地去求证。2023年的4月24日,我们国家发布了火星全球影像图。这是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为我们传回的彩色图像。大家可以看到火星表面是充满了大量的凹凸不平的地貌结构的。实际上,我们刚才看到的火星人脸只是在光影和不同角度下产生的视觉误差,并不是外星文明的遗迹。而火星上神秘的金字塔其实也是自然形成的。由于火星上经常出现沙尘暴,而且风力很大,可以达到地球风力的十级,那么火星上的一些山就被侵蚀,形成了棱角分明的、类似金字塔这样的一个形状。那么想要证明火星上文明的存在,看来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如果一颗行星它没有水的话也就无法孕育出生命和文明,那么火星上有没有水?这是一个很好的科学问题,也是我和我的团队研究的课题。在2021年5月15日,我们国家的“天问一号”把一个叫“祝融号”的火星车成功地着陆到了火星的乌托邦平原的南部。这个地方是其他国家没有到达过的。在探测过程中,它沿途拍摄了火星表面的岩石影像,这些照片记录了这些岩石的表面形态和构造特征,而我们的工作,就是想办法从中找到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证据。这个过程需要研究人员的知识积累和大量肉眼的观察分析,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对比,水的证据还没找到,大家都开始做起梦来了。我在梦里就梦见了火星的海洋已经复原了。第二天我把我做的这个梦当成一个笑话告诉我的同伴,没想到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做了有关火星海洋的梦。这本来没什么奇怪,但是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可能会误导我们的研究,所以心里面带着一个结论去做研究,这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就相互提醒,千万不要因为梦而受到心理的暗示。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严谨求实。

终于在若干天的工作之后,我们从火星这106组图像中发现了一种有趣的叫“鱼骨状交错层理”的现象。经过大量的分析和反复的论证,我们在这些层理的痕迹的厚度和夹角中寻找细微差异,证明了火星上的这些地质痕迹来自于古代的浅海环境。那么这些观测和研究结果,是迄今为止首个支持火星北部平原有古海洋存在的直接的原位探测证据,对揭示火星过去的历史和气候环境演变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有些朋友会问我,地球上有很多问题还没解决,我们费那么大力气,去研究其他星体有这个必要吗?其实我们远征深空从来就不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探索其他行星,研究它们的生命演变史,是为了寻找宇宙的起源、地球的起源和生命起源的证据,也是揭秘我们地球和人类的过往、推测宇宙与你我的未来。

科学研究就是这样,我们需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脚踏实地。只有走出去,才能找到解决现有问题的方法。只有向外探索,才能认清自己的地位,也只有不断地前进,才能够推动我们现在想都想不到的技术的进步。

太空探索其实并不在乎你飞出去多远,我们最在乎的是我们有没有尝试地走过去,是我们敢不敢走过去。

《心如花木 向阳而生》

演讲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太阳物理学家汪景琇

大家好我是汪景琇,很高兴在新的一年,在元旦这一天和大家欢聚。元旦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元”代表开始,“旦”是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的情形,这是一个象形文字。

还记得去年的12月初,北京出现了罕见的极光,它引起了大家的纷纷讨论。图上我们看到的红色的光芒就是极光。有人说当你沮丧的时候,你不妨到北京来看看极光。连北京都能看到极光,这世界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发生。极光,它顾名思义,是地球的两极高空所观测到的一种现象。那么它是怎么发生的呢?

地球上每次出现极光,都是太阳的一次爆发,或者说太阳打了个喷嚏。有的小朋友会想,那太阳打了个喷嚏地球上就能看到极光这样的奇观,那是不是让太阳多打些喷嚏呢?这样是不行的。强烈的太阳爆发的时候会引起重要的空间效应,人类的生存环境会受到影响。比如说1989年3月的一次大的太阳爆发,导致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全省停电9个小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2023年的10月份,又一次强烈的太阳爆发,它的能量相当于数亿个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的总和还要多。它造成了通讯中断、导航失败、卫星丢失。我们平时享受到了太阳送给我们的温暖,但是强烈的太阳爆发又会给我们带来空间灾难,所以我们必须揭开太阳活动的奥秘,来预报这种空间灾难。

