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怀,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青年时代的郭永怀
郭永怀故居
明德小学旧址(图片来源:荣成博物馆)
故事一:九岁前给家里放牛拾柴
在山东荣成市滕家镇西滩郭家村,一座坐北朝南、古朴厚拙的海草房院落群,始建于19世纪80年代,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郭家世代务农,父亲郭文吉粗通文墨。全家四世同堂,40多口人生活在一起。1909年4月4日,郭文吉夫妇的第四个儿子郭永怀出生在这里。
走进这座海草房院落,可以看到正厅墙上悬挂着郭氏族谱,两边对联上书写着郭氏家训“忠孝二字传家国,诗书万卷教子孙”。这14字家训牢牢印在了小永怀心里,并成为他一生言行的真实写照。
因为家境贫寒,小永怀很晚才开始读书求学,九岁时还在给家里放牛拾柴。1919年,父亲将小永怀送到私塾接受启蒙教育。这家私塾是本家三叔郭文秀开办的。天资聪慧的小永怀很得三叔喜爱,他在这里打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后来家中接连遭遇变故,家境更不如前,但父亲郭文吉深知有文化的重要性。1922年,郭永怀来到石岛镇(今石岛管理区)明德小学读高小,接受新式教育。
故事二:接受新式教育开阔眼界
石岛虽然是一个小镇,但对于小永怀来说,充满了新鲜与好奇。镇上有一家照相馆,他被那架神奇的照相机吸引住了。他有了人生的第一个理想,就是长大后制造照相机,这样就可以拍下家乡蓝色的海岸、白色的风帆以及盖着海草的房子。
在石岛明德小学,郭永怀成绩一直拔尖,受到校方奖励。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到一些进步思想,开启了追求真理、探索科学的大门。
1926年,17岁的郭永怀以优异成绩考取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成为乡里第一个公费中学生。除了刻苦学习,他也关注时事。当时政府软弱,洋人在青岛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在一份手书中,郭永怀写道:在中国的土地上,外国人何以能如此自由,而中国人自己反而没有自由呢?郭永怀对中国人民所受的帝国主义压迫已经有了深刻、具体的认识,一颗科技强国的种子已在他心中萌生发芽。
故事三:想长大后制造最好的飞机
对于寒门农家学子而言,能够得到顺利升学的机会是十分难得的,因此郭永怀特别珍惜。1929年夏,20岁的郭永怀考取了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他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还与胡世华、陈振汉等同学组织读书会,切磋砥砺,钻研学问。
1931年7月,郭永怀预科班毕业后直接转入本科学习。他选择了物理学专业,得到了当时国内知名教授顾静薇的赏识。两年后,顾静薇推荐郭永怀到北京大学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门下继续深造。在参加了北京大学的入学考试后,郭永怀如愿以偿地进入北大物理系学习。
当祖国遭受日本鬼子铁蹄的肆意践踏,目睹日本军机狂轰乱炸、滥杀平民,郭永怀义愤填膺。这位曾经想长大后制造照相机的学子,下决心要去学习航空科技,制造出最好的飞机,为了祖国不再受敌寇欺负。
阅读链接:“两弹一星”元勋
“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合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们被称为“两弹一星”元勋。(来源:国防科技大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