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探极八万里 纵横三大洋:中国极地调查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巨变?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矢志不移 创新发展
收藏

01 极地简介

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地形以北冰洋为主,附近有众多的陆地和岛屿,主要有格陵兰岛、斯瓦尔巴群岛、法兰士约瑟夫群岛、新地岛、北地群岛、新西伯利亚群岛、维多利亚岛、帕里群岛、巴芬岛、德文岛、埃尔斯米尔岛等。北极水深约1200公尺,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北极地区虽然不像南极地区那么寒冷,但大部分地区也是终年冰封。北极地区的降水量比南极地区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在100~250毫米之间。北极地区的风速远不及南极地区,北冰洋沿岸的年平均风速仅为10米/秒。

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南极大陆的标高则平均在1500公尺左右,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有毛德皇后地、威尔克斯地、维多利亚地、玛丽·伯德地、埃尔斯沃思地、南极半岛、罗斯福岛、伯克纳岛、横贯南极山脉、南极高原等。南极大陆几乎都被巨大的大陆冰河所覆盖,且冰层的平均厚度约为1700公尺,最厚的地方则高达2800公尺。这里的冰占了全世界总量的90%左右,约为北极海冰量的10~8倍,如果南极洲的冰全部溶化流入海中,将会使全球的海平面上升60~80公尺。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并且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没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02 我国的极地科考船

雪龙号

“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能够在严寒的极地气候下航行。它配备有先进的导航、定位、自动驾驶系统,拥有多种能运输各种不同物品的设施,包括机库、停机坪和黄河艇等。此外,“雪龙”号还拥有多种科学考察实验室,可以开展大气、水文、生物、地质和气象等领域的研究。船上还装备了大量的仪器设备,如鱼探仪、多谱勒海流计和“CTD”等,可用于测定不同参数,以便对极地海域进行探测。

其他船只:

“向阳红10”号,1984年,中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使用“向阳红10号”,这是一艘满载排水量为1.3万吨的普通船只,无破冰能力。

“极地”号,1986年,中国南极考察开始使用“极地”号科学考察船,在完成了6个南极航次考察任务后,于1994年退役。

03 科考站介绍以及负责的观测任务

南极长城站:长城站位于乔治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它。长城站背靠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十分丰富。这里地势开阔,滩涂约长2000米,宽约300余米,是企鹅自然保护区、鸟类自然保护区、鲸鱼保护区、植物和化石保护区。这里,在夏季还能看到成片黄绿色的地衣和苔藓,是科学家进行考察的理想场所。在长城站全年开展气象学、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学、地磁和地震等项目的常规观测。在每年的南极夏季期间,除常规观测外,还进行包括地质学、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冰川学、生物学、环境科学、 人体医学和海洋科学的现场科学考察工作。

南极中山站:它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此处位于南极大陆沿海,气象要素的变化与长城站差别较大,比长城站寒冷干燥,更具备南极极地气候特点。可以开展气象、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地磁和地震等观测。

南极昆仑站: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位于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昆仑站的建立,使南极最有地理价值的四个点上都有了科学考察站。可以观测天文,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实施冰川深冰芯科学钻探计划、冰下山脉钻探、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人体医学研究和医疗保障研究等科学考察和研究。

南极泰山站:这是中国在南极建设的第四个科学考察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是一座中继站海拔,高度约2621米,可满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总建筑面积1000㎡,使用寿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飞机冰雪跑道,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

北极黄河站:中国北极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东经11°56′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为我国在北极地区创造了一个永久性的科研平台,这为解开空间物理、空间环境探测等众多学科的谜团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北极黄河站拥有全球极地科考中规模最大的空间物理观测点。

04 国际合作情况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对南极的了解微乎其微。上世纪70年代末,有十几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上百个考察站,却没有一个属于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从最初只有5名工作人员的南极办,到现在建起了一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基本稳定的科研队伍;从无船无航线无科考站,到现在的“一船五站一基地一飞机”;从没有表决权,到以东道主身份召开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我国极地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无到有的中国南极站