自古以来,人类对太阳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2300多年之前,诗人屈原就在《天问》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他说“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就是说给太阳赶车的车夫的鞭子还没有扬起来的时候,为什么西北若花林上空就出现了光彩?也就是说出现了极光。我们不知道屈原见没见过极光,但是屈原却在《天问》里问到了极光,所以太阳是人类探索之旅当中一个伟大的挑战。在上世纪60年代,艾国祥院士在怀柔又开创了我们太阳物理研究的一个新的起点。他和他的同事历经20多寒暑,把自己的青春年华、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独具一格的科学思考,通过努力创造出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太阳磁像仪,就是怀柔的太阳磁场望远镜。那么它在怀柔的落成,标志着中国的太阳物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磁像仪一直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我自己的研究也是从怀柔的这些观测开始的。记得那个时候还是研究生的邓元勇博士,他和他的导师艾国祥院士和我,我们第一次用这个怀柔的太阳磁场望远镜,第一个在全世界测到了太阳极区的向量磁场。

今天太阳研究作为天文学一个重要的领域正在焕发勃勃生机,我们又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2021年10月份,中国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太阳卫星,那就是“羲和”科学实验卫星。紧接着我们又发射了“夸父号”太阳综合探测卫星,中国学者把自己的浪漫抛向太空。在太空里,“羲和号”和“夸父号”联手成为中国太阳物理学家逐日研究的双雄。

我自己从事太阳研究已经40多年了,照亮我前行的那缕阳光来自我的硕士导师史忠先先生。读书的时候他除了教我太阳物理的知识,还带我到南京大学向科学前辈们拜访和请教,后来他得了脑血管栓塞,拄着拐杖,行动非常困难,但是也一次不落地跟我到天文台工作,到沙河观测站去做太阳的研究。他这种对待科学的精神对我有很大的教育启示。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绶琯院士,则以他的报国之志、赤子情怀,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所以他们的科学精神我不但要学下来,还用它来教育我的学生。

到今年我就80岁了,仍然在想着老骥伏枥。希望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是璀璨的,是闪耀的,是向阳而生的,是创造未来的!

《只留"清气"满乾坤》

演讲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化学与环境健康学家朱彤

同学们好,我是朱彤。

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在家里面感到不舒服,我们第一件事要干什么呢?可能你们的爸爸妈妈会去找一个体温计,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发烧。那么如果地球生病了,我们该去哪里找体温计呢?那就和我去青藏高原!

珠峰海拔8848米,它是除了南极和北极以外我们地球上的第三极。因为海拔极高,人迹罕至,几乎没有人为的污染源。它就像地球的温度计,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珠峰的环境变化,认识到地球正在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进而了解我们人类将要面对什么样的问题。奔走在城市里的每一个人,耸立在天边的每一座山,流淌在江河里的每一滴水,都生活在同一个大气层之下。我们无论距离多远,都会彼此牵绊、息息相关。当地球生病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独善其身。

同学们大概都知道,大气层中有一种神奇的物质叫臭氧。在20000多米的高空上,它们是地球天然的保护伞,大量地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使得包括人类在内的地表的生物免受短波紫外光的灼伤之苦。然而臭氧一旦来到地面,就会成为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会加重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而在珠峰的环境中,我们就意外监测到了臭氧污染。

