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让AI助力学生创意之路——全国青少年AI创新实践交流展示会侧记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原创

作者:刘颖颖
摄影:赵仲弈

能舒缓颈椎的锻炼操软件,运用AI图像识别技术,通过摄像头检测头部是否左右摇晃,并由此发出音符,有节奏地摇晃头部才能听到完整的一首歌曲;

能照顾宝宝的的婴幼儿陪护系统调用了OpenCV库中的鼻子检测器来监测宝宝是否蒙被,利用百度开放平台实现语音警报功能;

看上去特别酷炫的京剧脸谱特效,运用到了Google MediaPipe实时人脸追踪和特征识别技术……

如果你对青少年人工智能的理解还停留在编程机器人上,那么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交流展示会则让你对十几岁孩子运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刮目相看。当成年人对AIGC还摸不着头脑时,这些AI少年们已经愉快地利用最新的AI技术助力他们的创意之路。

1月23至26日,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交流展示会在上海市南洋中学举办。交流展示会包括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作品展示、人工智能科技青少年体验开放日、人工智能创新教学案例交流研讨等活动。活动期间,有289项AI艺术生成、AI交互设计和AI工程实践青少年优秀作品向公众展示,来自全国各地1300余名青少年和教师、专家参加了为期3天的交流。

PART 01

创造弘扬传统文化新形式

展示现场,记者发现传统文化展示成了AI交互设计版块的热门题。葫芦丝是云南的少数民族乐器,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的初一学生王何熙和何腾设计了一款“勇闯葫芦丝”的小游戏,通过让游戏者从收集采集竹子的工具开始,体验雕刻、烧制葫芦丝的过程,并通过AI交互实现演奏葫芦丝。来自甘肃省永靖县三峡中学的小作者则选择了傣族民间舞中最有特色的孔雀舞创作了“孔雀飞来”的交互游戏,通过摄像头捕捉观众的身体动作,将其转化为对应的孔雀舞舞蹈动作,通过沉浸式交互体验,让AI技术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力。甚至还有上海小囡尝试利用AI交互技术再现经典说唱曲目“金陵塔”,来推广沪语。

原来,本次AI交互设计版块的主题为“与AI共谱时代华章”,学生们用五花八门的创意结合AI技术来诠释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新颖的手段为弘扬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表达方式。

PART 02

实现奇思妙想的神兵利器

AI工程实践版块则更偏重科创作品。AI技术成了学生们实现奇思妙想的神兵利器,藏在各个项目中发挥出强大作用。“AI英语学习助手”利用到了OCR、LangChain等技术,不仅能批改题目、讲解错题,以及整理错题,还能根据错题率出一套针对性的试卷,和传统AI辅助英语教学工具相比,更具个性化。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该作品的设计者,上海市世外中学的乔钰萱曾经英语都赶不上身边同学。原来乔钰萱是6年级才从外地转入学校,因为转学前后学习进度的差异,她总要在课后花更多时间学英语,当时就接触到了一些学习软件。然而固定的题库、没有针对性的出题让她觉得这种题库一点也不“智能”,从而萌生出要自己开发一个英语学习助手的想法。如今,这套AI学习系统已经帮上了乔钰萱,而她表示接下来会继续完善个性化出题功能,并分享给同学们一起使用。

上海中学的郭东昊对短视频中的换脸特效非常好奇,并巧妙的将这一技术与传承千年的京剧相结合,提出了利用“基于MediaPipe的京剧脸谱特效及信息匹配”方法,通过人脸追踪和识别技术,实现全新的京剧脸谱展示方式。“我这个特效利用了Delauny三角剖分,能生成较为贴合人脸面部细微表情的特效,相比现有网上采用的技术更加逼真。”小郭同学非常热情地向记者展示他的作品并表示,加入了脸谱信息数据库后,还能提供京剧脸谱类型识别和背景介绍。

PART 03

搭建平台迈向“人机共智”

本次全国青少年AI创新实践交流展示会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上海市科协共同举办,以“与AI共创未来”为主题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征集创新实践作品,并提供了丰富的线上人工智能课程和开放创新平台,旨在鼓励青少年用人工智能技术创作作品、解决问题,推动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开展,为科技创新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
据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人员介绍,在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实验室发布OpenInnolab浦育平台,目前已吸引10万多用户入驻。平台每周为每个用户提供一定额度的CPU和GPU免费使用时长,让许多从未接触过AI的学生也可设计完成自己的作品,极大降低了AI入门门槛。“我们希望能发挥自己专业优势,让孩子们真正了解AI并能灵活运用,让他们能稳步踏上‘人机共智’的时代。”

评论
湖北胡石伦
太师级
新颖的手段为弘扬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表达方式。
2024-01-28
徐洁芳
进士级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经典
2024-01-28
科普员魏海,四义堂村
太师级
阅读
202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