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不少小伙伴虽然“嘴上养生”
但一到夜晚
“该怎么熬还怎么熬”
近期一段顺口溜在网上疯传“一点睡六点起,骨灰盒子长方体;两点睡七点起,火葬场里我和你”。
很多网友转发调侃之余,想到“越熬越晚”的自己,心虚之中还有些害怕,但一想到“我还年轻”,就又放心“去熬”了,殊不知,危险正在逐步向我们靠近......
今天我们就来一同研究一下:
年轻就能“熬”了吗?
“猝死”离年轻人到底远不远?
年轻人都给我仔细看!
01 年轻人可能并不“年轻”
2022年,美世(中国)发布《2022中国职场员工健康风险报告》,该调研报告覆盖来自20个不同行业企业的26,720名参与者。
参与者们平均年龄为33.6岁,其中男女比例各占一半,61%的参与者在办公室工作,63%的参与者来自外商独资企业。
在生理健康方面,调研参考SHSQ-25生理健康评估问卷,设计了四组共18个方面,从疾病情况、躯体症状、能量活力和健康服务可及性四方面,综合评价参调人员的生理健康水平。
研究显示:“22%的参调人员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骨关节疾病、血脂异常、高血压排名前三;超半数参调者在调研前四周内发生过疼痛或出现其他身体不适”。
在心理健康方面,调研使用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进一步评估其抑郁倾向。
结果显示:“在参加调研前四周内存在明显情绪低落的参调人员占比为38%,经量表评分后能达到中度抑郁倾向的参调者占比12%”。
其中较为有趣的是40岁以上的参调人员出现情绪低落和中重度抑郁倾向的报告率竟低于40岁以下员工,而且压****力管理能力也好于年轻一代。
02 “急性心肌梗塞”是过劳死的常见病症
猝死,通常被称为“急死”,其特点为突发急性且迅速导致病患死亡。
此种病症多数情况下没有明显征兆,常常发生于工作压力大、休闲娱乐、排便过程以及睡梦中,大脑、心脏及呼吸等生命支持系统停止工作都有可能引发猝死现象。
发生在青年中的猝死,主要是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原因。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是猝死的常见病因。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缺血性的心脏病病变。在心肌梗塞发生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症状作为前兆表现:
在安静状态或体力活动期间,突然经历强烈且频发的心绞痛,而且这种疼痛还会持续并逐渐加重,持续时间长。
部分人群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能出现消化道或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或出现心跳减缓。
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之初,最为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便是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以及心力衰竭。
据悉,大约90%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都存在心律失常的问题,这些异常通常在心电不稳定的基础之上,由于某些因素诱发了心室纤维颤动,进而导致猝死事件的发生。
心源性休克一般出现在心肌梗塞发生后的36个小时之内,其发展速度很快,死亡率高达到75%到90%。
03 年轻人健康生活锦囊
1、合理膳食
建议小伙伴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三减三健”,即减脂、减盐、减糖,以实现健康的口腔、健康的骨骼、健康的体重。
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每天喝不少于1500毫升的水,养成不定时少量补充水分的习惯。
2、适量运动
众所周知,运动对于人体健康具有诸多益处,然而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建议小伙伴们遵循适度原则,采用科学的运动方法,因人而异、由浅入深、持之以恒。
据专家建议,每日步行数应控制在6000步左右,且最佳的运动时间应当大于半小时。
同时,我们还需关注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潜在风险,例如马拉松比赛并非适合所有人参与,因此建议大家切勿盲目追随潮流。
3、尽可能远离烟酒
据官方统计,我国现有超过三亿的烟民人数,并且有接近千万的人被迫接触二手烟环境。
烟草燃烧时产生的有害物质高达数百种,其中有部分化学元素在高温的催化作用下,甚至具有放射性的特征,严重威胁到人体内特殊的**天然杀伤细胞**(NK免疫细胞)的健康状况。
关于饮酒方面,建议大家尽可能减少饮酒行为。
因为原发性肝癌这一恶性肿瘤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就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长期过量饮酒相互作用所导致的恶果。
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指引,每日男性饮酒量应控制在20克以下,换算成高度白酒约为一两;而女性则每日饮酒量不应超过10克。
4、保持良好的心态
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有助于给人体带来强大的能量,维持自身的免疫平衡,带来好的睡眠、饮食、脏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避免猝死事件的发生,避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