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婷婷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如果将科研战略比作“总司令”,那么科研管理就是贯穿始终的“指挥官”。然而,其中存在的体制机制不活、思路不明确、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往往导致科技创新难以高效推进。先进的科研组织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种科研资源,激发科研主体的创新活力,提高科学技术研究的整体效益。在今年上海两会上,科协界别就此提出——“推进模式变革 实现‘零碳’科研”。
2021年,上海在全国首创“基础研究特区”,赋予其充分的科研自主权,支持机构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然而,以项目指南为牵引的传统科研组织模式存在与科研活动规律不匹配等问题,造成科研资源浪费,成果转化率一直居于低位。
因此,市政协科协界别在提交的《关于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变革,实现“零碳”科研》提案中呼吁,搭建以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激发科研活力,提高科研效率,实现“零碳”科研,非常必要。
“推进模式变革 实现‘零碳’科研”
就目前科研模式的短板,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提案执笔人、市政协委员姚薇指出,首先是以指南为牵引的传统科研组织模式不适应现代科研管理需要。在传统科研组织模式中,指南由相关部门自行发布,一是难以覆盖整个创新体系,且容易导致多个部门对同类课题重复立项,限制了科研方向尤其是创新方向的发展;二是指南固定项目金额和期限,甚至明确详细指标和应用范围,不利于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和优化科研资源配置;三是科研人员为了争取项目,往往以指南为“指挥棒”,无法聚焦优势专业和主责主业。其次,预算制为主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有待改进。当前,科研项目预算编制、调整及多部门审核等程序性工作耗费了科研人员大量时间,经费拨付、支付中的多重审核也降低了经费使用及时性。因预算编制要求复杂,科研人员在申请项目时,为保证顺利立项,只能支付总经费15-20%的咨询费聘请咨询公司代为申报;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政府采购流程环节多且耗时长,需要委托撰写标书等程序性文件,又要支付大笔招标代理费;项目验收时,科研人员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准备材料,还要支付不菲的项目审计费。这些都导致了科研经费和时间的二次损耗,直接影响了科研攻关进度和效能。
此外,科研项目验收依据设置不合理。目前,科研项目验收主要依据立项时任务书的指标是否完成,成果是否具有先进性并不在考量范围,后期是否真正转化、解决问题也无从考证。随着科技的快速迭代,有些项目立项时的指标可能早已“过时”,但为了顺利结题不得不继续使用。此外,科研项目一般都有确定的执行周期,且大多不接受提前验收,即使允许也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流程。许多科研人员虽已完成任务,但因不能提前验收和限项要求导致无法申请新项目。
以机制体制强化导向和监管
**提案建议,**强化任务导向,科研立项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任务需求为导向,由政府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竞标团队围绕任务需求,提交攻关方案、时间和总经费需求。由政府部门综合评判项目攻关方案和项目单位承载能力,确定中标团队或提出多团队联合承担的组合方案。“建议政府部门从多角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各自在项目申请、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端的优势,打破壁垒,搭建共同攻关平台。”姚薇说。如何强化应用指向,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对此,科协界别建议,以成果价值为考核重点,以解决产业需求作为考核指标,不再设置经费执行率指标。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形式,攻关项目仅设置经费上限,提高科研人员支配项目经费自主权。建议为项目攻关团队配备专业财务指导与专业经费管理人员,减轻科研人员在预算编制、经费报销等事务性工作上的负担,让科研人员的精力更多用在科研创新上,让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
针对“强化数据监管,构建动态科研管理机制”问题,提案建议通过数字化平台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监管,强调过程数据上传,保证科研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对重大攻关任务的关键节点进行“飞行抽查”。允许动态调整项目指标和经费,避免让“过时”的指南、指标和预算成为枷锁,鼓励团队提前完成项目、冲击更高指标,让科研人员无后顾之忧地攻关更先进科研成果产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零碳”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