那么臭氧是怎么从大气层传到地面的呢?又会怎样影响身处高原的人体的健康呢?这就是我和科研团队一次次登上珠峰、一次次科考慕士塔格冰川的目的。我们会在高原上释放探空气球以此分析大气臭氧的浓度信息,也会在海拔五六千米的高空上扎自己——是的,用针扎自己,是为了收集自身的血液样本,然后形成数据,后续用来做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大家看到的这张图片,是北京卫视《大先生》栏目的一位记者。2023年,她和科研团队一起登上了慕士塔格冰川海拔6000多米的驻地,在我采集完自己的血样之后,她坚持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才躺到雪地上吸氧,她问:“朱老师您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在这么高的海拔把自己作为小白鼠呢?”我回答她说:“第一,我没有这么大年纪,现在也还很年轻。第二,科学实验只有自己亲身去体验,才能够最清楚数据是如何得来的,实验的过程同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科学探索挑战的是三个极限,第一是挑战科学认识的极限,我们能不能做出前人没有做过的研究。第二是挑战仪器的极限,高灵敏度的仪器能不能在高海拔测出来精准的数据。第三个就是挑战我们自己的极限,我们的身体能不能承受在极限环境下的工作,我们的精神能不能克服身体上的不适的反应,挑战的是突破自己的精神。

2013年的年初,一位北京市民掏出手机给北京的天空拍了张照片,坚持拍了将近4000天,一直拍摄到现在。北京的天空从十年前的“雾霾灰”变为了“常态蓝”,很幸运的是这其中也有我和团队做出的贡献。2005年,我和团队打响了三年的“蓝天保卫战”,终于让北京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到今天,北京空气质量改善的速度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为北京奇迹。

其实所有超乎想象的速度都来自于超乎寻常的努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心怀目标但不要好高骛远。先把足下这十步走好,再去走脚下的下一个十步。走到最后你就会发现,你总是能够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走到越高处你的风景就会越美丽。抬头往远看,那么美丽的风景,一切都值得。

《我的AI不是梦》

演讲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赫然

就在一年前,三个英文字母从之前在大众视野里的鲜为人知迅速扩散到街头巷尾,无人不谈。这三个神奇的字母就是GPT。

GPT,中文名为生成式预训练模型。它是一个通过互联网学习了世界上各种语言和常识的人工智能模型,它能够模仿人类的思想,理解我们语言中的内容,并根据它学习到的海量知识与信息,给出自己的判断。生成式预训练模型用它以假乱真的语态,让人类倍感亲切。用它浩瀚的知识与见闻让人类自愧不如,用它爆炸式的学习能力让人类细思极恐。有的朋友自然会想,这么下去,生成式预训练模型是否有一天会比人类还聪明,让人类走向灭亡,或者让我们成为人工智能的奴隶呢?那么我就用一个传说和一个童话告诉你答案。

中国的《搜神后记》里讲了一个民间传说。有一位孤苦伶仃的书生,捡到一只特别大的田螺。他很惊喜就把它带回家,精心用水养着。从此之后每天书生从外面回来,灶台上就有一碗香喷喷的米饭。你看这是一个关于古代人工智能管家的故事。

西方的《格林童话》里有一个名篇《白雪公主》,皇后每天问她的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魔镜检索大数据后给出了答案:“我另外见到一位少女——白雪公主。”皇后心生嫉妒,想去毒害白雪公主。这就是西方早期的人工智能语音助理。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想给大家一些启发:技术本身是没有善恶的。田螺姑娘的善良,是来自书生的善良。魔镜的邪恶是来自于皇后的邪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没有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人类如何去使用它,如何去驾驭它。其实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这种质疑是来自于人类对未知的恐惧。2024年,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要克服恐惧,勇于创新。

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聚集着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一代科技等关键技术。人工智能可以说已经深入到这座城市的毛孔之中。为民服务是人工智能开发者的初心。今天来到北京广播电视台录制节目,我就看到在旁边的虚拟演播室里一位智能虚拟主持人正在播报新闻。同学们一起猜猜,哪一位是人工智能,哪一位是真人。

也许有一天,我们每一位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分身,在数字的世界里体验另一种生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宇宙概念。

我还记得2023年北京春晚,邓丽君女士以数字虚拟人形象出现的那一刻,仿佛把父母那一辈拉回到了他们的青葱岁月。总有一天,人工智能不再仅仅是冰冷无情的机械程序,而是有温度、有感知、有情感、针对不同人群呈现独特个性化行为的情感陪伴,属于你的那位“田螺姑娘”,陪同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更加温暖的时代。

今天是2024年的第一天,人工智能的世界就像一部充满玄幻的科幻小说,每一页上都写着让你意想不到的故事情节。保持一颗好奇心,勇敢去创新,勇敢去期待,期待着下一页的精彩!

