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基础研究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强大的基础研究是我们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和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央财政经费资助我国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自然科学基金聚焦基础、前沿、人才,注重创新团队和学科交叉,目前形成了包括多种项目类型的资助格局。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明确在深化人才资助体制机制、优化分类申请与评审、持续激励原始创新、继续开展“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评审、不断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基础科学研究的主体是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实验室等单位的科学研究人员,在基金委资助下开展高质量研究的第一步是写出被科学研究人员认同的申请书。
为了让大家了解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新的改革措施以及学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撰写的经验心得,2024年1月27日(周六)上午8:30-11:30,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智行中国”系列论坛第六期将以“新机遇、新挑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专家谈”为主题举行线上论坛。本期论坛将围绕基金改革、申请心得和学科交叉研究等问题,邀请专家深入展开探讨,敬请关注。
一、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协办单位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
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大学)
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动画与数字娱乐专委会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
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IEEE CAS) Hangzhou-Chapter
二、论坛时间
2024年1月27日(周六)08:30-11:30
三、论坛直播
CAAI新浪
CAAI视频号
FITEE视频号
大咖说
高研院视频号
**四、**论坛议程
开幕及主旨报告
主持人:吴飞教授(浙江大学)
领导致辞< 08:30-08:50 >
CAAI理事长、国务院参事 戴琼海院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 刘克常务副主任
特邀报告< 08:50-09:20 >
报告题目:自然科学基金改革新举措及人工智能领域资助情况
报告嘉宾:吴国政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
专家报告< 09:20-11:25 >
主持人:范晓鹏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09:20-09:45
报告嘉宾:刘成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报告题目:基金申请书撰写要点及模式识别研究选题思考
09:45-10:10
报告嘉宾:高新波教授(重庆邮电大学)
报告题目:国自然基金申请书撰写的几点心得体会
主持人:马楠教授(北京工业大学)
10:10-10:35
报告嘉宾:吴飞教授(浙江大学)
报告题目:从基金评审角度对基金申请的思考
10:35-11:00
报告嘉宾:郑永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智能时代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11:00-11:25
报告嘉宾:彭宇新教授(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一点体会
**五、**嘉宾简介
致辞嘉宾
戴琼海
个人简介:
国务院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CAAI理事长、CAAI/CAA Fellow。从人工智能立体视觉、计算成像到脑与认知开展了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系列研究。承担了 国家“973计划”、重大仪器和基础科学中心等项目。在Cell、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ethods、Nature Photonics 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研究生百余名。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报告嘉宾
刘成林
个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1989年、1992年、1995年分别在武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4年先后在韩国科学技术院、日本东京农工大学、日立中央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和研发工作。2005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任研究员。200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研究兴趣包括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文字识别与文档分析等。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合著英文专著一本。现任Pattern Recognition期刊和《自动化学报》的副主编,以及多个期刊的编委。任国际模式识别学会副主席,CAAI副理事长、CAAI/CAA Fellow,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委会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 (IEEE Fellow)、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
高新波
个人简介:
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科协副主席,科技部中韩工业物联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信息感知与传输重点实验室主任,作为团队负责人分别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国家级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H-index引用指数86,出版专著、教材7部,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以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现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IEEE/IET/AAIA/CAAI/CCF/CIE Fellow,中国电子学会理事、国际合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会长。
郑永和
个人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指委科学教学专委会主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科学教育专委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综合组、科学课标修订组和信息科技课标修订组专家。研究方向:科技与教育战略、科学教育、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
吴飞
个人简介: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组组长(2018.8-2020.12)、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科执行主编,浙江大学第九届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得者,曾获2022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和中国电子学会2021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CAAI 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CAAI Fellow。
彭宇新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雅特聘教授,CAAI Fellow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63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人工智能2.0”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CIE/CSIG Fellow、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秘书长、提名与奖励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跨媒体分析、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以第一完成人获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2020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获北京大学宝钢奖教金优秀奖,2017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主持了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40多个项目,发表论文200多篇,包括ACM/IEEE Trans和CCF A类论文100多篇。多次参加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举办的国际评测TRECVID视频样例搜索比赛,均获第一名。主持研发跨媒体互联网内容分析与识别系统已经应用于公安部、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单位。担任IEEE TMM、TCSVT等期刊编委。
主持嘉宾
范晓鹏
个人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二级教授,长江学者,人工智能专业负责人,智能接口与人机交互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09年于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13年获IEEE标准杰出贡献奖。2023年获电子学会创新团队奖。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数字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发表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170篇,获发明专利20余项,十余项技术被国际/国内标准采纳。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2017年作为程序主席主办CCF推荐会议PCM2017。担任中国计算机产业协会元宇宙专委会副会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等。
马楠
个人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兼教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CCF杰出会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国家级一流在线课程《智能交互技术》负责人,研究方向为交互认知、机器视觉、无人驾驶、知识发现与智能系统。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2022年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20年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创新专项等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和北汽、东风悦享、云迹科技等企业委托课题。担任李德毅院士指导的无人车联合课题组智能交互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多次在国际、国内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比赛获冠军。人才培养方面,主编教材《智能交互技术与应用》获评2021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先后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