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晓凌 陶婷婷
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其中,科研论文是体现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如何加快提升基础研究规模与影响力,着力打造上海基础研究高地?科协界别在今年上海两会上就此强调——量质齐升,让科技论文成为基础研究重要产出之一。
采集分析2013-2022年Web of Science 收录的我国大陆31省市434万余条SCI论文数据发现,一方面,上海基础研究论文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居前;另一方面,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及占全国地位来看,上海基础研究论文的产出规模与主导作用均有所下降,国际合作领先优势也不明显,部分学科表现偏弱。
科协界别认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加强基础研究。科技论文是基础研究的重要产出之一,应正确看待其在科技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引导科研人员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基础研究论文主导作用有所下降
论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科研论文的“量质齐升”,往往被看作是基础研究整体实力和在全球创新版图影响力的标志之一。然而,科协界别在调研中发现,上海的“基础研究论文产出规模有所下降”。从发文量数据看,2013-2022年,上海在全国的排名由第2位下降至第4位;从发文量增幅看,2022年上海发文量较2013年增长187%,增幅在全国各省市排名最后一位;从全国占比情况看,上海呈持续下降趋势,由2013年的12.79%下降至2022年的10.82%。
在“基础研究主导作用有所减弱”方面,国际合作论文、国内合作论文中第一作者比例均呈下降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13-2022年,上海合作SCI论文中第一作者的比例从73.7%下降到67.11%、国际论文第一作者的比例从59.4%下降到50.9%、国内论文第一作者的比例从68.4%下降到62.5%。
从“国际科研合作优势”上看,2022年上海国际合作论文为1.8万篇,较2021年减少了近700篇,是近十年来第一次出现下降,而江苏、广州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超过上海;在增长幅度上,2022年上海国际合作论文较2013年增长1.5倍,同期江苏增长3.1倍、广东增长4.6倍;全国排名方面,2022年上海排第4位,较2013年下降了2名,上海已由2013年的全国占比15.14%下降至2022年的13.02%。
此外,上海部分学科表现偏弱,优势地位有待提升。在ESI20个自然科学学科中,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化学、工程学、微生物学9个领域,上海产出规模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在农业科学和数学方面,产出规模和影响力都相对偏小。
增强策源动力亟需“高原”“高峰”同行
优化基础研究组织方式、强化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保持国际领先优势、完善基础研究政策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上海不仅需要以科研论文为表征的研究“高原”,更需要代表性、引领性的研究“高峰”。
对此,科协界别提出四点建议:促进基础研究投入多元化,优化基础研究项目遴选机制。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基础研究专项基金,引导社会力量设立基础研究捐赠基金。可借鉴国际经验,试点采用匿名项目评审制度,避免形成“学术圈子”,确保评审公正性,保证资助项目的科学价值。
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优势,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发力的格局。鼓励高校院所发挥学科特色优势,突出重点领域方向,有组织推进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发挥好企业在基础研究中的“出题人”作用,支持行业标杆科技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基础研究,推进产学研融合。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保持基础研究领域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聚焦“改变未来”和“形成国际影响力”的前沿研究,深化上海在国际合作对接方面的优势,鼓励高校院所联合行业领军企业等举办一流国际学术期刊和高端国际科学会议,加大对国际科研合作的支持力度。
完善基础研究决策咨询机制,加强对创新前沿的跟踪分析。借鉴北京等地做法,组建上海基础研究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加强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对标纽约、伦敦、硅谷等创新型城市,开展上海基础研究领域的比较与跟踪分析,掌握学科与基础研究动态;持续跟踪全球基础研究人才指数系列报告和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加大对上海基础研究人才及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的跟踪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