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晓凌
摄影:金松
如何推动产学研加速跑,让前沿科技更“接地气”?如何推进产学研走深走实,让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如何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双侧”,让科研成果由“智”变“金”?……“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简称“上海产学研奖”)评选始终瞄准产学研的“精准对接”,服务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产学研融合水平。
15年来,作为由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目前本市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设立的唯一奖项,“上海产学研奖”已累计评奖249个,涉及企业236个、高校46个、科研院所40个。
日前,2023年“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正式揭晓,共评选出特等奖2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6个、提名奖9个。构建新型产学研转化生态,2023年的获奖项目呈现出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某些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基本覆盖本市“3+6”现代化产业,体现上海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的成果;紧贴人民生命健康,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等显著特征,创新要素加速释放。
“有组织科研”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范式
北京时间2023年9月5日14点,鸿鹄®骨科手术机器人(以下简称鸿鹄®机器人)在希腊拉里萨大学综合医院成功完成欧洲首例全膝关节置换术,且在一天内接连完成3台。这是国产手术机器人继进入美国市场之后,成功开拓欧洲市场的全新里程碑。鸿鹄®机器人在欧洲的顺利落地,标志着将通过先进的中国智造技术普惠更多全球患者,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手术”的初心。
术中,只见鸿鹄®机器人快速、精准地基于韧带张力进行手术规划调整,在导航系统的精准指引下,通过配准技术并结合自主研发的高灵巧、轻量化机械臂,为患者快速完成截骨,并成功安装内轴型全膝关节置换系统。整个手术仅耗时45分钟,且患者出血很少,并发症风险较低,术后患者下肢力线明显改善。
这一手术机器人的诞生,便是出自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历时5年的产学研合作成果—— “鸿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系统研发及产业化。该项目获得此次“上海产学研奖”特等奖。
一方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拥有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另一方则专注于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是全球唯一业务覆盖腔镜、骨科、血管介入,经自然腔道、经皮穿刺五大“黄金赛道”的手术机器人公司。两者是如何成功“牵手”的呢?项目负责人、九院骨科李慧武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九院团队研发这款机器人的初衷,在于我国有接近1.2亿名骨关节炎患者,其中因疾病进展需要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超过1000万例。这类手术对精准性要求非常高,目前这一手术十年的失败率高达20%;而借助手术机器人则可以把手术精度控制在微米级,有望大幅提高手术成功率。
为此,校企各方持续深化产学研医合作,以本项目为基础,成立九院-微创机器人骨科临床研发中心,并建立合作平台,采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医合作模式。项目负责人李慧武教授牵头建立医院与企业项目团队,围绕关节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的上游(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中游(产品制作、检验)和下游(临床应用)制定合作规划,按照项目需求开展项目活动。其中,围绕导航和手术机器人机械臂等核心基础问题,微创机器人公司负责多模态影像引导精准、高效导航核心技术研发和基于力位耦合协同控制的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研发;进行关节手术机器人系统集成与优化,完成手术机器人及相关配套产品研发,并开展产品功能、性能参数等标准检测。为实现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和临床广泛应用,九院负责关节手术机器人临床前设计验证、临床试验与注册推广,完成关节手术机器人性能的模型骨、尸体验证及数字化评估,开展机器人辅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试验,评估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一兼容髋/膝关节的半自动、轻便型关节手术机器人系统,实现了视觉导航系统、定位机械臂、全维微创手术器械等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系统组件国产化率达97%,成本国产化率达84%。2022年,“鸿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获得NMPA注册证,之后相继获得美国、欧洲、巴西和澳大利亚注册证,以及多个海外市场准入要求,有望打破国外在手术机器人底层核心部件与上游产业链的全球垄断。
为推进项目产业化进程,该项目又成功孵化出微创机器人公司旗下子公司——苏州微创畅行机器人有限公司。公司下设上海研发中心、苏州部件公司和美国子公司,建立国内首个实现量产的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生成基地,厂房面积超5000平方米,产能达到250台/年;在全国建立30多家手术机器人培训中心,涵盖华东、华中、华南、西南、东北、西北六大区域。下一步,九院与微创机器人公司将围绕手术机器人领域,开展一系列数字骨科技术研究,促进人工智能、5G技术、AR/VR技术等前沿技术与手术机器人融合。“我们将分阶段实现机器人远程操控能力、多功能执行能力和智能化决策能力质的提升,使我国骨科手术机器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李慧武教授表示。
让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效衔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形成创新主体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格局。实践证明,这种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转型,推动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企业参与的技术驱动型产学研融合,通过战略合作、平台搭建、联合研发等多种方式深化合作关系,形成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让企业主导”产学研良性循环新样本
“科学创新—技术孵化—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是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在要求,需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系统协同;但科学技术的研发、孵化、转化,都要依托所在的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因此,在全方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的主导作用。
今年获奖项目中,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显现是一大亮点。龙头企业依托市场和机制优势,在聚集科技创新要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载体作用,有效带动上下游企业,盘活产业链各要素。一等奖项目“先进热冲压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便是成功案例。
该项目的三方——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之间的合作最早可追溯到 2005 年。十几年来,他们一直保持着稳定、紧密并不断升级的合作关系,从最初的单一项目合作,发展到领域合作,再到如今的集群式战略合作,每一步合作稳扎稳打。
其开发了低能耗、低成本先进热冲压核心技术,解决了原有工艺流程长、节拍慢、成本高等缺点,提高了零件成形性和精度,降低了热冲压零件使用成本,其中热冲切模具技术和二次加工热冲压模具技术都属于国内首次开发应用。“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行业共性难题,携手高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充分释放‘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使跨行业合作产生共振效益,推动了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
由此可见,在创新链条的不同环节中,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其中,企业具有显著的多元主体性,其作为产学研过程中的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多元主体,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并不是单方面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主导作用,而是在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换句话说,就是既要吹响企业主导的冲锋号,又要吹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紧密结合的集结号。
“战略任务牵引”实现产学研融合跨期最优
科技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重要战场,核心技术则是大国博弈的利器。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锻造大国重器,关乎我国产业发展和国家发展安全;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瞄准“卡链”“断链”的产品和技术,聚力破解技术瓶颈,是实现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自主可控的根本途径。
平湖油气田是我国东海海域首个以天然气为主的油气田,自1999年4月勘探、开发开始,至今已持续为上海供气24年,自此上海市民第一次用上天然气,实现了上海市一次能源生产和天然气使用零的突破,为上海作出重大贡献。然而,越到深海,油气勘探开采的技术难度越高,为了保证城市天然气供应,上海油气仍在4000米以下深海探索油气藏的勘探开采技术上不断研究。由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东营文胜石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平湖油气田深部高温高压油气藏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以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优势技术资源,开展了平湖深部高温高压油气藏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的攻关,成功提出了一套适合平湖深部高温高压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技术体系,打破了平湖4000米以下油气勘探的禁区,推动了平湖乃至东海海域深部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及钻完井关键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截至2022年年底,已累计产油8.9×104立方米、天然气4.07×107立方米。该项目获得此次“上海产学研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