自1983年起,中国开始努力参与南极科考,并建立了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随后又建立了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中山站成为中国南极考察的重心,并进行更大规模的科考与研究。昆仑站则是中国首个建在南极内陆的考察站,实现了由边缘到内陆的跨越。泰山站则作为中转站,进一步扩大了科考活动的范围。2018年,在南极恩克斯堡岛上,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选址奠基,开启了中国参与南极全球治理的新征程。

南极考察成果丰硕

2017年5月23日,中国首次担任南极条约协商会议的东道国。会议期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南极事业》报告,回顾了我国南极事业30多年来的发展成就。在南极冰川学和固体地球科学观测领域,中国完成了中山站至昆仑站的综合观测研究,建立了深冰芯钻探系统,并获得了有关气候变化的重要信息。此外,在地质调查与研究、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在南极科研领域发表了大量论文,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实现了在南极科研领域的突破。

后来居上的北极考察

我国北极考察起步较晚,但已取得国际水平。自1999年开始,中国进行了8次北极考察,建立了黄河站作为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通过对北冰洋海洋、海冰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综合调查,我国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样品。这为今后研究北冰洋区域环境变化、生态和气候效应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研究北极气候变异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机理奠定了基础。

黄河站的建立完成了我国南北两极考察站的初步布局,彰显了中国作为极地考察大国的态势。中国正式加入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并成为北极理事会特别观察员国。中国通过与北极国家的合作,为推动北极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和实现北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北欧国家在北极领域的合作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极地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作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和北极理事会的正式观察员国,中国为极地全球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尽管中国是后来者,但在极地考察领域绝不落后。

近些年合作情况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2024年4月返回,历时5个多月。

在第40次南极科考期间,中方计划开展国际南极科学前沿领域合作研究,其中包括实施与挪威、澳大利亚等多国合作的恩德比地航空调查任务,探究南极冰盖接地带这一关键数据空白区域的冰-海-基岩相互作用,支持冰盖物质平衡的精确评估和不稳定性研究;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智利等国开展后勤保障方面的国际合作。

在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中方积极参与极地科考合作。2023年11月,中方代表参加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金砖国家“海洋与极地科学”专题领域工作组第五届会议,并就金砖国家海洋与极地领域的项目合作、平台建设、联合航次、参与“海洋十年”等方面内容进行了阐释,提出了下一步合作建议,致力于在海洋与极地科学领域打造金砖国家合作典范。

国际极光物理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uroral Physics,简称ISAP)于2023年10月2-6日在中冰站顺利举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空间物理研究团队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来自国内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以及冰岛大学科学研究所、德国亥姆霍兹地学中心、德国波兹坦大学、南非国家空间局、挪威卑尔根大学、美国政府科学评估人员等国际学术机构的代表参会并进行学术交流。

2023年5月25日至26日,中国海洋大学在青岛举办了第二届极地海洋与全球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27家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以及16家国外大学和研究所,共计270余位参会人员相聚黄海饭店及云端,共话学术前沿。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

极地科学亚洲论坛于2004年5月由中国、日本、韩国的极地研究机构在上海共同组织发起,旨在加强亚洲国家在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提升亚洲国家在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方面的国际地位。2021年3月3日~4日,极地科学亚洲论坛2021年度科学研讨会以视频形式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土耳其、埃及、斯里兰卡等国家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会。

评论
王基国
少傅级
极地考察体现了我国的强大和对自然的尊重。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力量的象征,也是展示我国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途径。
2024-01-23
天津.诸葛
少师级
四十载极地科考,艰辛但辉煌,我国己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从南极的长城站到北极的黄河站,“极地号”、“雪龙号”纵横驰骋三大洋,为极地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2024-01-23
内蒙古四子王旗
大学士级
相信在广大极地工作者辛勤努力下,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一定能够为造福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