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正日益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
尽管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开展使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其远期预后并不十分理想。
它们主要是通过血运重建,改善心肌缺氧来治疗冠心病。但是即使这样,仍有部分患者不能得到完全的血运重建,甚至根本不能应用上述治疗方法。
2023年6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最新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报告指出,由于我国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巨大,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心血管病(CVD)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疾病负担下降的拐点尚未出现。
报告显示:中国 CVD 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 CVD 现患人数 3.3 亿,其中脑卒中 1300 万,冠心病 1139 万,心力衰竭 890 万,肺原性心脏病 500 万, 心房颤动 487 万,风湿性心脏病 250 万,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200 万,外周动脉疾病 4 530 万,高血压 2.45 亿。
干细胞移植为冠心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是一个新兴的治疗思路,为冠心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以往的观念认为心肌细胞属于不能进行再生的高分化永久性细胞。
近来有学者发现,心肌梗死区域可有少量心肌细胞发生再生和增殖,经过进一步研究,人们认识到成熟的心肌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进行自我更新。但是,这种心肌细胞的分化是很微弱的。目前认为,心肌组织本身的再生能力非常有限。
因此,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发生后,大面积心肌损伤可导致永久性心功能损害。自从科学家Orlic等于2001年首次提出干细胞移植能使心肌梗死中受损的心肌得到修复以来,干细胞移植就为冠心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随后,研究人员Strauer等第一次进行了人体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尝试。
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干细胞的移植途径主要有经心肌移植、经冠状动脉移植和经静脉系统移植。其中经心肌移植需要在心脏手术直视下局部注射,可以准确选择注射部位,针对性强,但是技术难度较大,费用昂贵;经冠状动脉移植可以在介入指导下进行,操作较方便,移植的干细胞可以分布在心肌各层,代干心肌内直接注翻译射,是目前临床试验常用的方法;经静脉系统移植,需要动员经静脉注射的干细胞归巢于心肌靶部位,不易获得大量的干细胞。
德国科学家Strauer等在行业期刊Dtsch Med Wochenschr上发表了题为Myocardial regeneration afterintracoronary transplantation of human autologous stem cells follow-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冠状动脉内人自体干细胞移植用于心肌梗死后的心肌再生)的临床报告。
该报告称,将自体获得的骨髓干细胞,在心肌梗死14h后,经冠状动脉移植到患者心肌中。10周后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提高20%,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下降30%。并且梗死面积从24.6%减少至15.7%。这是世界上首例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的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为科普性知识,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不做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