《生命不是“数学题”》

演讲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

大家好,我是董家鸿,一名从事肝胆外科40多年的医生。

每个人儿时都有个偶像,我也一样。我的偶像是他——陈景润先生。我少时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名数学家。当1977年国家宣布恢复高考,我有幸成为第一批的考生。大家一定好奇那我是不是去了数学系?并没有。那个时候因为是第一次高考,过了分数线的考生的档案都被放在一个会议桌的大桌子上。各校来招考的老师早早就候在会议室外,当门一打开,大家都蜂拥而上去争抢过了线的考生的档案,后来我听说我的母校有先见之明,派了一位体育老师,他跑得快。我一直非常感激我这位老师,让我意外地成为了一名医学生。

在医学的殿堂里我遇到了人生的第二位偶像,他是影响我一生的导师——黄志强院士。黄志强院士有一句名言:治别人治不好的病,开别人开不了的刀。医学和数学是不一样的,一道数学题解错了你还可以重新再演算一遍,但治病不行,开刀更不行。治愈率的百分数的背后,是多少家庭的离合悲欢。手术台旁屏幕上跳动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带着温度的图腾。

面对生命时要用加法。我的导师黄志强院士曾经有这样一位患者,在做过胆囊切除术后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并伴有呕血。就在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黄志强院士抱了一床被褥来到了病房。就睡在患者旁边的一个小钢丝床上。通过20多天的连续细致的病情观察和研判,黄老精准地诊断出了出血的原因,首创了肝动脉结扎术——治疗胆道出血的外科新术式,这被誉为外科和医学史上的双重奇迹。这就是生命中的加法,加入了热忱、加入了执着、加入了思考、加入了探索,才能换来治病的良方。

面对生命有时也要用减法。切除肿瘤、清除病灶,这当然是一种减法,但是这种减法却不简单。手术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治病的同时也能给患者带来身体的创伤。生命的等式当中,治疗是为了让病人最大化地获益。作为肝胆外科医生,我非常有幸创立了国际同道公认的“精准肝胆外科范式”,以最小的代价去博取最大的健康获益。

然而有时生命中的未知数来得猝不及防。我有一位患者叫小江,在高考前的八天突然重病发作,住进医院,被诊断为肝功能衰竭。肝脏移植是拯救小江生命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家人通过商量决定由父亲为小江捐肝,但是没想到父亲的肝脏却不够用。因为小江的身高超过1.9米,它需要移植肝的量比普通人更大,但是妈妈的血型又不符。情急之下,姐姐站了出来。我还记得小江哭着对姐姐说:“我不想要你的肝脏!”姐姐刚刚生完孩子几个月,怎么也不舍得让姐姐挨上这一刀,经过艰难的抉择,一家人最终做出了由父亲和姐姐拼肝救弟弟的决定。双供一受肝脏移植是死亡风险30%的极高难度的手术。然而医生没有退路,整个家庭的未来都系在医生的手中。我们唯有全力以赴,破解所有的不确定性难题和风险。

经过14个小时的奋战,我和团队精准完成了双肝获取和植入的手术,一家三口顺利出院。如今小江已经考上了医学院,立志从医。

可以自豪地说,在这个领域中国经验领先世界。治别人治不了的病,开别人开不了的刀,这是我作为一名医生毕生追求的目标。如果说通往这个目标是一个复杂的公式,那创新、求实、担当、执着是最重要的参数,而这些参数中,最为重要的是一颗医者无私无畏的大爱仁心。

来源:北京科学中心

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

评论
高金路
太傅级
学习科学知识,科学研究就是这样,我们需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脚踏实地。不断前进,推动技术进步。
2024-01-04
科普知识之窗
太傅级
关注科普活动积极参加活动。
2024-01-04
郭振兰
进士级
感谢科技人员,我们的好医生。2024年科学跨年之夜。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